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新世紀,湖南省大力實施人才強省戰略,積極開展引進海外人才與智力工作,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寬領域、多渠道的引進國外智力發展格局。
近5年來, 湖南省聘請外國專家1萬多人次來湘工作,開展國家及省級引智項目1000多個。2002年,湖南省政府設立“瀟湘友誼獎”,至今共有41位在湘工作的外國專家獲此殊榮。同時,還有7名貢獻突出的外國專家獲得中國政府“友誼獎”。
近幾年來,湖南省共選派了3500多人次赴美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培訓,成效顯著。尤其是高層次復合型后備干部赴美中長期培訓,至今已有7期204人學成回國,出版了《走近美國》論文集共5冊,學員們將所學所獲運用于實際工作中,為湖南省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引進來”與“派出去”的人才戰略幫助企業實現了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提升了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衡陽特變電工的“750千伏交流輸變電關鍵技術研究、設備研制及工程應用”項目大力引進國外智力,獲得200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湖南省瓜類研究所、湘潭畜牧局等通過引進新品種、新技術為增加農民收入創出了新路子。5年來,湖南省建立了8個國家級、省級引智基地,示范推廣引智新成果、新技術。
2007年12月,長株潭城市群被國家列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改革實驗區,引智事業也積極為長株潭“兩型社會”改革提供海外智力支持。泰格林紙集團、湘火炬汽車燈具公司、泰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項目單位積極引進海外人才,研發環保、節能新產品,服務“兩型社會”改革。
引進海外智力成就了地方企業,也造福了一方百姓,有效地促進了經濟結構戰略調整,有力地促進了湖南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累累碩果終不負瀟湘大地“惟楚有材,于斯為盛”的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