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偉 張 群
自國際排聯對發球區的限制做出修改到如今,發球取位的多樣化,使發球的飛行路線和落點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當今世界排壇,無論是以快變為主的亞洲球隊,還是以高快結合為主的歐美球隊,都視發球為重要環節之一,因為其幾乎左右了比賽的勝負結果。發球技術的變化,同時也對其他各項技術的運用和發展產生著很大的影響,從勾手飄球、平砍式飄球、跳飄球到現如今大力跳發球的運用,更使發球成為了球隊獲勝的重要攻擊利器。
與世界強隊相比,我國發球技術的發展相對落后。在世界一流的球隊中,特別是巴西、意大利、俄羅斯等男排強隊,大多采用跳發球,其大力跳發球的速度往往可以達到30-35米/秒,對對手的接發球產生很大的威脅,其得分率、破攻率和失誤率的比例,分別為:9-13%、30-45%和9-15%,這就對掌握場上比賽節奏的主動權,克制對方的“一攻”和提高自身“防反”的成功率尤為顯得重要。當然更值得注意的是發球的失誤率偏高于得分率,并不一定就是壞事,它正好說明了當今排球中追求攻擊性,破環對方“一攻”的趨勢更為明顯。為了能達到給對手的接發球施加足夠大的威脅,各隊還要合理運用發球戰術,即在比賽中能靈活運用找點、找區、長短結合,強調攻擊性和穩定性,將拼發球的策略運用到合適的時間,根據不同對手的水平差異來權衡決定,把握勝機。
當前國內比賽中,男排各隊中高質量的上手發球已經很少見到,取而代之的是跳飄球和大力跳發球,有泛濫之嫌。發球的攻擊性主要體現在球的速度、性能(飄度和旋度)、落點及變化上,在實際比賽上力量大、速度快、飛行時間短的發球效果最佳,因此,以速度為核心,結合發球的性能變化,將大大提高發球的得分和破功率。所以,運動員選擇發球更要因人而異,專家建議:我國男排當以落點的準確效果來彌補速度的不足,用落點來控制對手去進攻的路線,甚至讓其無法參與縱深的戰術進攻。對一個球隊來說,隊員的發球水平是不同的,故而在比賽中有意識地安排發球順序非常重要。研究結果表明,在男排比賽中,當每局比賽的分數都在20分以上時,各隊都會位置輪轉16至22次,即每名隊員發球次數在3至4次,因此,在每局開始前提交的場上位置表就決定了比賽進入相持階段隊員的發球次數。應盡量安排發球把握性穩定、攻擊性強的隊員在比分到達關鍵是有發球機會。
發球不僅作為第一種進攻武器對對手產生威脅,同時它對于一支球隊的訓練也有益處。我們的教練員、運動員要提高和加強現代發球技戰術意識水平,充分認識發球的重要性。要不斷改進發球教學與訓練方法手段,著重從發球的基本技術、動作規范、發球力量和控制能力等方面來提高。進一步研究各種發球技術動作的特性,著重研究發球飛行速度與擊球高度、出手角度、過網高度及落點的關系,找到最佳出手角度和過網高度及過網區域等,合理地解決發球攻擊性及失誤率的關系。總之,在提高對發球重要性認識的同時,合理把握“攻擊性與穩定性”之間的關系,精確把握當前排球運動發展規律,合理安排、權衡利弊提高發球的使用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