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豬被毛黑色,皮膚紫紅,四肢蹄部白色,俗稱“四白腳”。小梅山豬外貌清秀,頭較小,面部皺紋淺而少,耳中等大小、薄而下垂,皮薄毛稀,背腰平直,四肢結實有力,乳頭排列均勻,乳頭數多為16~18枚。成年豬體形高大,皮較厚且粗,額部皺紋多而深,腹部下垂,體重達150~180千克。
梅山豬性成熟早:小母豬85日齡可發情,7月齡即可配種;繁殖力高,產仔多:平均每胎產崽16頭,最高記錄一胎產崽33頭;母豬性情溫順,奶水多,護崽性強,大多數母豬能在哺乳期配種懷孕;雜交優勢明顯:與瘦肉型公豬雜交生產的商品豬瘦肉率高(52%左右),生長速度快,抗病力強;梅山豬具有較強的環境適應能力,耐粗性能好,宜采用圈養的飼養方式和精、青、輔料適當搭配的飼喂方式,要注意防寒保暖,加強分娩護理;商品豬肉質鮮美,細嫩多汁,肌間脂肪豐富,五花肉多。
(原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