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鈴鈴……”上課鈴聲響了,陳老師笑瞇瞇地走進教室,對大家說:“今天我們要來做一個有趣的小實驗!”老師剛說完,同學們就興奮地鼓起掌來。
只見陳老師不慌不忙地從講臺桌上拿起一盒火柴和一張白紙,又向一個同學借了兩本厚書,然后對大家說:“誰能把這張紙架在這兩本書上,并在紙上放一盒火柴,而火柴又不掉下來呢?”
同學們爭先恐后地舉起了手,幾個性急的同學還站了起來,一個勁兒地喊:“老師,讓我來,讓我來吧!”
陳老師先叫馬超上去試試。只見馬超先把紙輕輕地架在這兩本書上,然后把一盒火柴小心翼翼地放到了紙上,誰知,手剛一松開,火柴連紙一下子就“塌”下來了,引得同學們哈哈大笑。
老師又叫了小明、東東、雅玲等好幾位同學上臺演示,結果也都失敗了。
我坐在下面冥思苦想:究竟應該怎樣做,實驗才能成功呢?我隨手拿起一張紙,時而思考怎樣折疊,時而又把紙抹平,時而又看著紙發呆。忽然我聽到陳老師說:“怎么樣,大家都沒有辦法?那我來試一試吧!”
頓時,全班50多雙眼睛都注視著陳老師的手,迫不及待地想看看陳老師究竟是怎么做的。只見陳老師先把兩本書移攏些,接著把紙彎成拱形,再把紙的兩端卡在書頁中,然后將火柴盒輕輕地放在拱起來的紙上。這一回,紙竟然承受住了火柴的重量。成功了!實驗成功了!同學們歡呼起來。
陳老師問大家:“誰能說說我做的這個小實驗為什么能成功呢?”
同學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說不出道理來。
陳老師笑著說:“不明白了吧!那么讓我來告訴大家吧!這個實驗告訴我們:拱起來的物體能把力分散到支撐它的物體上去,所以它能承受較大的壓力。我們看到的石拱橋,就是根據這個原理修建的。”我們聽了都不住地點頭,完全信服了。
多么有趣的小實驗,里頭還有不少的科學道理呢!
(指導老師:陳賢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