從古代希臘流傳至今的運動員精神,就是要求其追求擁有高人—等的優越體質,在與他人競爭時努力抵達極限,以試圖沖破身體的悲劇性,獲取那種介于神與同,人之間的“英雄”感。但高爾夫運動賽場上顯然缺乏這種沸騰的沖動與激情。傳統高爾夫只被認為與雪茄、威士忌有關,動作優雅就好。這也讓許多人堅持認為高爾夫充其量就是個休閑健身的活動,而不是真正的競技體育。
但2008年高爾夫賽場上伍茲的缺席,像是冰山被撕開一角,高爾夫運動的強度才真正被那些曾經輕視它的后覺者們意識到。如果說上世紀90年代以前偶爾有高爾夫球員想起去跑跑步,那可能是因為他真的覺得自己該減肥了。從本世紀開始,全美大學生高爾夫巡回賽中年輕的高爾夫球手們,開始認識到高爾夫健身不僅讓他們看上去更健美,并能更為有效地改善其揮桿狀態、增強體能。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高爾夫的專項健身訓練的重要性會被越來越多的專業高爾夫球手和業余愛好者意識到,并將訓練逐漸專業地開展起來。
世界短跑名將羅伯斯曾說:“得到奧運冠軍是很好,但問題是看你能占據這個巔峰多久”。1996年伍茲剛剛打入職業賽時,著名教練大衛·利百特曾經斷言“照他(伍茲)這么打球,30歲之后就會完蛋”,那時候的伍茲已經算得上是一個純力量型選手,非常強勢的握桿,上桿完全扭轉,下桿加力釋放,雖然技術已經很優秀,但伍茲的左膝受傷和單薄的身體讓這位高爾夫教父對伍茲占據世界高爾夫球壇的時長產生了懷疑。而不幸的是,利百特的預言在2008年實現了。
讓人難以置信的是,據美國發布的一項有關運動損傷的報告顯示,高爾夫球的受傷比例高居所有運動中的第6位,僅次于冰球、棒球、籃球、橄欖球和足球。這項被某些看起來慢吞吞的老年人運動,卻讓無數名將為此付出巨大代價。
魏圣美在2007年2月的一次訓練中不慎右手腕傷上加傷,在接受了一段時間的治療后并沒有好轉。在之后的2007年7月的美國女子公開賽第2輪比賽中,其左手腕也不幸負傷,不得不中途退出賽事。今年2月,夏威夷公開賽上魏圣美不得不面對這個事實:“我已經接受了這個事實,腕傷不會百分之百地恢復了。去年的傷很嚴重,和以前我碰上過的都不一樣。”因為手腕受傷,這位敢與男子爭鋒的小魔女在今年只有兩次晉級。
2007年3月的本田精英賽,達利僅僅打了20洞就退出比賽,理由是一名突然拿出相機拍照的球迷打亂了他的揮桿節奏,而“急剎車”的后果就是他傷著了自己。那個周四,達利來到第3洞發球臺時,球迷蜂擁而至。正當他開球時,身后突然響起快門聲,他馬上停止揮桿的動作,瞪了一眼肇事球迷后,準備再次揮桿,可隨即他放棄了,表示自己已經受傷,隨后到美巡賽的醫療處尋求治療。經診斷,這個小小的意外居然導致達利肋骨受傷。
2007年美國名人賽第2輪,伍茲站在標準桿為5桿的第13洞發球臺上正準備揮桿,突然眼前飄過一團陰影,一只鳥兒正徑直向他的球飛來。理論上,他可以在球桿接觸球之前停下來,但對于一位擊球速度達到每小時130英里的選手來說,這幾乎不可能。不過,伍茲的確在最后關頭停住了,小球安全地沒有移動分毫。
同組球員保羅·卡西當時驚嘆道:“他(伍茲)所做的應對真是讓人難以置信。他能成功地讓自己的全力揮桿停下來,這太驚人了。我不知道他是如何在不損傷任何部位下做到這點的。”當然,對于這突如其來的意外,伍茲處理得也并不輕松:“當時我覺得自己的背部、手腕、脖子和腿都要斷了。不過幸運的是,我沒有大礙。”
能夠順利躲開球場的意外傷害,與伍茲強壯的體魄不無關系。1998年,老虎為了減輕對左膝的壓力,開始正式進行專業的健身訓練,而這也似乎才讓高爾夫有了點運動的味道。高爾夫健身理念也在此時形成。盡管如此,專業的健身在當時的高球圈里還是“肌肉男”的代名詞,美巡賽球員里沒有一個進行專業健身練習。高爾夫與其他運動不同的是,選手的揮桿動作被過分關注,身體狀況被技術所忽視。
1994~2008年的14年間,伍茲左膝蓋做了五次手術(其中包括今年的兩次:4月左膝軟骨組織關節鏡手術;6月左膝ACL及因過度疲勞而引起的應力性骨折手術)。
觀察老虎的揮桿擊球過程,他是以左腳扎實的抓地形成了墻壁一般的阻力,而后以下軀干快速扭轉來拖曳上軀干的向下擊球來實現扎實的擠壓式擊球的。雖然,這很符合動力學的原理,但是他下桿初期彎曲右膝的動作做得太遲,從而造成左髖的扭轉被右側的右膝阻擋。所以左髖必須以更多的力量來扭轉軀干,就像原本需要兩手輕松轉動的方向盤現在只用一只手轉動,勢必增大了這里的負荷。老虎下桿時左腳極力保持穩定,也就使左小腿的脛骨像木樁一樣穩定不動;這時迅速轉動的左髖使大腿股骨轉動,這個過程相當于給鐘表上發條一樣,所有的扭力集中體現在了大腿和小腿的連接處——左膝,具體地說是在左膝已經繃緊的前十字韌帶上。日積月累上百萬次同樣動作最終造成了老虎左膝關節“永遠的痛”。
2008年伍茲因傷退賽,這才讓高爾夫球迷們開始審視自己的身體與這項運動之間的關聯。世界頂級高爾夫球具品牌之一的Titleist在對大量的職業球員測試后得出—套新的高爾夫訓練體系,并在4年前創立了Titleisd音訓學院(TPI),把高爾夫健身從瑜珈、普拉提等專項運動中分離出來,結合高爾夫運動對人體肌肉的特殊要求,來制定健身計劃。并從體能、揮桿技術、球桿調整三個層面來深入改善球員的技術狀況。
我國著名體操運動李小雙曾說:“所有運動員在比賽時都是恐懼與興奮并存”,這種恐懼一定就是來自于對對手和自己未知。所謂競技講的也就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道理。
中國傳統武術也強調練習者不僅要了解技擊內容,更要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該怎么做。要求習武者,武醫并行,不識經絡者,被視為鄉野拳師難登大雅之堂。在現代體育中,與他人在技術競爭之余,掌握并突破自己的身體局限是每個運動員要同時掌握的基本技能。畢竟,每個人夢想的都是捧上華麗的獎杯而不是帶走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