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猜全球第一個綠色城市會誕生在哪里?答案是阿聯酋的首都阿布扎比。
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正由構想變為現實,一座名為“馬斯達爾”的全球首個零碳排放“太陽城”正在從圖紙上搬到沙漠中。
目標:零碳排放、零廢物
馬斯達爾城將建在阿布扎比國際機場附近的沙漠中(靠近波斯灣),面積約6平方公里,預計耗資數幾十億元,建成后可容納5萬居民。
這座環保城由英國現代派建筑大師諾曼·福斯特負責設計,由阿布扎比未來能源公司投資興建。它也是世界自然基金會“生活在同一星球”項目的一部分。
福斯特說:“馬斯達爾城零碳、零廢物的環保目標是世界首例。出資人提出了一個具有挑戰性的理念,要求我們參照普通人生活水準進行設計,來挑戰傳統的城市居住觀念。馬斯達爾城一定會成為未來可持續發展城市的標尺。”
能源:太陽能和風能發電
雖然阿聯酋是世界石油出口大國,但馬斯達爾城不使用一滴石油,就能完全實現能源自給自足。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馬斯達爾城的能源將100%由可再生能源提供:城市周邊的沙漠中布滿太陽能光電板和反光鏡,城中大部分建筑的屋頂也裝有收集太陽能的設備,可以把沙漠上豐富的太陽能轉化為電能;而大量的風能收集設施也可以將豐富的海上風能轉化為電能,電能又將用于制冷系統驅動和海水淡化加工廠的運轉。
整個城市的垃圾不得使用掩埋法處理,將盡可能回收、重復使用或用作肥料。
交通:公共電車空中駛
馬斯達爾城內將沒有傳統汽車存在,所有來訪者把汽車停放在城外后,進了城就必須步行、騎自行車或乘坐無人駕駛的公共電車。這種公共電車在半空中的軌道上行駛。
由于城內的交通系統完善且布局合理,人們從任何一個地方前往最近的交通網點和便利店都不超過200米,傳統的小汽車變得毫無用處。
但馬斯達爾城并非沙漠中的孤城。設計者說,該城還將鋪設一條輕軌,通往首都阿布扎比。因為采用的都是電力驅動的汽車或火車,馬斯達爾城自然不會出現汽車尾氣。
建筑:限高5層,高密聚集
馬斯達爾城將用12米高的城墻圍起來,猶如古代壯闊的城池,城內有約3米寬的運河環繞,運河將向北連通波斯灣,除了是環保的運輸通道,還能把清涼的海風引入城內。
馬斯達爾城將充滿阿拉伯風情,街道上隨處可見新穎的太陽能收集板,它們裝在屋頂、向南的墻、室外的遮陽篷上,將沙漠灼人的驕陽轉化為強大的電力。
為充分利用環境的降溫潛能,全城將以坐東北朝西南的走向興建,以獲得最佳采光及蔽蔭效果。馬斯達爾城還有一個一眼可識的特點:所有建筑物都限高5層,并采用了可循環使用的環保材料,最大限度地減少能量消耗。
還有,城市內部的建筑都是以高密度的形式排列,較近的距離意味著夏天高溫時更可能節省降溫所需要的能源。此外,街道限制在3米寬、70米長,以維持微氣候穩定并促進空氣流通。
氣候:多種手段降溫增濕
阿聯酋炎熱的夏季每年都長達9-10個月,最高氣溫可達50℃,如果單純依靠空調降溫,耗能將十分驚人。為此,馬斯達爾城內采用了多種綠色降溫手段。
首先,城內的林蔭街道縱橫交錯,不過提供林蔭的主體不是樹木,而是覆蓋在城區上空的一種用特殊材料制成的濾網。其二,城中將建設一種叫“風塔”的裝置,利用風能、空氣流動和水循環形成一個天然空調。其三,城中密布的河道和噴泉也能發揮降溫增濕的作用。其四,城內街道設計得非常窄,密布城區的棕櫚樹和紅樹可以減少陽光直射、增加蔭涼。
節水:污水循環再利用
值得一提的是,馬斯達爾城內的飲用水主要來自海水。
由于海水淡化需要耗費較多能源,因此,為了節能,設計師計劃減少80%的淡化海水的供應。首先將居民家用水的消費減半,并且對這一半的水進行循環再利用,直到變成廢水,剩余10%不能循環利用的水就用來給花園、農莊灌溉。這種節水方法會不會以居民的生活舒適度為代價?這還得等到城市建成后才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