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溫室效應的濾氣機
美國科學家正著手研制二氧化碳濾氣機。如果研發成功,這種機器可過濾大量空氣、收集二氧化碳,使大氣重新變清潔。但也有科學家對這種機器能否最終用于對抗溫室效應提出質疑。
目前,亞利桑那州圖森市一個實驗室正在制造這臺二氧化碳濾氣機的樣機。濾氣機體積接近一個集裝箱大小,工作原理類似一臺吸塵器,即把二氧化碳從空氣中吸走。預計,一臺樣機造價約20萬美元,將耗時2年完成。
濾氣機發明者、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家克勞斯·拉克納稱,二氧化碳濾氣機主要運用一種叫做離子交換膜的物質工作。離子交換膜通常用于凈化水,具有吸附能力。空氣通過濾氣機時,離子交換膜捕捉到二氧化碳分子,并將其吸附在網膜上,同時排出凈化后的空氣。然后,通過改變濾氣機內空氣濕度,濾氣機將二氧化碳從網膜分離,把它制作成海藻的食物或化肥等。
這一發明的意義就在于人們可以繼續使用礦物燃料,環境卻不會繼續惡化。
然而,拉克納研究小組的這項發明引來不少爭議。
據拉克納估計,濾氣機樣機制成后,每天可吸收約1噸二氧化碳。因此,若要吸收人類排放的全部溫室氣體,可能需要幾百萬臺濾氣機。科學家認為,這些濾氣機在吸收溫室氣體的同時,也將消耗大量能源。同時,除非這些濾氣機依靠核電、水電、太陽能或其他清潔能源作動力,否則將產生新的大氣污染。
此外,環保主義者認為拉克納此舉破壞了目前人們推廣綠色生活與生產方式的努力。
科學家為解決溫室效應可謂絞盡腦汁。此前,有科學家希望通過人造火山爆發向大氣釋放硫粒子或發射數百萬顆人造衛星,為大氣制造一層“保護膜”以隔離太陽光并減低地球溫度。還有科學家想到向海洋投撒鐵粉,大量繁殖浮游生物以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其帶人海洋深處。
此次拉克納研究小組的發明被看作又一個有希望改變溫室效應現狀的重要嘗試。英國維京集團創始人理查德·布蘭森已承諾,將為任何成功研制出這種機器的發明者提供2500萬美元獎勵。
納米技術造就最小碗
據報道,日本科學家最近使用先進技術制造了一個日本拉面碗,它非常小,只有通過顯微鏡才可觀測到。
5月29日,日本東京大學機械工程教授MasayukiNakao稱,他的學生們使用碳納米材料制造了一個直徑僅為1×10-6米的拉面碗,這項研究意在進一步開發納米管處理技術。他指出,這個日本風格的拉面碗是由碳納米管雕刻制造的。
碳納米管是管狀碳材料,其厚度僅為人體頭發的1/10000。由于碳納米管具有強大的物理性質,比如:比鋼鐵更堅硬等,使該材料在電子和藥物學研制領域有較廣泛的應用。
據了解,這個微型拉面碗中還包括一根面條,其長度是2×10-6米,直徑約2.0×10-8米。MasayukiNakao說:“我們相信這是世界上最小的拉面碗,盡管面條不可以食用,但它是世界上最細的面條。通過顯微鏡從垂直角度看,拉面碗中的面條看上去就像紫花苜蓿萌芽,更加增加了可觀賞性和娛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