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巖稱自己是個業余的商人,也是個業余的作家。無論這樣的定位是否恰當,觀眾還是喜歡稱他是熒屏上的“造星高手”,從20年前的《便衣警察》到20年后的《五星大飯店》,靠著海巖這棵大樹,一個又一個新人走紅了。海巖的超群文才,也日益得到公眾的認可。那么,海巖的口才呢?這里,摘取海巖的一些言談片段,讓我們一同領略這位明星作家的口才魅力。
將軍不一定都當過兵——自信談職位
記者采訪名人時,總愛提一些敏感的問題。面對這種“刁難”,若是拒絕不僅有失名人風度,而且你不答記者照樣窮追不舍,若是回答一旦出言不慎,就會遭來非議。不過,對久經話場的海巖來說,從兩難中抽身簡直易如反掌。再尖銳的問題,到了海巖那里都會失去殺傷力。
有記者認為海巖沒有從酒店的基層做起就當老總,不能做好管理工作,海巖這樣解釋:“很多將軍不一定都是當過士兵的。諸葛亮戎馬一生,卻不披一甲,不佩一刀;毛澤東指揮軍民萬眾,在戰火中締造一個新中國,卻不背槍支,不授軍銜。我覺得做管理者有不同的路線能夠成功,有的人是從基層的每一個崗位做起,有的人是從中間插進去的。說實在的,酒店這個工種太復雜,即便你是從基層做起,也很難每一個工種都做到。比如你做房務的人不一定做餐飲,做餐飲的人,做廚師的人,不一定去做前面的廳堂的管理。你做了餐飲,做了廚師,做了房務,也不一定懂得銷售,不一定懂得財務,不一定懂得采購,不一定懂得人事管理……”
記者的言下之意是海巖不配當老總,可海巖不慍不火,開門見山就表明了自己的觀點:“很多將軍不一定都是當過士兵的?!敝T葛亮和毛澤東即是兩個典型的例子。當然,記者也可以認為海巖不能與這兩人相提并論,但是“做管理者有不同的路線可以成功”卻不無道理,這從海巖對酒店管理的分析和感受可以確認。對話中,海巖將議論和敘述緊密聯系在一起,有理有據,談吐自如,顯示出了極高的語言駕馭能力。這段話妙就妙在于既充分表達了一個高層管理者的自信又不動聲色地消除了記者的懷疑心理。正所謂“大音希聲,大道無形”,一個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侍于技的大智之人又怎么不能勝任“治人”之責呢?
興趣太多不是很好的事——誠懇論興趣
海巖無疑是當代中國作家中的明星,他的“人氣”之所以旺盛,作品耐讀是一個重要原因,但除此之外,為人誠懇也是一個要素。海巖從來不擺譜,每到一處都能心平氣和、推心置腹地同讀者交流,自然左右逢源、招人喜歡。
書迷:“我是你忠實的粉絲,除了喜歡讀你的小說,還經常讀你的博客,感覺您感興趣的東西特別多,比如對古典家具的研究、養生的研究、高檔餐廳文化的研究,覺得您做什么事情都特別認真,您目前最感興趣的是不是餐廳設計?您在許多方面都很成功,這種狀態,您滿意嗎?”
海巖:“我的興趣早晨和晚上都不一樣,可能有興趣的事情太多了。其實,興趣太多不是很好的事,容易分散你的時間,容易分散你的精力。很多事情真正做成功,還是應該一以貫之、全身投入。你稍微分散以后,可能就像我這樣一瓶子不滿半瓶子咣當,不能做到最好。你說我這樣的狀態是成功的一種狀態,我不敢認同。我不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不是一個成功的小說家,也不是一個成功的設計師,這只是我生活的態度或者方式。當你發現你自己什么都不能做到最好的時候,你就把地盤占大點兒,比方說我,在企業家的隊伍里,我就說我是一個小說家,管企業管得不好也有情可原。在作家的群體里,我就說我寫作是玩票,我是辦企業的人,小說寫不好也難怪。這樣想了,也可以很輕松,因為什么都不能把你逼到唯此為大的境地嘛。”
海巖的回答是十分坦率的。他聯系自己的實際,先告訴對方興趣多不是很好的事,容易分散時間和精力,稟正的成功是一以貫之、全身投入。這些話樸實卻深藏道理,聽來受用。接著,為了消除聽眾對自己的誤解,海巖又進行了一番自我剖析:“我不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不是一個成功的小說家,也不是一個成功的設計師”,如此表白是一種謙遜,更是一份清醒。這種盛名之下不驕不躁的心態,實屬難得。而“一瓶子不滿半瓶子咣當”、“把地盤占大點兒”、“不能把你遇到唯此為大的境地嘛”等話語不做作,不矯飾,全從內心發,親切而有趣,十分中聽??傊?,這席話娓娓道來,情真意切,既給人啟示,又令人信服,充滿了強烈的親和力。
大家是雞犬升天——謙虛說功勞
海巖劇使海巖大紅大紫,也使諸多演員名氣大噪,但談及功勞時,海巖絲毫不自以為是,而是慷慨地和別人平分功勞。
記者:“曾經有人說,接由您的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就等于走上了一條星光大道,比如海巖現象、海巖品牌,比如很有名的演員,包括袁立、孫儷、徐靜蕾,您對這樣的說法有何看法?”
海巖:“我覺得現在誰紅,誰不紅,偶然性比較大。這么多年來,我的絕大部分作品,能夠捧紅一些過去不紅的演員,對我來說,也是感覺很驚訝的事情。我覺得一個人要紅,離不開三方面的條件:一個是演員自身的魅力,一個是表演角色的魅力,還有一個是傳播的平臺。比方說超女,我覺得,我看的前三名,雖然她們都不是標準的美女,但是她們都有自身的魅力,都有她們非??蓯鄣牡胤?。同時,超女的傳播平臺是前所未有的,打造方式是前所未有的,所以,超女就出名了。我的電視劇里的演員,也是離不開這三方面的條件,特別是前兩個,角色魅力和個人魅力一定是相結合的。別人說,我捧紅了這么多明星,我也愿意說,是這些明星捧紅了我,大家是相得益彰?!?/p>
在這段訪談中,海巖直截了當地回應了別人的說法——誰紅誰不紅偶然性比較大,能夠捧紅一些演員,自己也“感覺很驚訝”。但是,如果只是這樣解釋,聽眾肯定會誤以為海巖故作姿態。于是,機智的海巖又拋出了一個演員成名的三個條件:個人魅力、角色魅力和傳播平臺。為了增強說服力,他采用了例證法,以超女為例加以論證。當具體談到自己的電視劇與演員之間的關系時,海巖既沒有一味地把功勞歸于演員,又沒有一味地強調自己劇本的作用,而是用“相得益彰”來界定,客觀準確,合情合理,答得實在巧妙!從中我們可以提煉這樣一個信息:好的作品成就好的演員,而好的演員又反過來成就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