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振宇
摘要: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拓寬我國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的培養途徑是十分必要的;由普通大中專院校培養青少年籃球后備人才應該注意努力提高運動技術水平、加強學生運動員的科學管理、建立“一條龍”培養體系、與國內各級比賽接軌。
關鍵詞:籃球、青少年、培養、途徑
前言:近些年來,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發展競技體育的重心已經轉到了職業隊和學校,學校成為職業隊培養后備人才的搖籃,同時也但負著非職業競技體育比賽的重任,這是當前競技體育的現實和發展趨勢。如美國的NCAA大學生聯賽在美國籃球運動體系中處在中心位置,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既將來自全國各地的籃球優秀人才篩選出來,又為職業隊培養了高層次的精英,NBA球隊的隊員來源于美國各大學,每年都有大學生運動員進入到NBA聯賽的賽場,而近年來選秀擴大到了高中,2006、2007年的選秀狀元都是高中生。與之相比,目前我國籃球后備人才還很少能從學校脫穎而出,其原因就是我國的競技體育培養人才的機制還沒有得到適應性的改革,培養形式依然以青少年體校為主的較單體系。而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我國競技體育的發展面臨新的變革,對于后備人才的培養也將拓寬訓練渠道,其中籃球運動項目由于在我國開展廣泛,影響力大,其改革和發展的步伐必然走在其它運動項目的前面。本文將從后備人才培養的視角進行相關的討論。
1.轉換青少年運動員的培養機制必要性與可能性
1.1 原有的培養體制已經不適合時代的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有的競技體育培養體制已經不適應當前的社會的發展。首先,從青少年體校來看,我國青少年體校的主要任務是為專業隊培養后備人才,但是進入專業隊的只是少數隊員,大多數體校畢業生畢業后還要進入更高一級學校學習或進入就業市場。由于體校的文化學習質量距離普通中學有一定差距,因此這些畢業生升學和就業都面臨一定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家長不愿意讓自己的孩子進入體校學習是理所當然的。因此目前體校招生困難,體校的發展面臨危機。其次,專業隊的專業運動員同樣面臨著相同的問題。隨著社會就業機制的變化,專業隊運動員在退役后國家不再包分配,運動員要面臨二次就業的問題。由于專業運動員的文化水平低,除了打球外沒有其它專業專長,因此在退役后也難以找到滿意的工作,這也使得很多家長和青少年不看好專業運動員的職業。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各個運動項目的培養運動員的傳統體系呈現出大幅度萎縮的狀態,已經嚴重影響了我國青少年運動員的培養狀況,引起了體育管理部門的嚴重關切,如何改變這種狀況是當前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1.2 青少年籃球運動在我國得到了廣泛的開展
在我國傳統的青少年運動員培養體系受到嚴重挑戰的同時,青少年籃球運動卻另開辟了一片天地。隨著姚明、易建聯進入美國NBA賽場,中國的籃球熱陡然升溫。對于廣大球迷來說,觀看NBA聯賽已經成為人們業余時間的極大享受。而眾多的青少年球迷已經不再滿足于僅僅觀賞比賽,自己走上球場模仿明星的風采、體會籃球運動的樂趣成為很多青少年課余時間的最愛。目前在我國很多城市中都有各種形式的街頭籃球活動,其中有體育部門組織的,也有社會團體和商家組織的,還有很多青少年自己組織的籃球比賽。特別是在周六、周日、黃金周期間以及寒暑假,在公園、廣場、運動場等地各種籃球比賽如火如荼,成為城市一道靚麗的風景。
1.3 學校培養高水平運動員已經起步
在探討我國競技體育從當前的專業隊培養人才的單一模式向多種形式轉變的過程中,學校是培養運動后備人才的主要途徑。由普通高等院校和普通高中培養運動后備人才可以解決運動員體力開發和智力開發、競技訓練與文化學習的一些矛盾,增加體育后備人才的自由選擇度,減少家長、學生的后顧之憂。其中普通高校試辦高水平運動隊是我國多形式、多渠道、多層次社會辦體育的一項重要戰略措施,一方面高校可以對培養對象進行高等教育,培養有專業知識的建設者,解決學生的就業問題;另一方面可以依靠自身的實力,為國家培養高水平競技人才,達到促進競技體育發展的目的,目前由學校培養高水平運動員的進程已經開始,每年的CUBA大學生籃球聯賽是這種進程的鮮明的表現形式。
2.學校培養青少年籃球運動員必要措施
2.1 進一步明確學校在培養籃球后備人才中的作用和地位
明確學校在培養后備人才中的作用和地位是體育管理部門的首要任務,學校培養籃球后備人才是我們長期的戰略目標。對于高校的CUBA聯賽,應不同于一般院校的課余訓練。聯賽的目的不在于“普及”,應著眼于提高。不應把目光只放在高校比賽中名次的高低上,應當為我國運動技術水平的提高做出貢獻。CUBA應該成為向我國籃球最高水平的職業比賽輸送后備人才的渠道,CUBA的組織者、教練員、運動員都應該為實現把CUBA辦成我國籃球運動后備人才的主要基地作為自己的任務,并為之貢獻自己的全部聰明才智。
2.2 努力提高學校籃球運動員的運動技術水平
要想使學校成為培養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主要途徑,首要的任務就是提高學生運動員的運動技術水平,使之能達到專業隊和職業隊的要求,否則只是一種不可能實現的美好愿望。目前中國大學生籃球協會組織開展的CUBA籃球聯賽,由于開展時間很短,運動員的運動水平較低,還不能滿足專業隊的要求,更談不到取代體校成為培養后備人才的主渠道。要改變這種狀態必須采取多種措施。首先,要保證學生運動員的訓練時間,沒有足夠的訓練時間,要想提高運動技術水平是不可能的。可以充分利用下午4點以后的課余時間、雙休日、寒暑假等時間,對訓練進行合理的安排。即保證有足夠的訓練時間,同時又不能影響學習,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其次,要保證訓練的強度,訓練強度是運動訓練的核心,沒有強度就談不上質量,訓練就變成了玩耍。目前CUBA大學生籃球隊運動水平不高的主要結癥是訓練質量不高,更進一步說是訓練強度不夠,這是大學生籃球隊與專業隊最大的差距,要想迅速提高運動水平必須從此入手,否則一切都是空談。最后,選拔有經驗的優秀教練員。運動員是運動訓練的主體,教練員是運動訓練的主導,教練員的水平對運動隊的水平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這已為運動訓練的實踐所證實。當前可以招聘專業隊的優秀教練員,以后逐漸培養適合學校訓練的專職教練員。
2.3 加強學生運動員的科學管理
與專業隊相比,大專院校和中學的學生運動員涉及到學習、訓練等多方面內容,因此管理更加復雜,必須創立一套管理科學的學習訓練體系。這種體系可以包括以下內容:在學習、學籍管理上實行完全學分制,運動員可根據自己的能力、訓練及學習的需要來決定畢業時間,保證相對穩定訓練時間;后勤保障上,學校可以提供一定的經費,保證運動員的營養,這是高強度訓練所必需的;在醫務監督上,醫務室為運動隊配備專職醫生,來保證運動員身體的快速恢復和傷病的及時治療。
2.4 建立“一條龍”培養體系
在培養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的體系中,建立小學、中學和大學“一條龍”培養體系是具有戰略意義的。中國籃球應當借鑒國外青少年籃球運動的組織經驗,把業余訓練體系深深地扎根于校園之中,構筑一個小學———中學——大學——職業隊的”金字塔”型籃球人才培養體系,從而以龐大的籃球人口基數保證后備人才的數量和質量,實現普及帶動下的提高,提高指導下的普及,這是中國籃球未來的發展方向。按原國家教委和國家體委的要求,每所參賽CUBA院校帶5所中學,每所中學帶5所小學,把投資轉向自己所帶的中小學身上,在經費上支持這些中學大力開展籃球運動,定期派教練員對中學籃球隊進行指導,有條件的還可以建立預科,使有才能的中學生及早接受正規的籃球訓練,這樣將大大加快我國學校培養籃球優秀人才的進程。如果這個目標能夠實現,將大大提高CUBA運動員的選材范圍和運動員的基礎訓練水平。
2.5 與國內各級專業比賽接軌
競技體育的運動實踐證明:參加高水平的比賽對提高運動水平是絕對必要的。目前我國高校高水平籃球隊的運動員主要來源于普通中學、體育中學、體校,年齡一般為17-18歲,在大學經過 4-5年的學習,于21-22歲畢業。按照籃球運動員的成長規律,在這個年齡段的運動員身體素質、技術水平、戰術素養都還未達到最高水平,是處于正在成熟和逐漸上升的階段。從我國籃球運動體系來看,這個年齡段的運動員應該屬于專業隊的二線隊或青年隊的范圍。因此我國高校籃球隊運動員的在校年齡就決定了我國高校高水平籃球隊應該與專業的青年隊處于同一檔次。因此可以探討CUBA聯賽與全國青年聯賽接軌,每年有固定數量的大學生籃球隊參加全國青年比賽;還可組織大學生聯隊參加全國乙級聯賽,在大幅度提高運動水平后可直接由學校隊參加乙級聯賽。
參考文獻
[1)馬志和,等。論我國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體制的創新[J]體育科學,2004,(6).
[2]孫巖,馬襄城,我國業余體育訓練的歷史發展及現狀分析[J].體育學刊,2003,(3).
[3)李紅艷,黃善球.我國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現狀的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2,(1).
[4]王新國.CUBA發展對策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2,(2).
[5]王會泉,李繼海.CUBA參賽運動員基本情況的調查與分析[J].體育科學2004,(5)
作者單位:華南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廣州51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