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華德·諾爾
史密斯是一位產科醫生。這天晚上10點,護士急急忙忙跑進他的辦公室,“史密斯醫生,瓊絲女士要生了。”
42歲的高齡產婦瓊絲是頭一次生孩子,預產期已經過了3天。瓊絲的丈夫很著急,而瓊絲既緊張又怕痛,已經哭了起來。
在瓊絲長達兩個小時的哭聲和掙扎中,她終于順利產下嬰兒。就在大家都松了一口氣時,卻發現殘留在產婦子宮內的一片胎盤組織引發大出血,鮮血正決堤一般涌出。“必須立即輸血!”史密斯醫生當機立斷。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在生命的緊要關頭,瓊絲和她的丈夫居然拒絕輸血。史密斯醫生是個處變不驚涵養極好的人,當他確認自己的耳朵沒有出問題后,像頭暴怒的獅子一樣跳了起來,憤怒地朝他們揮舞著拳頭:“拒絕輸血不僅是對我的不尊重,也是對生命的不尊重,你們要負法律責任的!”
瓊絲的丈夫不甘示弱:“我們的教義規定我的妻子不能接受輸血,否則就是對宗教的褻瀆,信仰對我們來說比生命更重要,當信仰與生命發生沖突時,我們寧愿放棄生命堅守信仰!”
原來,他們夫妻二人都是耶和華見證會的信徒。耶和華見證會是19世紀70年代創立的一個基督教小教派,有嚴格的清規戒律,其中一條教規讓常人難以理解和接受,那就是不管在什么情況下,信徒不準接受輸血,否則就是忤逆和褻瀆教會。對他們來說,死亡只不過是一次超脫,信徒可以再生。全美所有醫生都知道這一規定,史密斯醫生當然也知道,所以當他得知他們是耶和華見證會的信徒時,頓時感到束手無策。
視死如歸的瓊絲正大量失血,生命一點點離她遠去。一臉悲壯的瓊絲丈夫開始對著天空祈禱。
輸血還是不輸血,此刻,這個本來很簡單的問題讓史密斯醫生痛苦不已。作為醫生,治病救人是他的神圣天職,但他又不能違背病人出于信仰而做出的決定。可是,如果再不下令輸血,就得眼睜睜看著病人死在自己面前——這是犯罪,他的良心會因此而不得安寧。
產房里的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史密斯的兒子也是醫生,剛從醫學院畢業。他突然想起兒子畢業那天的宣誓誓詞:盡其所能為患者謀利益。可是現在,瓊絲的最高利益是她的生命還是她的宗教?什么決定更符合病人的真正利益?
時間分分秒秒過去,生命一點一滴消逝。再也不能拖延了,史密斯醫生沖出產房,駕車沖向州高級法院,他做出了只有美國醫生才會做的事:要求法官發出輸血命令。
這時已經是凌晨2時。從睡夢中驚醒的法官聽完史密斯醫生簡短的陳述后,立即做出緊急裁決——這是他30多年法官生涯中惟一一次在夜里做出裁決,也是最快最特殊的裁決:允許史密斯醫生在未經病人同意的情況下施行輸血。
得到法官裁決后,史密斯醫生立即揣著判決書趕回醫院。法律高于一切,瓊絲和她的丈夫不得不違心接受輸血。
瓊絲得救了。
盡管從內心感激史密斯醫生,并深深為他的人道主義精神所折服,可瓊斯夫婦還是“恩將仇報”,把他告上了法庭。他們控告他侵犯了他們的宗教自由權利,要求推翻法院的深夜緊急裁決。
最終,州最高法院經過近兩年的審理,裁定史密斯違反個人身體有權自主決定的法律傳統,侵犯了瓊絲及其丈夫宗教信仰的憲法權利。史密斯醫生因此受到重金罰款,但他并不后悔——瓊絲拒絕輸血是出于宗教信仰,他堅持為瓊絲輸血同樣是出于人道主義信仰,他覺得他們誰都沒有錯。
這件事發生后,瓊絲夫婦成為全美耶和華見證會信徒心目中的英雄;而史密斯成為全美最受患者尊敬的產科醫生。
(摘自《東方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