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湖南省湘潭市畜牧水產局采訪前,就聽說湘潭的養豬場非常之“人性化”:寬敞、明亮、整潔,食宿各有固定地點,沒有任何異味。這是該市引進國外智力,推行“環保養豬”的成果之一。
2007年,湘潭市出欄生豬604萬頭,生豬外調率、出欄率、農業人口人均出欄數、養豬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等多項指標居全國前列。湘潭養豬業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原種豬生產占湖南省40%,生豬加工出口占湖南省75%以上。當地畜牧部門圍繞生豬產業積極開展引智,其飼養的優良種豬行銷全國,畜牧業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之一。

近年來,引進海外智力為湘潭畜牧業生產帶來了大量的新品種、新技術。環保養豬、健康養豬、安全養豬、生態養豬等成為今后養豬業的發展方向。
引進優質種豬
“引進來,派出去”,湘潭畜牧業引智工作始于2004年。至今,湘潭已經與荷蘭、加拿大、美國、丹麥等國的專家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
良種是發展養豬業的基礎。2006年,湘潭畜牧水產局在承擔了湖南省引智項目“美系大約克豬的引種選育推廣”的基礎上,開始籌建“瘦肉型良種豬繁育引智示范推廣基地”。2006年8月,從美國引回原種美系大約克種豬300多頭,配套引進杜洛克、長白豬種豬140多頭,經過擴群繁育,核心群和繁殖群種豬達到1000頭。目前美系豬已完全適應了我國南方氣候條件,生產性能表現優良。
目前,湘潭已對外供種豬3000多頭,實現產值950萬元,利潤400萬元。帶動農民發展瘦肉型商品豬30萬頭,增加農民收入9000萬元以上。
“我們和湖南農業大學合作,采用國外先進的育種技術,利用國外豬種及湘潭地方豬種資源,組建育種核心群,通過開放和閉鎖相結合的育種手段,培育具有湘潭特色的高產豬和優質豬配套系列。建成以湖南新五豐、湖南正大畜牧、湖南鵬揚等種豬場為骨干,年可供種豬10萬頭,全國一流的生豬良種繁育體系,全市三元雜交豬比重達90%,創立了湖南種豬品牌。” 湘潭市畜牧水產局總畜牧師吳買生充滿信心地對記者說。
借力外國專家提高畜牧水平
荷蘭的養豬業在國際上處于領先水平。2004年,在世界飼料企業中排名第三位的荷蘭泰高集團,在湘潭投資建立飼料廠,泰高集團從荷蘭總部派遣專家來中國做技術指導。吳買生由此與泰高集團派來的Bert Van Gils博士相識。
動物營養學博士Bert先生是泰高集團創實營養國際公司首席營養師、歐盟動物營養與飼料協會專家組組長,取得過7項國際飼料科技進步獎,曾經為歐盟安全環保飼料添加劑法規的制定提供了多項技術支持,在動物營養、疾病防治等學科領域有許多獨特見解。
吳買生回憶初見Bert博士時,Bert直言不諱地說,在豬的品種、飼料配方及豬舍狀況、養殖技術上,中國養豬業比歐洲落后了整整50年。借鑒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經驗成為發展湘潭養豬業的必由之路。
2005年,湘潭舉辦中歐現代化養豬技術高級研討會,再次請來Bert博士為大家授課。此后,Bert博士作為引智項目“豬種優化改良與健康養殖”聘請的外國專家,每年都會來到湘潭,至今已經累計20余次。至今,Bert博士在湘潭曾舉辦培訓班10期,培訓800多人次,實地指導了18個豬場的生豬生產,到6家協會與協會會員進行了座談。
在湘潭,Bert博士以講課培訓、現場指導和豬場試點示范推廣等方式,著重向湘潭農民講授種豬與仔豬的營養與飼養管理技術、豬場疾病防控技術,傳授西方福利養豬理念。由于對湘潭養豬生產現狀、農民養豬的習慣、存在的問題有著深刻的了解,Bert博士在湘潭工作期間,針對湘潭養豬業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地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
在Bert博士及其他荷蘭專家的積極參與下,湘潭引進荷蘭的種豬營養飼料配方技術、母豬發情鑒定與配種技術、種豬繁殖疾病的防控技術和母豬健康飼養管理技術,重點解決農村瘦肉型母豬飼養過程中存在的不發情、配種難、防疫難、管理難和仔豬成活率低等技術難題。
2007年10月,中國改革開放養豬30年慶典大會在湘潭召開。Bert博士代表荷蘭泰高集團與湘潭簽訂了《飼料開發與養豬技術培訓合作協議》,根據協議,泰高集團每年平均每2個月全年共六次派遣外國專家來湘潭做技術培訓,如今雙方協議正在順利執行中,每次外國專家授課時,南方各省的規模養豬場都派人趕到湘潭來聽課。
目前,湖南畜牧水產局與偉鴻食品有限公司、湖南德佳牧業公司已經組織和邀請了多名外國專家來湘潭講課,傳授歐洲現代化養豬新觀念,共舉辦培訓班16期,培訓人員1000多人(次),參加培訓人員來自南方各省種豬場、規模商品豬場的技術人員、養豬協會管理人員及農村養豬專業戶。講授的內容涉及歐洲現代化養豬現狀、動物福利及全程保健技術、乳豬營養等。
安全食品 環保先行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安全優質的豬肉產品成為消費者的首選,研究開發安全、高效、優質的生豬已成為國內畜牧專家高度關注的課題。生豬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受規模小、養殖分散、養殖標準化程度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比如,個別農戶在飼料中濫用抗生素和違禁藥物的現象仍有發生。
為解決這些問題,湘潭畜牧水產局與偉鴻食品有限公司合作,聯合組織了“從安全飼料到安全餐桌”技術培訓,聘請外國專家授課。使公司聯合基地農戶共同建立了從安全飼料、養殖、加工、銷售均符合歐盟標準的安全生產鏈,公司產品質量得到保障,產值和出口創匯額逐年攀升。2007年,實現產值6.5億元,出口創匯達1500多萬美元。同時,農民的養豬水平得到提高,安全飼養觀念得以加強。
通過借鑒國外經驗,湘潭養豬業由分散養豬向規模養豬轉變,高起點高規格建設了一批具有一定規模的養豬場和養殖小區。通過擴大養殖規模、采用高效雜交組合、推行集約化飼養工藝、改善豬舍通風和控溫環境、配制全價配合飼料、嚴格執行獸醫防疫制度及加強經營管理等措施,提高規模養豬的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促進了農民養豬增收。
同時,加大養殖場糞污資源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力度,大力推廣生態養豬模式,保護生態環境;推廣酶制劑、益生素、中草藥添加劑、酸化劑等綠色飼料添加劑,減少抗生素的使用量,杜絕“瘦肉精”等違禁藥物使用,提高畜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
2007年,在國家外專局的支持下,湘潭市畜牧水產局組織吳買生等一行五人到加拿大圭爾夫大學(University of Guelph)學習生態養豬技術。加拿大圭爾夫大學基因工程研究人員通過基因重組方法,歷時7年培育出“環保豬”,可以降低豬糞中磷的含量60%,從而達到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中加雙方就加拿大培育的“環保豬”繁育推廣達成了合作意向,并建立技術交流機制。
“規模養豬、環保養豬、健康養豬、福利養豬、安全養豬、生態養豬是今后養豬業發展方向,‘發展養豬、環保先行’是養豬生產要堅持的理念。”吳買生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