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自然萬物與睿智人群融洽相處、休戚與共的和諧景觀,是我們期盼的最佳生態文化景象。而這些曾經離我們而去的原汁原味的文化生活,又陸陸續續地悄悄然回到了身邊。
今年的盛夏時節,常常來到家鄉江蘇溧陽市的上黃河邊。卷起褲管,打了赤腳,順著河邊碼頭的石臺階走到清清河水里,稍稍站定,就會給人一種舒適愜意的享受:先是從腳背開始,一種麻酥酥撓癢癢的感覺自下而上,從輕至重,由疏到密,在人的幾乎全身傳導著一種說不出來的舒服!你再把腳稍稍移動,這種撓癢癢感覺就會減輕,或者停止片刻。但是,只要你是來到這泓碧波蕩漾的河水里,不把身子從此抽開去,這水下的“撓癢師”們馬上就會來十分溫順熱情地光顧你,讓你盡心享受這另類的水晶宮之“天倫之樂”!
這是一幫什么樣的“撓癢師”?

有過鄉村農家生活的人們大都知道,它們全是一群水中魚蝦族。然而,在已經過去的那段長達幾十年的歲月里,這里的清清河水被改變了顏色,要么黃澄澄,混沌沌的,要么黑黝黝,籃乎乎的。“浣紗女”無法在此洗衣淘米;“頑皮童”不敢下水游泳嬉戲;“蝦兵蟹將”逃之夭夭;“水族珍貴”幾乎絕跡。
這些年以來,當地政府在環境保護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在鄉村大力開展了以村容村貌為中心的環境整治活動,使環境面貌發生了巨大的“扭轉”,改變了人們臟兮兮的生存環境,逐漸讓青山綠水拂去蓬頭垢臉的窘態,慢慢地展現水鄉環境的本來面目。那些讓人們憎恨厭惡的環境污染源得到了控制,農村“三清一綠”漸漸地成為村頭巷尾的新容貌。
上黃河西通長蕩湖,東流入太湖,為環太湖流域河網的成員河床之一。受惠于國家環太湖流域水源整治工程,上黃河上游與沿河污染企業得到了整頓,違法排污現象大大減少。那些曾經悄然隱退的野生魚蝦水族大軍又開開心心地洄游來了,而且是隊伍越來越大,成員越來越多!這些棲息在人們淘米浣洗碼頭的“撓癢癢”種群,就是浩瀚水族大軍行列里的一部分“子弟兵”。它們與人們非常近距離的親密接觸,紛紛緊緊依附在你的肢體上,青蝦用小爪鉗夾,用大螯扒拉;那些鰟鰭類小魚們則是用柔軟的身體為你擦拭皮骨,用軟滑的尾巴輕拍你水中站立的雙腳小腿,甚至不斷地以它們啄食的乖巧小嘴親吻你,含情脈脈地“啃添”著你的腳丫,似乎在說:“我們本來就是好朋友,千萬別趕我們走!”
這是一種何等讓人心曠神怡的高檔享受啊!
“魚蝦撓癢癢”,原本是我們在鄉村田野天地中,早就享用的一種自然生態生活,是大自然賦予人間的恩賜!仍然,曾經由于人們自私、無知、野蠻的環境破壞,“魚蝦撓癢癢”便遠離而去,而且一別就是幾十年不返,使過去那些本來平平常常的人間自然生態形精神文化享受,成了要到“天堂”里才能有的“寵幸”。以至于讓我們那些業已成人,為人父母的一代人,全然不知“魚蝦撓癢癢”那種舒服銷魂的“奢侈生活”,竟然是他們的父母以上祖祖輩輩人們兒時,在田間池塘嬉戲時享受的“家常便飯”!現如今的他們,還往往沉湎于城市高檔休閑場所里金錢交換后的人工“按摩”、“撓癢”消遣,對這樣的“魚蝦撓癢癢”生態享受還是無緣的奢望!

好在,這“魚蝦撓癢癢”又回到了人們的生活里;這種原本屬于人們愜意享受的原生態文化,總算又注入到社會文化潮流之中了。人們期盼著這些小魚小蝦們能夠一直這樣快快樂樂地生存下去,平平安安地游來游去,輕輕松松地為人們“撓癢癢”,和和美美地人魚親密下去!
我們期待著“魚蝦撓癢癢”這樣的自然文化生活享受不再遠離而去,而是常伴左右,世間萬物共生、共榮、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