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正風
教練員自身心理技能的好壞是提高教育水平和訓練質量的前提。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教練員掌握和提高自身的心理技能十分重要。
1、領導技能:
在基層業余體校中由于訓練對象普遍均是8-12歲左右的孩子,在這個年齡段其理解能力、自控能力、心智能力等心理方面,均處于朦朧狀態,所以在訓練工作中,教練員應以專制型為主要運用方法。對訓練隊的管理要嚴格專制,進行技術指導必須要強制,臨場指導需要專制,當運動員心理失常時應使用強刺激手段和命令語言,整個運動隊必須在教練員一人專制管理下,才能取得預定的效果,達到即定的目標。
2、溝通技能:
我們都知道教練員的工作是通過訓練提高運動員的比賽成績,在訓練比賽過程中需要通過一系列的方式與運動員、領隊、其他教練員、裁判員等進行溝通。教練員的溝通技術好壞直接影響著訓練的質量和比賽的結果。這些有許多專家都作了明確的結論,而基層乒乓球教練員還須掌握三個方面的溝通技能,即為溝通單位領導的技能、溝通家長的技能和溝通社會各方面的技能。溝通得好,可以得到領導的支持、家長的配合和社會幫助,有利于業余體校的發展。
3、應激技能:
與平時訓練相比,在乒乓球比賽前,運動員的心理起伏比較大。這是因為,此時的環境增加了各種新刺激,運動員在對這些刺激的認識過程中,會產生各種心理活動。運動心理學家把這種壓力稱為“應激”?!皯ぁ惫芾砑寄芩降母叩褪怯绊戇\動員運動技術發揮的一個重要因素。每個因素對運動員產生的影響,都有一個主要因素起決定作用。這是根據當時、當地、對手情況而產生的。鎮江市少兒乒乓水平近幾年在全省一直處于領先位置,在省十三屆運動會前二年,市少兒乒乓隊每年在省賽中幾乎包攬了團體和單項冠軍。而在十三屆省運會乒乓賽中5個項目進入決賽,無一問鼎。運動員還是原來參賽的隊員,訓練質量只高不低(大賽前訓練抓得更緊),為什么會出現這樣情況?經過分析總結:①是比賽在鎮江市舉行,賽前,領導一再強調只準打好,不準打壞;②本市宣傳機構在賽前數月,對本市參賽的隊伍作了高調的宣傳;③家長的不恰當參與給隊員增加了有形的壓力;④教練員的言行(對比賽的重視)給隊員增加了無形的壓力。雖經教練、領導給家長、運動員一再宣傳,疏導心理,但仍無效果。
而在事隔四年后,鎮江市在南京舉行的十四屆省運會乒乓賽中一舉奪取了全部14塊金牌中的9枚。這里面除了高質量的訓練外,著重進行必要的心理“應激”管理:①領導的要求由教練員掌握,不再傳達給家長、隊員,內緊外松;②對新聞宣傳、采訪統一口徑,冷調處理;③集中食宿,封閉訓練;④比賽期間,家長一概不得隨隊前往賽地等等手段要求。
以上事例說明基層乒乓教練員在掌握“應激”管理技能,了解它們產生的形式和多方面因素后,應抓住主要因素和環節,對運動員進行調節疏導,才能取得圓滿的成功。
4、增強運動員自信的技能:
比賽的勝負并不完全取決于技戰術的發揮,關鍵是運動員是否有“士氣”,“士氣”就是指運動員的自信心。在賽前教練員都會給運動員作心理上的調節以增強隊員的自信。但如何做?怎樣做?都是一個有待探討的問題。目前,大部分業余體校教練在給隊員增強信心時,多是說“放開打”,“要拼,要發揮自己的水平,只要放開打,拼好,勝負不管”。這些鼓勵語言,在隊員進行比賽一帆風順時,尚可有一定作用,但在遇到挫折時,效果明顯差了。我認為,從根本上解決隊員種種顧慮,真正的充滿信心和自信,教練員應在比賽前根據對手各方面情況結合本隊隊員的實際情況,給上場比賽隊員作詳盡的分析,這包括對手的心理狀態,技戰術情況,自己各方面的情況,比賽開局怎么打,中局怎么打,終局怎么打,領先或落后怎么處理,先勝或負一局怎么處理,關鍵球的處理等等。這些細微的問題在賽前與隊員分析準備充分了,讓運動員心中知己知彼,隊員的自信心也強了,俗話說“有底了”。因而在十四屆省運會乒乓球比賽取得了理想的成績。這說明,教練員在掌握增加運動員信心的技能后,不能只用簡單的語言來鼓勵運動員,應該對具體事物作詳細的分析,這樣才能真正的增強運動員的自信心。
綜上所述,業余體校乒乓教練員的自身心理技能的掌握,是我們每個執教的乒乓教練員都普遍需要掌握的共同的知識和能力。同時必須根據本地和當時的具體事物和對象,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細致入微的做好各種心理疏導和溝通,才能達到我們預期的目的,取得滿意的效果,從而進一步提高了訓練工作的科學性,全面提高教練員自身素質,才能為早出人才、多出人才,作出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