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燁
當前,競技運動技術水平飛速發展,運動競賽日趨激烈,運動員心理因素對運動效能的影響越來越顯著。部分游泳運動員常常因心理準備不足,導致比賽失利。因此,我們應從小就開始培養少兒游泳運動員調控賽前和賽中心理狀態的能力,以達到提高比賽能力的目的。
一、游泳比賽前的心理障礙及克服方法
一般來說,游泳運動員在比賽前比平時精神緊張些是正常的。適度的緊張更有利于挖掘體內的最大潛力,專心投入比賽,更好地發揮技術水平。然而,當這種緊張繼續增強,超過了一定限度,就會對比賽產生極不利的影響。例如,有些游泳選手賽前心理壓力過大,想贏怕輸,對比賽結果考慮過多,對自身實力信心不足,而又過于強調比賽中的不利因素(如對手實力較強,自身狀態不夠好,對泳池環境、氣候不適等),以至賽前精神恍惚,吃不下,睡不著,水感體驗下降,技術動作變形,劃水效果差等。在賽前克服心理障礙的主要方法如下:
1、通過語言誘導法,動機訓練等,幫助游泳選手樹立自信心,建立自己的優勢,立足于自我發揮,以我為主,做好以我為中心的比賽準備。
2、采用自我暗示與放松訓練法,情緒調節法及心理預演練習法等,幫助游泳運動員轉移注意力,有意回避比賽氣氛場面的干擾,想辦法穩定其情緒,將運動員的思維,想象等認識活動集中到比賽過程所需要的劃水、打腿等技術動作和體力分配、戰術安排上,從而緩解其緊張狀態。
3、教練員、領隊可運用減壓法、疏導法等,減輕運動員的心理壓力。多強調盡力拼搏精神,少宣揚比賽的任務與指標。這樣,更有利于運動員發揮最高技術水平。
4、適當組織有吸引力的活動,使其轉移注意力,少想或不想比賽。例如,可組織看電影,聽音樂,打撲克,下棋及其他小型舒緩的游藝活動。并建議隊員之間少議論賽事,避免互相感染,加劇緊張情緒的蔓延。
二、游泳比賽中的心理障礙及消除辦法
有些游泳選手,特別是中長距離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常常由于某些原因,在心理上產生的障礙較多,對游泳比賽成績影響也很大。例如,有些運動員因缺乏比賽經驗,沒有經過系統、專門的心理訓練,心理素質較差,無法應付比賽復雜多變的情況。當自己處于領先,落后或接近對手的條件下,不知如何按既定的體力分配去執行。特別是在長距離游泳比賽中,運動員的特殊心理耐力和與心理有關的潛在能力,都對最后取得比賽勝利起著重要作用。而有些長距離選手恰恰缺乏這種心理素質。他們害怕與強手競爭,不能按照教練員的意圖和事先安排的戰術去游,隨機應變能力差,或出現怯場現象等。還有些選手因心理壓力和情緒不穩定,下水比賽時水感差,劃不到水,全身發軟或肌肉僵硬,技術動作出現變形,出發和轉身技術細節處理不好,完全忘記了賽前安排的體力分配計劃等現象,從而導致比賽失敗。針對上述的一些心理障礙,我們可以通過下列一些途徑來消除:
1、預防為主。早期對運動員進行必要的心理訓練,針對游泳運動員的心理要求,有意識,有計劃的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培養良好心理品質與自控能力,預防在比賽中產生心理障礙。
2、逐漸消除。運動員的心理障礙,往往是長期形成的,很難在短時間內輕易消除,故應根據運動員心理障礙性質,內容及特點開展心理治療和心理訓練。
3、臨場調節。臨場調節是運動員自己對比賽過程中出現的心理障礙,采用恰當調節方法加以解決。例如,當游泳選手處于落后而感到信心不足時,可以用簡捷的自我暗示語言鼓勵自己,“堅持住”,“追上去”,“我能趕上去”等;在自己處于領先情況下,保持思維敏捷,頭腦清醒,嚴格的按既定戰術去游;在比賽中感到抓不到水,劃不到水時,可用短暫的時間回憶自己最佳的劃水感覺;當自己的注意力被泳道兩邊的對手所吸引時,應立即暗示自己,將注意力轉移到劃水、打腿等技術動作,體力分配及對自己游速的體驗上。通過這些臨場調節方法,消除心理障礙,使運動員能以適宜的心態進行比賽。
三、游泳比賽后的心理障礙及克服方法
1、克服比賽失利并喪失信心的方法
當比賽失敗后,由于心理上受了沉重打擊,有些游泳運動員便對自己喪失信心,他們顯得無精打采,垂頭喪氣,運動興趣降低,沉默不語及不思飲食,嚴重者甚至想退出泳壇,沒有勇氣繼續練下去。對于這類運動員要開導他們正確對待勝負,在消極中看積極因素,做到不怕輸,不服輸。教練員要多與運動員接近,給運動員多些鼓勵,少一些壓抑。教育他們在困難、失敗、挫折的逆境中善于發揮自己的長處,設法適應各種情況的變化,努力謀求自身的發展。同時,可運用注意轉移法,盡快消除不良的痕跡,防止消極情緒蔓延。
3、克服驕傲自滿的方法
有時運動員不能正確對待已經取得的勝利,驕傲自滿,盲目自大,過分夸大自身作用,錯誤認為自己什么都比別人強,看不到自己的不足。長期下去,會對今后的訓練、比賽、集體生活及人際關系產生不良的影響。因此,教練員應及時幫助運動員消除驕傲自滿的情緒。可通過開總結會的方式,在肯定成績的同時,幫助運動員找差距、找不足,及時提出新的奮斗目標和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