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企業和個人來講,最重要的是要走上職業化、專業化的道路,從本質上改變自己。而《德智成就才智》這本書的推出,恰好幫助我們解決了這樣兩個問題:一是告訴了我們什么是職業化;二是告訴了我們如何真正做到職業化。

這兩個問題一直是中國企業員工普遍存在的核心問題,已經嚴重阻礙了中國企業的發展。事實上,這么多年來,我們一直在尋找中國企業和國際頂尖企業之間的差距,從管理、流程、制度各個方面尋找,但歸根結底,還是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沒有職業化的員工,我們的管理再科學、流程再清晰、制度再完善,也無法執行到位,一切變成了空談。
環顧四周,我們總會發現有很多的員工處于半職業的工作狀態,太多的半職業化員工,導致了執行力下降,企業發展速度跟不上,只能通過增加人力來維持發展。然而,這樣做對于企業和員工來說,是雙輸的:一方面,人員多了,企業增加了管理成本、溝通成本、人力成本等一大堆成本,利潤就會降低;令一方面,員工的價值不容易被體現出來,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因此,職業化的欠缺,已經成為阻礙中國企業、員工個人發展的瓶頸,而這本《德智成就才智》,恰恰在這個時機,給予了中國企業的員工,一個明確的自我改進方式,這是非常及時的。
書中的很多觀點值得我們思考,首先是德與才的關系。企業里不乏有才華的員工,但是相當多才華出眾的人,卻在企業里得不到重用,原因在于這些員工的道德水準還達不到更高一層職位的要求,有的人雖然道德上沒有問題,但是缺乏智慧,這也是企業老板所不能委以重用他的原因,書中吳燕妮用“德智”這個概念來表達——即一種應用道德的智慧,其基礎是樹立職業化的工作道德。
其次,書中告訴了職業人,如何發揮才智,做出滿意的工作結果。仔細思考后你會發現,不同的人做同樣的工作,結果卻不同,原因還是在于不同人的道德智慧是不同的,為什么杰克·韋爾奇可以從普通的小職員做起,直到短短十幾年后成為了GE公司的總裁,因為杰克·韋爾奇明白,企業需要的不光是責任,更是一種解決企業問題的責任,這才是超出一般人的道德智慧。我們缺乏這樣的智慧,盡管我們很多都愛崗敬業,但是工作的結果卻不容樂觀,因為我們道德智慧還是不夠,德智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結果。
正如作者在書中所反復強調的觀點——沒有強大的員工,就沒有強大的企業。如果我們每個員工都是強大的個體,那么我們的企業必然能屹立于世界之巔,最終受益的,是我們每個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