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蘇女士的女兒為她在一家外資銀行購入了一款8年期的保本型外匯理財產品。這一產品主要掛鉤于海外的一些資源類股票,按照產品說明書,8年期末投資者不僅可以100%拿回本金,亦有機會獲得一定的投資收益。不過,由于家中臨時發生了資金需要,蘇女士決定提前贖回這只產品。今年5月,在銀行所規定的產品贖回日,客服經理為她辦理了產品的提前贖回。然而當贖回款劃到蘇女士的賬戶時,讓她意想不到的是,去年投入的10萬歐元本金,贖回后卻僅剩下8.5萬歐元。一年不到的投資期內,實際損失卻達到了約15萬元人民幣,這一損失顯然超出了蘇女士的預期?!拔宜顿Y的不是保本型產品嗎?為什么提前贖回卻有這么大的損失呢?”
分析:
保本產品為何“保不了本”?事實上,正是蘇女士對保本型產品的特性缺乏足夠的了解,貿然提前贖回才會導致如此大的損失。
很多人都以為戴上了“保本”的帽子,保本型產品在整個投資期內都可以100%保障本金,即使提前贖回也不會有損失。事實上,保本型產品都是以投資期限為前提的。就以蘇女士投資的這款外匯理財產品來說,它的投資期限為8年,產品的募集期為2007年10月,那么如果投資者購入這一產品,到8年的投資期滿,才能確保100%的“保本”。而產品的提前贖回則不在此列,即使投資者在銀行所規定的產品提前贖回日將產品贖回,也不能保證100%的本金償還。

對于保本型基金,也是同樣的道理。由于今年以來的市場波動劇烈,有的投資者把關注的眼光轉向了保本型基金。然而一些已經購入保本型基金產品的投資者卻驚異地發現,保本型基金也出現了跌破面值的情況。是基金公司的操作出現了嚴重的失誤?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就和銀行保本型理財產品所規定的產品期限一樣,保本型基金也有嚴格的保本期限的規定,只有在保本期結束時,方能保證投資的“保本”。如目前市場上的幾只保本型基金產品,一般設置的保本期限為2~3年,持有基金到期時才可以享受到“保本”。如果投資者提前贖回,在市場走勢不盡如人意的情況下,亦有發生本金損失的可能。
為何保本一定要拘泥于保本期限的限制呢?原來,在保本型產品的設計中,大多引入了“安全墊”的概念,將募集來的資金中的某一部分投入于一些固定收益的產品,主要是利率固定、風險較低的債券。通過預先的測算,大致可以估算出這部分投資所占取的比例。舉個例子來說,銀行發行一只期限為2年的保本型理財產品,假設目前2年期固定利率債券的年收益率大約為7%,那么經過折算,將整個理財計劃中87.34%比例的資金投入到固定利率債券中后,兩年后這部分資金的本息合計大致與整個理財計劃的本金相平,剛好可以用于滿足償付投資者本金的需要,為他們實現100%保本。而理財計劃中,剩余的12.66%的資金,則可以投向于一些高風險高回報的衍生產品,獲得額外的收益。對于投資者來說,如果這部分投資能夠獲得較高的回報,則在整個投資期末,不僅能夠保障全額本金,也可以獲得額外的收益;反之,如果這部分投資結果較為糟糕,最差的結果便是投資期滿時僅獲得本金償付,沒有額外的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受人民幣升值的影響,在一些投資于國際市場的人民幣理財產品中,還會涉及到貨幣轉換的問題。因此,這一類型的理財產品,在進行“安全墊”的設計時,不僅要考慮到無風險收益,也要把人民幣匯率這一因素考慮在內。如按照人民幣升值的實際情況,定期地補充劃撥一部分資金投入到“安全墊”中,以保證產品到期時,投資者投入的人民幣本金實現100%保本。
而在保本基金的運作中,則是主要把基金的資產分作保本資產和風險資產兩大部分,通過這兩部分投資,實現“保本前提”下的可能收益。目前國內的幾只保本基金都引入了第三方擔保的機制,如南方避險增值由中投信用擔保有限公司進行擔保,國泰金鹿保本由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進行擔保,銀華保本增值和金元比聯寶石動力分別由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與首都機場集團公司提供擔保。這些外在的擔保,也是確?;鸬狡跁r保本的保證。
由于證券市場風險加劇,保本型產品成為了一些投資者資金安全的“避風港”。然而,正是基于保本型產品這些先天性的特征,投資者在進行產品的選擇和投資時,也需要掌握一些“要領”。
首先,保本型產品的選擇要與自己的資金需求相匹配。盡管有著保本的屬性,但無論是銀行的理財產品,還是基金公司所發行的基金,保本都是以某一個固定的投資期限為前提的。只有持有產品到期,才能夠獲得百分百的本金保障。
與市場上其它的產品相比較,保本型產品所規定的保本期限較長。如在銀行所發行的保本型理財產品中,一年期至兩年期的產品為主流的設計期限。除此之外,市場上也有一些保本期限長達五年甚至更長的產品。而保本型基金所設立的保本期也在2~3年。上文中已經提到,就保本型產品而言,保本僅限于持有到期的投資人,對于產品的提前贖回,產品的管理方并不承擔保本的義務。因此,如果要投資保本型產品,你必須決定的一點是這筆資金是否在保本期內不需要用作其它的用途。
其次,保本型產品與其它產品有所不同的是,購買時機對產品保本也有著關鍵性的作用。這一點對于保本型理財產品來說可能并不重要,因為這一類型的產品往往設置有一定的募集期限,投入運作之后雖然會為投資人提供一些提前贖回的機會,但基本上不會打開供投資者重新申購。但如果你是投資保本型基金的話,就要注意了。大部分保本型基金規定,只有在認購期內認購的基金,才擁有保本的特性?;鸬谋1酒趦?,盡管投資者也可以進行基金的申購,但此時申購的基金份額并不在保本之列。唯一的特例是金元比聯寶石動力保本型基金,這一基金規定,認購期內認購的投資者保本期末可以獲得1.01元/基金份額的認購保本底線保證;而在保本期內申購的投資者,持有至保本期末,則可以獲得1.01元/基金份額扣減自保本期初至申購日每一基金份額累計分紅款項的申購保本底線保證。也就是說,即使在保本期內申購這只基金,也可以獲得“保本”。
另外,保本型產品的優勢更多地體現在弱市之中,良好的抗跌性和止損性,可以為愛好低風險的投資者提供一種資金保值的渠道。但是,對于保本型產品的潛在收益能力,投資者也不要抱以過高的預期。其中的道理也很簡單,出于保本的需要,在投資組合中,大部分的資產將投向于一些固定收益類的金融產品,而額外的收益主要是靠小部分資金的密集運作來實現的。在市場較為強勢的環境下,保本型產品的優勢同樣就可能是它的劣勢。加上它的保本期限的約束,建議投資者在進行保本型產品的投資時,要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配備適當的資金到這一類型的產品中去。如低風險投資者可以多配置一些保本型產品,而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人,保本型產品的配置不宜過多。 ■
(金天圣理財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