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受任何規則束縛,狂野,叛逆,性感。她的一切都是好萊塢的話題,她與父親的決裂,她的感隋、婚姻和漫天的緋聞,她的慈善事業——這個女人的一舉—動都牽引著好萊塢的視線。而這樣—個女人,似乎做任何事都是理所當然,包括把這個世界上最俊美的男人從“瑞秋”身邊劈手奪過,她是一個異數。
也許,世間多數女人,注定淹沒在平淡的工作與柴米油鹽中,而,少數女人,則注定成為傳奇,譬如安吉麗娜茱莉,便是其中之一。
她不受任何規則束縛,狂野,叛逆,性感。她的一切都是好萊塢的話題,她與父親的決裂,她的感情、婚姻和漫天的緋聞,她的慈善事業——這個女人的一舉一動都牽引著好萊塢的視線。而這樣一個女人,似乎做任何事都是理所當然,包括把這個世界上最俊美的男人從“瑞秋”身邊劈手奪過的標準小三舉動,她是一個異數。
不想也從不曾做個墨守陳規的好孩子
安吉麗娜茱莉,原名安吉麗娜·茱莉·沃特,父親是演員約翰沃特。幼小的安目睹父親如何在婚姻出現問題后“殘忍地從感情上折磨母親”。她憤怒,卻無法吶喊,孩子總是脆弱的,她卻在脆弱后選擇堅強。安吉麗娜跟著離異的母親過著動蕩不安的拮據日子。她不想也從不曾做個墨守陳規的好孩子,她主動親吻男孩,5歲就染頭發,涂口紅,本應柔媚嬌俏的少女時代,她卻在行為乖張和穿釘滿釘子的皮夾克的日子里度過。她本能地需要愛,像所有不曾得到的人那樣固執尋找,瘋狂地燃燒,剛滿20歲就迫不及待投入第一個丈夫的懷抱,結婚那天,以皮衣皮褲代替了一襲輕紗,但她的婚姻短暫像流星,不久即宣告隕落。第二次,安吉麗娜在三秒鐘后瘋狂愛上大她二十歲的比利,他們為彼此抽出鮮血,渴望用這刺眼的明證來烙下企圖永不磨滅的愛情。但愛情最終在三年后老去,安吉麗娜帶著養子離開了在比弗利山的家。
人總是要在經過人世滄桑后,才能夠原諒或忘記一些曾為之耿耿于懷的事情,后來,她和父親在《古墓麗影》里重新做回慈父愛女。可惜恩恩怨怨注定無法輕易結束,母親過世使朱莉再度陷入對往事的悲痛回憶中,她拒絕父親探望自己與皮特的女兒,盡管和皮特在一起后,她已經不再孤單,懂得了與人分享美好是多么快樂的事。她領養了四個不同國籍的孩子,希望用母愛去補償他們曾經受過的磨難苦痛,這便是她對親情最狂熱的回應。
表演并不是裝假或是撒謊
我們無從得知安吉麗娜為什么進入好萊塢,但由父親充當敲門磚的說法無論如何不能使人信服。刻意改掉父親給予的姓氏,抹去血緣的烙印。也許是因為她對父親又愛又恨,從無忘懷。她希望他看到她的光芒耀眼比他更甚,安吉麗娜就是這樣一種女人,讓愛的人為她迷戀如火如荼,也讓她恨的人,永遠無法忘記她。
安吉麗娜·茱莉第一部為人所矚目的片子,是1997年的電視電影《喬治沃萊斯》,她在其中飾演喬治的妖艷妻子并獲得金球獎最佳迷你電視女主角,但她真正充滿個性的表演乃是1998年在電視電影《霓裳情挑》中的表現,安吉麗娜扮演的超級名模GIA,這個狂野而毫無安全感擁有天真獸性的女子,是第一個死于艾滋病的名女人,一個性迷亂者,更是一個癮君子。驟來的閃光與歡呼不曾緩解深入骨髓的孤獨,GIA懼怕離別,親人,女友,被遺棄的感覺使她震怒絕望。她在熒光燈下身心疲憊,她開始任性而放縱,因放縱而毀滅。安吉麗娜的表演,絕望、狂亂,帶給人一種真實至深入骨髓的心痛,她再次獲得了金球獎。
1999年是安吉麗娜事業的一個分水嶺,一方面,她出演了像《移魂女郎》這樣具有深刻社會意義的影片,并因此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同時,也接拍商業大片諸如《空中賽車》和《人骨拼圖》。在《人骨拼圖》中,她剪掉長發,素面朝天,出演一位精明干練的女警探,沒有性感紅唇,沒有裸露魅惑,只以清醒的頭腦和銳利的眼神示人,她笑,如初春蓓蕾,她憤怒,像風雷滾滾的海面,瘋狂的海浪拍打著船帆,將一切都砸得粉碎。正是從此時開始,安吉麗娜似乎漸漸既定了她的銀幕形象——聰明、睿智、獨立、勇敢的現代女性。她在后來幾年中塑造的《古墓麗影》里的女英雄、《機動殺人》里的干探、《天空上校和明日世界》里的指揮官和《史密斯夫婦》里的女特工形象都來源于此,只是更時尚和更性感。
我對黑暗的東西想得更多,是因為我比誰都熱愛生活。
可能每個演員都會面臨這樣的選擇,文藝片還是商業片?前者叫好不叫座,后者票房飆升卻惡評如潮,人事從來難以兩全,魚和熊掌能放在一個盤里的情況實屬天使墜落般珍稀少見。但安吉麗娜說,不,我不想放棄任何一方。
所以,她一邊穿著性感勞拉的衣服上天入地耍酷,一轉眼又穿上十九世紀的貴婦裝,在盛滿愛欲的《原罪》里,變成靠汲取男人的錢財和欲望生存的黑暗天使,在真愛的火焰和情欲的地獄游走浮沉。安吉麗娜忠實再現了柏妮這個內心充滿矛盾的感情騙子的原貌,正像安吉麗娜說:“我對黑暗的東西想得更多,是因為我比誰都熱愛生活。”柏妮向往陽光也沉迷灰暗,渴望穩定卻更熱愛流浪。而在安吉麗娜所塑造的人物原有的特質里,很難說哪些是屬于角色的,哪些是屬于她自己的。野性、不羈、狂放,層層疊疊的古裝依然無法阻擋她噴薄而出的性感火焰和致命魅力,可以使愛她的人甘愿含笑飲毒酒。
“你對電影的了解,來源于你對生活的感悟。”
安吉麗娜并不愿將形象定格在人們認同的那一類型,她出演了2003年的《超越邊界》,飾演為實施人道救助而犧牲的女社會活動家莎拉,雖然這個角色在某種程度上仍是安吉麗娜的真實寫照,因她本人是聯合國親善大使,數次深入飽受戰亂饑荒之苦的國家,將每年收入的三分之一捐給難民署,但對比安吉麗娜以往的銀幕形象,平凡堅強的莎拉毫無疑問是她電影生涯中一次不小的突破。而當莎拉在酒會上看到骨瘦如柴的女孩,因震驚而流下眼淚時:當莎拉將孱弱的非洲孩子憐愛地擁在懷里時,安吉麗娜已不是以一個演員的身份,而是作為人類靈魂的感悟者和號召者出現在這部電影中,也因此帶給人們更多的,是從內心深處紛迭而來的感動。
在2007年的傳記電影《堅強的心》中,安吉麗娜繼續以具有真實感的表演,詮釋了女記者瑪麗安豁達堅忍的女性形象。同是女人,安吉麗娜完全能夠體會瑪麗安在懷孕時失去親人的感覺。“我們必須越真實越好。所以,把你自己忘得越干凈越好。”當她在鏡頭前失聲大叫時,強烈的震撼感使她自己也被嚇住了。
男人眼中最風情萬種的紅玫瑰
她,自藍色火焰中誕生,從水中緩緩升起,水珠從赤裸肌膚上悄悄滑落,尾巴在空中柔軟地舞動。她眼神勾魂攝魄,緊緊勾住對面手持利刃的男人,這是2007年11月16日于全美公映的三維動畫片《貝奧武夫》中最驚艷的一個片斷,以安吉麗娜為原型塑造的蝎尾女妖,毫無疑問是有史以來最性感邪惡的誘惑者之一,魅惑,卻又讓人心生敬畏。
安吉麗娜的美,就像一杯原始的酒,注入一點濃度,她便開始狂野;注入一點微笑,她便開始芬芳:注入一點母性,她便開始醇厚:注入一點冷艷,她便開始誘惑。她是男人眼中最風情萬種的紅玫瑰,也是女人心中那朵帶刺的野薔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