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周一創出有記錄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此前交易商們紛紛押寶于中國央行可能會通過讓人民幣貶值來刺激中國經濟增長。
在中國官方為人民幣兌美元交易設定的每日中間價出人意料地大幅調整后,交易商們急忙消化人民幣貶值預期。在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周一大幅下調之前,有跡象顯示中國經濟增長正在加速放緩。兩個衡量企業活動的采購經理人指數都跌至了歷史低點。
允許人民幣兌美元大幅貶值可能對中國出口商有幫助,后者一直受到人民幣升值、全球需求下降以及成本上升的三重打擊。人民幣貶值推動出口走強還有助于緩解中國不斷加劇的失業問題,減少社會不穩定因素。
但人民幣大幅貶值對中國也有危險,它有可能使中國與美國和歐洲間本已緊張的貿易關系進一步惡化,并導致中國許多進口商品漲價,從而減弱國內的消費能力,而中國政府已表示它正致力于使經濟增長更多依賴于國內消費的推動。
但分析師們也提醒說,不要對人民幣匯率一兩天的變動作過度解讀。
中國政府對人民幣匯率的嚴格控制一直是個政治熱點問題,而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的大幅調整恰恰發生在每年兩次的美中經濟峰會周四在北京召開前夕。人民幣匯率以往在美中經濟峰會上一直是中心話題,美國政府聲稱人民幣匯率存在低估,并敦促中國政府讓市場來決定人民幣匯率。
美國財政部負責國際事務的副部長大衛?麥考密克(David McCormick)說,布什政府對人民幣匯率最近的下滑并不感到擔憂,認為這不表明中國政府準備放棄其放松對人民幣匯率的控制這一承諾。
麥考密克在美國財政部長鮑爾森(Henry Paulson)啟程前往中國前夕對記者們說:“我們沒有發現什么跡象......顯示他們目前在這方面的努力弱于以往。”他說,中國“在匯率改革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不過他也表示,鮑爾森打算敦促中國政府采取更多措施來讓人民幣匯率對市場力量作出反應。麥考密克表示:“這一進程需要繼續下去......它現在與以往一樣重要,或許更加重要。”
一些人對人民幣未來會大幅貶值持懷疑態度,不過他們也認為此事并非完全不可能。
中國央行周一把美元/人民幣中間價由上周五的人民幣6.8349元調高至6.8505元,此舉導致人民幣現匯匯率和離岸無本金交割遠期市場匯率雙雙下挫。自10月初以來美元/人民幣中間價一直維持在人民幣6.8300元左右。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公布的中國11月份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降至38.8,為2005年該指數推出以來的最低水平。里昂證券亞太區市場(CLSA Asia-Pacific Markets)公布的11月份中國PMI指數降至40.9,同樣為2004年推出該指數以來的最低水平。PMI指數低于50則意味著制造業出現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