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居庸
遷移原理是將已學會的知識技能、基本方法、態度對新的知識、新技能施加影響。在體育課中可以稱之為做動作技能遷移、知識遷移和態度遷移。
一、動作技能遷移在體育課中的運用
動作技能遷移是將已學會的技能遷移到新的環境中去應用,也就是運用已獲得的經驗對新課學習產生的影響。在體育教學中,一種技能促進另一種技能的掌握,也為正遷移,當新舊刺激物相同或相似,又要求學生做出相同的反應時,遷移的效果往往是正的。如:學會了倒立再學側手翻就容易多了,因為手倒立、側手翻的頂肩送髖收腹都是相同的。因此,學習側手翻時,必須從倒立、分腿的分解練習過度到側手翻,這就是動作技能的正遷移。負遷移也叫抑制性遷移。表現為一種技能的掌握干擾另一種技能的掌握,當新舊刺激物十分相似時要求做不同的反應時,則遷移的效果是負的。例如:學習排球扣球時,總愛自覺不自覺地用上籃球的單腳起跳,再有學會了蹲踞式跳遠騰空步以后,一個是屈腿高抬并腿,而另一個是擺動腿挺身展髖然后收腹舉腿,所以就產生了干擾,因為助跑路線,踏跳一樣,這樣就容易習慣性地做蹲踞式跳遠的動作。這些都是由于不正確的應用原有的技能,以致對新的學習產生了干擾和破壞作用,雖然這種干擾和破壞是暫時的,可以克服的,但也應該設法避免,在采用教法上應用對比等方法,諸如此類的現象,在體育教學中是司空見慣的。
所以,我們要把握其規律,充分運用正遷移的作用,就能讓已學會的動作,在新的動作刺激下去參與新聯系的建立或舊聯系的改組,從而使已有的聯系得到擴充和發展。所以說動作技能對體育課質量的好壞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態度遷移在體育課中的運用
態度遷移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同時也形成了自己的態度,這些態度對以后的學習同樣會產生各種影響。例如:學生在某次課中成功地完成了一套單杠動作,他就會感到滿足,從而產生喜愛,發生興趣,以后再學習其他單杠動作時就會躍躍欲上,情緒高漲,這是態度的正遷移。反之如果學生對教師或某項運動產生厭煩情緒,那么,以后的學習就會提不起勁頭來。同時態度還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表現和效果。所以,在教師教學過程中應加以正確的指導。
在進行體育教學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組織具體、細致,并耐心指導學生做好每一個動作,不要諷刺、挖苦,因為這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不利于興奮抑制過程的集中,要審時度勢,因勢利導,老師教學應有教學作風。教師還應幫助他們了解和認識鍛煉身體的好處和必要性。逐步引導他們明確體育的目的。認真上好體育課。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方式要生動活潑,語言準確簡練。特別是在課的準備部分要做些大家都感興趣的多種多樣的游戲,并把基本部分內容的某些動作加到開始部分的游戲中去,這些既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學到了要學的內容,所以說,態度遷移在體育教學中也很重要。
三、知識遷移在體育課中的運用
知識遷移表現為已獲得的知識對新的知識的學習產生影響。例如:學生學習了生理知識后,對于他們自身掌握身體鍛煉原理就十分有利,這就叫知識的遷移。學習了力的分解、牛頓第三定律等物理知識,同學們就能了解和知道助跑對跳遠的影響、起跳的力量和角度、騰空角度對跳遠成績的影響。所以體育教師在上課時要多注意聯系他們所學過的知識,把這些知識合理地運用到教學中去,這樣非常有利于學生技能動作的掌握。
四、教學中如何利用遷移規律提高教學質量
1、在教學內容上要把同類似的教材合理地安排在一起,使學生領會其共同的因素。教材內容之間的共同因素是遷移的必要條件,并在新的刺激物的作用下,參與新聯系的建立或舊聯系的改組,從而使已有的聯系得到擴充的發展,在舊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引出新的知識、新技能,因此教材內容之間的共同因素越多,我們應盡量利用教材內容之間的共同因素,為正遷移創造必要的條件,以加強教學過程,提高學習興趣。
2、加強思想教育,對不良行為及時進行引導,對好的態度及時給予鼓勵,保持良好的學習風氣。有些學生缺乏自制力,情感易沖動,甚至產生破壞紀律、對教師不禮貌的現象,這就要求教師耐心細致的指導,堅持說服教育,對他們缺點不能冷嘲熱諷、放任不管,對學生要關懷熱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逐步引導他們認真上好體育課,促進態度的遷移。
3、合理運用對比方法,提高運動技能的掌握。在技能的遷移過程中,把新舊技能的要求,技術要點和方法聯系方式等,加強對比。使學生明確辨別其共同的和不同的,是防止技能干擾的有效方法,但在使用對比的方法時必須根據新舊技能的性質特點和學生接受的實際情況來靈活運用,才能收到預期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