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鋼
一、影響蝶泳配合節奏的關鍵
1、腿的第二次打水沒打到位(即沒有鞭狀打水)。腿沒打到位,不僅影響手臂發揮最大加速力,而且影響推水結束時的移臂初速度,同時會使身體位置借不到最佳的支撐點。
2、手臂加速推水與第二次打腿在配合上有“時間差”。由于有“時間差”,因此手臂不能充分借到軀干腿部的力量。從而影響臂力發揮以及與軀干、腿協調的用力配合,影響身體前進速度。
3、呼吸過早或過晚。呼吸時機在配合節奏中起重要作用。呼吸過早或過晚都會給手腿配合的最佳時機帶來不利。吸氣最佳時機應該在推水打腿時同時進行。良好的動作節奏只有靠正確的技術連接,靠有效的訓練來轉化。
二、改進方法
l、從打腿著手,按節拍進行打腿練習,建立節奏感。掌握好打腿節奏是配合結束協調與否的關鍵。當隊員基本掌握雙腿并攏打腿后,即強調要按“一二,一二”的節拍來打,而且要做到“二”時,盡量要打得重而快。應該采用扶板與徒手相結合的練習方法。隊員腿的動作熟練之后,進一步提出腿下打時,伸膝、提臀、動腰,軀干要有波浪式的前進幅度,同時不斷增加打腿難度,變換各種體姿打腿,使隊員盡快掌握正確打腿節奏,提高腿腰部的肌肉力量。
2、手腿配合分解練習,陸上先于水上。蝶泳配合節奏是否合理,除臂腿配合外,還應該有軀干(腰部)的協調參與。初學者先站在陸上模仿,一則對其動作掌握比較容易,二則便于教練指導糾正。即使在少年隊員的訓練階段,為改進配合技術協調性,我也安排陸上模仿練習。有時干脆終止隊員水上練習,待陸上模仿有所改進后再下水。實踐下來,對掌握配合節奏效果很好。
3、陸上模仿動作的練習方法
①掌握臂腿配合時機的模仿練習。成站立姿勢,一臂肩前平伸,另一臂做動作,口令“一”入水,側腿配合臂的推水再打一下。腰部不參與運動,突出強調臂與腿的配合。
②培養臂腿腰協同用力的配合感覺。練習的時候雙腿并攏,上體前屈110度。一臂肩前平伸,另一臂做動作。口令“一”時入水,此時腰部在手加速后推的相反方向用力向前挺出,做此動作時強調體會臂向后用力時能借到腰部的力。在模仿單手練習的基礎上再進行雙手模仿動作練習,練習強調動作要到位。
③水上做大量分解練習。在陸上基本掌握配合要領的前提下,轉入以水上分解游形式為主的練習。練習時反復強調要按節拍,特別是第二次打腿一定要與手加速推水動作同時進行。
④配合練習量。采用少量短距離逐漸滲透法,兒童階段生理特點是力量比較弱,神經系統發育比較快,配合練習以幫助建立協調合理的動作節奏為目的。安排15、25米為主的游距,井要求養成二個完整動作周期呼吸一次的習慣。強調吸氣時機:在臂加速后推之際為好,每次課含量不超過300米。
三、少年組的練習
1、增加打腿練習強度,強調第二次腿打到位。增加腿部練習強度是增加訓練負荷的需要。從生理上說,腿的用力可促使大腦皮層發放更多的沖動,可動員更多的運動單位參與運動。練習時強調節拍“二”時,打腿一定要打到位(即鞭狀打水)。經常安排的練習有:(4-8)×50米,(2-4)×100米,(8-16)×25米等間歇快速打腿,200米中速腿加8×25米快速打腿或400米變速打腿(25米快,25米慢)。
2、分解動作從僅有技術要求到有強度要求。分解練習突出強調第二次腿與臂的加速推水動作同時進行,共同用力,并借助軀干的發力。運動員做到這點,才能使身體獲得最大前進速度,同時應該不斷增加分解動作練習的強度,達到提高配合游能力,及鞏固節奏的目的。
3、蝶泳配合游。練習以25米,50米為主。距離較短,容易控制節奏,可保持動作的連貫不走樣。100米與200米的距離也有所安排,一般放在課的前半部分,大多作為比賽的適應或耐力能力的檢查。400米耐力訓練中,主要體會該用力時用力,該放松時放松。強度無要求,頻率可放慢,一次劃臂二次打腿,要保持全程,嚴格規定動作要領,不能中斷動作,不許產生停頓現象。
4、用自由泳訓練促進蝶泳能力的提高。要使蝶泳承擔能力水平不斷升幅,必須不斷增加專項負荷量,可采用自由泳帶蝶泳的方法。訓練初期以自由泳帶數量為主,蝶泳以技術游方式進行,然后逐步過渡到蝶泳有少量強度。一段練習后自由泳訓練水平有提高,而且又促進了配合技術的完善,節奏更緊湊連貫,隊員反映游蝶泳就興奮。通過隊員對自由泳負荷量的適應再逐漸過渡到蝶泳訓練負荷,用此良性循環的方式達到逐步擴大專項訓練負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