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之子,亞洲電王,山西從政”這幾個關鍵詞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伴隨著李小鵬一舉一動
6月24日,李小鵬履新后第一次公開露面,他首次以山西省副省長身份接待了日本民間組織民館會一行。身著灰西裝的李小鵬與前一段時間比瘦了一些,微微的笑容里依然透著沉穩。入晉20多天來,他用一貫的低調面對外界的種種猜測和期待。

22天前,時任華能國際董事長的李小鵬忽然向董事會遞交辭職書,下午,一個短暫的歡送儀式后,李小鵬離開工作10多年的華能集團。6月3日,華能國際對外正式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長因正常工作調動離開華能集團公司。
這一紙調令來的相當突然。從華能公司公告中可以看出,李小鵬在2008年5月剛剛結束了上一屆董事長任期,并在華能國際的第六屆董事會上再次當選為公司董事長,任期從2008年5月13日到2011年5月12日。如此看來,6月初的調令并不在公司的預期之內。而山西省在6月初也剛剛調整了省政府領導的工作分工。
正如國家投資協會能源研究中心秘書長陳望祥的評論,“從級別升遷的角度看,李小鵬的調任副省長的過程還是很正常的”。從處長到局長再到副部長級干部,李小鵬已經經歷了20多年時間。而且此前中海油衛留成、中石化李毅中、一汽竺延風、中鋁郭聲琨等央企領導人調任政職的先例已有很多。不過,在電煤關系緊張、能源問題突出的今天,具有電力背景和“前國務院總理李鵬長子”光環的李小鵬出任產煤大省山西高官,還是給人帶來很大的想象空間。
李小鵬出生于1959年,是李鵬的第一個孩子。據說當時李鵬的妻子朱琳遭遇難產,北京協和醫院大夫林巧稚提出了“要大人,還是要孩子”的兩難選擇,得到的回答是:“大人也要,孩子也要。”結果母子平安。李小鵬就這樣不平凡地來到世上。兩年后,他的妹妹李小琳出生。也許是子承父業,兄妹倆在大學所學的都是和父親李鵬一樣的電力專業。實力雄厚的華能、中電投兩大電力企業為兄妹倆提供了廣闊舞臺,李小鵬、李小琳在若干年后成為這兩家企業的掌舵人。
現任中國電力投資集團董事長的李小琳此前曾經擔任過中國電力國際公司的董事長,該公司在香港上市。香港媒體報道稱,李小琳在公開場合漂亮得體且談吐自如,天生麗質的她果敢成熟,無論多刁鉆的問題,皆能從容應對。李小鵬相比之下要低調得多。一位曾與李小鵬一起工作的人向本刊描述:“中等身材,頭發一絲不亂,齊齊地向后梳著,側面跟他的父親很像,說話語速適中,又不咬文嚼字,感覺上是條理清晰的人。”
2000年7月,李小鵬麾下的華能國際收購了山東華能,成為亞洲最大的獨立發電公司,李小鵬也因此有了“亞洲電王”的稱號。2002年電力體制改革后,華能國際一路領先,成為五大電力公司里的佼佼者。李氏兄妹在同一戰場的各自領域苦心經營,卻在2008年上半年分道而行,妹妹走向中國電力投資集團的權力巔峰,哥哥則由商場邁向政壇。
6月24日,來自山西方面的消息,即日起至12月31日,山西將對全省發電用煤實行臨時價格干預,全省煤炭生產企業供發電用煤的出礦價均不得超過6月19日結算價格,流通環節加價幅度不得超過6%。據行業內部人士分析,前一段時間山西電煤價格同比上漲了17%,原因是省內發電企業用煤70%來自價格相對便宜的小煤礦,而這些小煤礦被大量關閉后,市場供不應求,價格迅速攀升。
此番為應對煤價上漲而出臺的政府市場干預,相比起糾纏已久的山西煤電矛盾只是冰山一角。由政府出手限制價格,一方面顯示了政府解決問題的決心,但電煤矛盾久懸未決,也從另一方面讓人看到政府的力不從心。電煤矛盾的基本問題是價格協調,煤炭企業不肯降價出售,電力集團不愿提價購買,煤電聯營很難實現。由于各種利益集團已經形成,政府對哪一方都不好觸及。李小鵬從政消息傳出后,來自能源行業的一位分析師指出,一方面,此去山西,李小鵬也許能夠超越當地的利益集團之外,加快中小煤炭企業恢復生產的驗收工作;另一方面,擁有電力企業的背景,可以幫助其在山西為電力企業并購地方煤炭企業進行戰略協調,使電力企業能夠通過并購地方資源減低發電成本。
不過根據山西省省政府辦公廳發出的分工通知,李小鵬將協助省長分管商務、市場監管、外事、旅游等方面的工作,具體分管省商務廳、省外事辦、省工商局、省質監局、省旅游局、省宗教局(省民委)、省僑辦、省民航機場管理局(省民航機場集團公司)。這個分工與很多人之前的預期不同。但陳望祥還是指出:“無論怎么說,李小鵬調任山西,總與能源有關系,在這樣一個能源大省,幾乎所有的工作都與之有關。”在山西省的副省長中,李小鵬排在第二的位置。
與調任山西相比,李小鵬在華能的卸任同樣引來許多人的關注目光。近期,電力高層調動的消息紛至沓來。6月16日,中組部宣布了幾大電力公司高層的任命:華電集團總經理曹培璽將接替李小鵬出任華能集團總經理,神華集團副董事長云公民出任華電集團總經理。三大電力公司的黨組書記人選也重新確定:國電集團黨組書記兼副總經理李慶奎將擔任華電集團黨組書記,中國電力投資集團紀委書記喬保平將擔任國電集團黨組書記,華能集團黨組副書記兼副總經理黃永達出任華能集團黨組書記。

其實早在2008年年初,電力企業的高層調動就已經開始。聯想起去年11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審議并通過的《關于“十一五”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中,所提及的處理廠網分離的遺留問題,逐步推進電網企業主輔分離改革等一系列舉措,中央政府在推進困難重重的電力體制改革方面的決心很大。
開始于1998年的國家電力體制改革,2002年提出了明確的改革目標,即通過系統改革打破壟斷,引入競爭,構建規范有序的電力市場秩序。華能、華電、國電、大唐和中電投五大電力公司和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兩大電網公司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形成的。其中“廠網分離”是電力體制改革的重要目標,但遲遲沒能真正實現。2006年,華能集團以一次特許參股的方式獲得南方電網15%的股權。
咨詢公司安邦集團經濟分析師張巍柏在網上撰文,他把李小鵬的離職看作是一場“真正可以傷筋動骨”的電力體制改革正在快速醞釀的信號。和他相比,更多人的評論顯得相對中庸平和。陳望祥表示,一個人的工作僅僅是一個集團很小的一部分,集團的利益和一個人的工作調動關系不大。
顯然,“李鵬之子,亞洲電王,山西從政”這幾個關鍵詞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伴隨著李小鵬,他的一舉一動,都會在當下這個經濟過熱、能源緊張的中國社會,時刻牽動著人們的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