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鴦
一、竭力解決農民的需要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崖城鎮,物華天寶,人杰地靈,改革開放的春風,吹綠了這座歷史文化、農業資源都報發達的古城。我生在這里,長在這里,深深地熱愛這方熱土。崖城鎮農民主要經濟收入來源是農業,冬季瓜菜又是農業經濟的半壁江山。近年來,“三高”農業的發展,使不少農民嘗到了冬季瓜菜的甜頭,也飽嘗瓜菜賣難的隱憂。長期以來,農民雖然也懂得以市場為導向,什么得錢就種什么。但市場需求瞬息萬變,市場價格一年四季,去年今年大相徑庭,大多數往往跟著感覺走,跟著上年價格走,市場像只無形的手很難摸透和把握,農民瓜菜賣難問題時有發生。由于果蔬采收期較集中,貯存期短,產、供、銷產業鏈殘缺不全,造成了采收期農民“千軍萬馬爭過獨木橋”的現象,成了真正的賣力市場,收購商趁機壓價“卡脖子”的現象匿見不鮮,農民苦不堪言,怨聲載道,極大地挫傷了菜農的生產積極性。如何解決“豐收成災”“價賤傷農”問題呢?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關鍵是要有一個大型市場和冷藏中心。經深思熟慮后,我急農民之所急,幫農民之所需,2003年底斥巨資人民幣1.4億多元,興建一座占地面積138畝,總占地面積350畝的集果蔬交易市場,大型冷庫儲存庫,果蔬清洗,加工和物流運輸中心,果蔬檢測中心,綜合管理大樓為一體的“崖城鎮果蔬儲存銷售運輸中心。”我親自主持這一大型項目的策劃、論證和申報等工作。該項目的一期征地工作已經完成,并于2007年8月11日破土動工,現工程進展順利。這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整個海南西南片區的物流集散中心。利用大型冷岸和加工廠的作用,解決客商和農民之間買難賣難的供需矛盾,切實提高周邊農民的收入,這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安民樂民工程。竭力解決農民的需要,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2004年下半年,我組建了瓜果蔬菜“海源信息物流中心”,為該地區農戶的果蔬產品進行先墊付款項的配置包裝和運輸,承運該地區市場上近三分之二的外銷外運,遠及廣州、福州、長沙,重慶、上海、嘉興、杭州、寧波、北京、沈陽、哈爾濱、銀川等二十多個大中城市。在運輸繁忙季節,物流中心24小時連續運作。每天發車達20多輛,每車以果蔬3萬公斤計算,每天運輸60多萬公斤。日營業額達20多萬元。為當地及周邊農戶墊付資金300多萬元,有效解決了農民因資金不足或沒有收購商造成果蔬價格低迷等‘系列實際難題。同時,信息中心,幫助農民及時了解全國各大城市行情,構筑了屬于自己,覆蓋全國各大中城市的產、運、銷一條龍的網絡。因此,2005年,我公司被評為“海南省創新型先進企業”,“三亞市農業產業重點龍頭企業”,2006年必被評為“海南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公司的聲名和信譽為供港蔬菜贏得了商機,拉開了供港瓜果菜的序幕。
二、品牌效應凸顯無限商機和效益
幾年來在市場摸爬滾打中日漸成熟的我,意識到有了好產品,沒有屬于自己的品牌,就不能提升產品的競爭力和附加值。“酒香不怕巷子深”早已過時,“一流企業賣標準,二流企業賣品牌,三流企業賣商品”,正是品牌效應的寫照。2003年,我利用毗鄰南山旅游去的地理優勢和南山深厚的歷史文化淵源,以“南山壽果”為名注冊了商標,這融匯了“高技、生態、健康”理念的系列品牌。2005年通過國家工商總局認證,同年,又被國家農業部認證為“綠色無公害”水果。為了讓這一品牌得到市場認可,我吃、住、干在基地田頭,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從種植、選果、套袋、設計包裝環環緊抓,忙得團團轉。辛勤的汗水終于換來了豐碩的成果,在2005年冬交會上“南山壽果”系列品牌的臺農芒果,巴西香蕉等品種,受到了廣大客商和市民的青睞。來自印尼、臺灣、深圳、上海、江蘇、沈陽、廣州、長沙等地的客商紛紛與我公司洽談銷售意向,不少客商當場就跟我簽訂了長期合作協議。當時,《海南日報》曾在首版以《三亞綠色農產品受到客商青睞》為題作了詳細報道。同年,“南山壽果”系列產品獲得“海南省用戶滿意產品”的稱號,成為第十四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第53屆世姐賽的指定合作伙伴——水果供應商。
2006年,“南山壽果”品牌吸引了印尼客商前來商談,在三亞市各相關單位的大力支持下,新鮮的“南山壽果”牌芒果首次走出國門,挺進國際市場,并在2006年的海交會上又和印尼客商簽訂了2007年的銷售協議,當2006年“新絲路”模特大賽在三亞舉辦的時候,“南山壽果”又成為大賽組委會指定的唯一合作伙伴和熱帶水果供應商;2006年9月,我又向工商總局申報了“南山壽菜”系列蔬菜品牌,對蔬菜也進行了品牌包裝銷售,把崖城鎮果蔬農業大鎮的產品優勢做大做強,打造出一個個家喻戶曉的果蔬品牌,為供港蔬菜大造輿論聲勢。我公司首創的“方型哈密瓜”已聲名鵲起,批量生產,不久將再創收綠色一桶金。
三、供港果蔬不再遙不可及
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不能步別人后塵,要高瞻遠矚,善于捕捉商機,敢為天下先。品牌效應給了我很大的啟示,我于2007年7-9月先后成立了兩個合作社,利用自己的芒果、香蕉園和300多畝蔬菜基地,160多畝哈密瓜基地為核心,與周邊地區800戶,面積達4.5萬畝的芒果、香蕉、哈密瓜、西瓜、木瓜、果蔬等業主簽訂了合作協議;按國家食品安全規定供應香港、澳門的蔬菜水果必須來自備案基地的要求,與深圳東莞等農產品批發配送中心簽訂了供港澳蔬菜水果的銷售合同;帶動社員,將這4萬多畝果蔬基地申報了出口果蔬基地備案。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生產模式,將這些農戶的生產種植納入公司的生產管理渠道,采取國際通用的GAP農業管理模式,將芒果基地按地域劃分為六大區域,將蔬菜基地按連片劃分為四個區域,各區域由公司專人負責。公司負責提供技術指導和生產資料,并跟蹤服務,定期對產品進行農藥殘留抽樣檢測,要按《無公害果蔬生產技術規程》進行生產。達到標準的產品,公司以高于市場價格20—30%的優惠價格收購,銷售到香港、澳門。2007年4月,日本AVANCE株式會社的中島加代子小姐慕名連續7次對我公司實地考察,商討芒果生產合作事宜。該合作在緊鑼密鼓的運作之中,成功的機率很大,我對此充滿了信心。發展無公害瓜果菜,開拓海外市場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