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譯林》事件始末

2008-04-29 00:00:00
炎黃春秋 2008年6期

原譯林出版社社長李景端先生是先父的摯友,父親病逝后他還與我家保持了親密聯系。他曾經贈我兩本書《波濤上的足跡》和《如沐清風》,書中回顧了他編輯生涯數十年見聞感受,尤其《譯林》創刊伊始,因一封告狀信引起的風波,頗能反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外國文學特別是西方通俗小說出版的幾經波折歷程。這也表明了,改革開放過程實質也是思想不斷解放的過程。我得到他同意,對此事件一些資料經過編輯整理,概述其始末。

《譯林》創刊

《譯林》創辦于1979年。時任江蘇省出版局的局長高斯說,那時由于文革災難而造成了全社會的“書荒”局面。江蘇的出版事業剛恢復,為應急重印了一批中外文學名著,文化部出版局決定的外國文學圖書目錄中,依然僅限于托爾斯泰、巴爾扎克、狄更斯等名家作品。但是,這些名著畢竟只反映的是歷史社會生活,與現實有一定距離??蓮V大讀者經過長期文化禁錮,迫切需要打開窗口,了解當今世界。于是,江蘇省出版局審時度勢,決定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創辦兩種大型文學期刊,一是刊登中國當代文學創作的《鐘山》,再是介紹外國文學翻譯作品的《譯林》。

籌辦《譯林》的任務,交給了李景端。他原在大學學的是外貿和俄語,1975年才進入出版界,與外國文學界可稱是隔行如隔山。但是,他憑著滿腔工作熱情,白手起家,團結一大批外國文學翻譯界的專家學者,創辦起了后來在海內外文化界有著巨大聲譽的《譯林》雜志。一次,李景端從報紙上看到著名翻譯家戈寶權是江蘇人,便給戈老去了一封信,說明江蘇正籌劃創辦《譯林》外國文學雜志,希望能得到戈老的指教和幫助。不久,戈老復信表示積極支持,寄去6首羅馬尼亞愛明內斯庫的譯詩,供創刊號刊用,信末還表示如有困難盡可以去找他。戈老后來在文章里自豪地說:“在外文所里,可以說我是第一個支持《譯林》的人?!薄蹲g林》受到挫折時,戈老在第二期寫了一篇文章《把“窗口”打開得更大些吧》,結果有人嘲諷他說:“窗口再開大,蚊子、蒼蠅就全進來了?!笨梢姷?,當時對改革開放的態度,在知識分子中也是看法不一致的,有人欣喜歡呼,也有人徘徊疑慮。李景端在戈老的幫助下,還聘請一批著名外國文學翻譯家擔任編委,幫《譯林》出點子。其中有錢鐘書、楊絳夫婦和楊周翰、周煦良等人,都是他費盡周折,再三“蘑菇”,好不容易才請來的。這些學者專家以后都真誠地關心與支持《譯林》,在李景端的《如沐清風》一書中就刊有數十封他與錢鐘書、楊絳夫婦及蕭乾、黃宗英等人的通信,可以見證他們與《譯林》的親密友情。

當時,北京已有《世界文學》,上海也有《外國文藝》,《譯林》在外國文學界將如何定位?他們經過一番征詢調查,為了有別上述兩本刊物,《譯林》決定以“打開窗口,了解世界”為宗旨,以介紹外國當代文學、特別是健康的通俗文學為重點。1978年夏天,全國影院正放映英國偵探影片《尼羅河上的慘案》,受到廣大觀眾們歡迎。李景端靈機一動,若把該片小說原著譯出,就能使觀眾們更進一步了解影片疏漏的許多細節。于是,他很快約請了上海外語學院的3位英語教師翻譯,趕在《譯林》創刊號上全文登載。1979年11月,《譯林》第一期推出了,首先以本刊編輯部發表文章《打開“窗戶”,了解世界》,明確指出:“創辦《譯林》外國文學叢刊,就是為讀者多開辟一個了解和研究世界的‘窗口’。”同期發表了著名學者范存忠、陳嘉、袁可嘉等人的文章,尤其在這期登載了《尼羅河上的慘案》的全文后,使得長期受到文化專制禁錮、多年未讀西方當代小說的廣大讀者們引起不小震動,初版20萬冊,很快售完,立即又加印了20萬冊。據郵局的人說,南京郵局每天外地郵購的匯款單要用大郵袋裝,匯款員們因工作量頓時增加好幾倍而叫苦不迭。甚至,還出現一個有趣的小插曲,《譯林》的原定價1元2角,而黑市小販賣一本則要2元,還外加兩張香煙票。這說明廣大讀者是渴望了解外部世界的,是歡迎《譯林》的。《譯林》第一期出刊后,就收到了讀者來信1萬封。時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昌同志還在一次大會上推薦了《譯林》刊載的作品,此外廣東省徐聞縣勇士農場林偉等6名青年,及黑龍江滌綸廠與貴州凱山467信箱的一部分青年,還自動組織了讀評《譯林》的活動。

讀者們的反映如此強烈,使《譯林》編輯部的人們既感到欣喜,也感到意外。但是,更出乎意料之外的是接踵而來了一場風波。

一封告狀信引起的風波

1980年4月中旬,主持《譯林》編輯部工作的李景端聽說,北京有某位領導人的講話傳單,上面點了《譯林》的名。那時有不少小道消息,多是通過這種油印傳單先傳出來的。李景端打電話向消息比較靈通的《鐘山》一位編輯打聽,那位編輯說是有這回事兒,是中央負責意識形態方面的領導人胡喬木在一次講話中點了《譯林》的名,說是“現在有些雜志只顧賺錢,南京《譯林》就是這樣的雜志”等等。這使編輯部的人們有些不安,他們怎么也猜不到,一本剛出刊的《譯林》,究竟犯了什么錯誤,竟會驚動了這么高的領導人?

直到4月下旬,才進一步明了情況。原來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的所長馮至先生,在1980年4月7日給胡喬木同志寫了一封長信,對江蘇的《譯林》刊登了《尼羅河上的慘案》和浙江出版了《飄》表示不滿,信中說:

“目前有關翻譯出版外國文學作品的某些情況,覺得與左聯革命傳統距離太遠了。近年來有個別出版社有片面追求利潤的傾向,當前我國印刷和紙張都很緊張,他們卻翻譯出版了些不是我們所需要的作品。如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外國文學叢刊’《譯林》一九七九年第一期,用將及全刊一半的篇幅登載了英國偵探小說女作家克里斯蒂的《尼羅河上的慘案》,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同一作家的《東方快車上的謀殺案》,這些書刊被一部分讀者爭相購閱,廣為‘流傳’,印數達到數十萬冊以上。

偵探小說也有優秀的、啟人深思的作品,但是大多數都沒有什么教育意義,有時還能造成壞的影響,根本談不上對于發展和繁榮社會主義文學、培養社會主義新人有任何好處。

克里斯蒂在本世紀二十年代已開始寫作,三十年代已大量生產,我見聞有限,過去卻很少聽人提到過她,為什么現在忽然這樣‘時興’?從這點看來,我們讀書界的思想境界和趣味,真使人有‘倒退’之感。

我國自從‘五四’以來,翻譯介紹外國文學,對于新文學的建設和革命事業是起過積極作用的?;叵肴甏?,我國進步的出版界,出了許多進步書刊,為革命事業做出不能磨滅的貢獻?,F在為什么有的出版社置自己的責任于不顧,出那些‘慘案’、‘謀殺案’之類的書籍而沾沾自喜?自‘五四’以來,我國的出版界還從來沒有像現在這么墮落過。

去年八月,美國文學研究會在山東煙臺開會,江蘇人民出版社在會上散發了三種他們新出版的美國小說(按:指《錢商》、《珍妮的肖像》、《醫生》)。一位美國專家說,這樣的小說,在美國都是供人在旅途上消遣,看完就拋掉的書。據我所知,就是在資本主義國家比較正派的出版社和書店,也很少出版出售紅紅綠綠只供人旅途上消遣的書籍,想不到我們社會主義的中國,在黨的領導下的出版社,卻有人對那樣的書趨之若騖,這真有失我國文化界的體面。還聽說,浙江人民出版社把解放前傅東華翻譯的《飄》印了幾十萬冊,大為傾銷。既不問《飄》對我們今天有什么意義,也不問翻譯質量如何,這種行動,除去為了賺錢以外,我得不到任何別的解釋,可是‘社會主義’不知隨風‘飄’到哪里去了。

當前出版界和讀書界之所以有這樣混亂現象,可以說是對十多年極‘左’路線廣設禁區的一種懲罰。希望出版界多出些好書,不要趨‘時’媚‘世’,多想一想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出版者應負的責任,把不良的風氣扭轉過來。

以上只是個人的感想,可能很不恰當,但我感到有向你陳述的必要,請你指教?!?/p>

馮至先生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中的著名詩人,也是享有盛譽的學者。他當時還擔任學部委員,出版過《杜甫傳》和《歌德論述》等多種著作。但今天看來,他的這封長信顯然帶著那個時代的痕跡,有些觀點看法是有著局限性和偏見的。這是由于一些老知識分子受到長期以來文化禁錮政策的影響,被那些教條主義的僵化觀念所束縛,對改革開放初期的紛繁文學現象存有某種疑慮。其實,這正充分說明了人們的思想解放確實是一個逐步漸進的過程,也是一個艱難的過程。

胡喬木同志收到馮至先生這封信后,很快加批語轉發給中共江蘇省委和浙江省委研究處理。以后,李景端心有余悸地說,此事倘若發生在文革期間或在這之前,像這樣一種由中央負責同志批轉給省委“研究處理”的文件,少不了要當成一樁“案子”對待,甚至會將刊物??D,主持工作的李景端也難免隔離審查。幸好,此事發生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黨內民主空氣濃厚起來,因此,江蘇省委對此事處理采取了十分慎重的態度,當時的省委負責人在來信上做了大意如下的批示:……《譯林》還是應該辦下去,但選稿應當堅持黨的文藝方針,要辦得更好,要認真做到為社會主義四化服務,這方面建議認真總結改進。還應開展文藝評論工作。接著,江蘇省委政策研究室在《調查與研究》上轉發了胡喬木同志批轉馮至先生的長信,并加了語氣緩和的按語,認為“對一些可資借鑒而內容不怎樣健康的作品,可內部發行,主要供文藝工作者參考,而對于廣大群眾,則應當努力提供有益于心身的精神食糧。”并對《譯林》提出期望,希望能夠通過這封信,總結自己的工作,進一步把刊物辦好。

在接到了省委轉下來的上述文件后,江蘇省出版局黨組也進行了多次討論。時任局長和黨組書記的高斯同志態度鮮明,他認為在電影公開放映《尼羅河上的慘案》之后,《譯林》將其原著加以翻譯出版,更有助于使讀者全面地認識這部作品,這不是什么錯誤。如果要算是“大錯誤”的話,我作為局黨組書記,當然應負其責,撤職、黨紀處分我都接受,但是,我還是要提自己的看法和意見。局黨組經過一番嚴肅認真的討論,盡管個別同志也有不同意見,但最終大家還是贊同高斯局長的觀點,強調對《譯林》應該實事求是,不要輕率地采取組織處理措施。隨即江蘇省出版局黨組責成《譯林》編輯部對照黨的文藝方針,認真全面進行自查,并向省委寫出自查報告。

《譯林》編輯部在自查報告中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認為《譯林》的辦刊編輯方針還是正確的,得到廣大讀者和翻譯工作者贊同和支持?!赌崃_河上的慘案》既不誨淫,也不誨盜,《譯林》登它沒有錯。唯一缺點是,在當時紙張緊張的情況下,印數多一些。對于馮至先生在信中批評的“三種美國小說”,《錢商》、《醫生》和《珍妮的肖像》,也都是比較健康的文學作品。外國著名作家及國內外國文學專家其中一部分人認為,那些敘述故事情節為主的暢銷小說、推理小說、科幻小說,甚至民間神話,都是屬于通俗文學,不值得加以介紹。但也有很多人,包括一些著名翻譯家則認為,“通俗文學”是文學中的一種體裁,也是外國現實社會的某種反映,具有題材廣泛,情節生動,通俗易懂等特點,能夠吸引更多的讀者,因此,有選擇地介紹一些外國比較好的“通俗文學”作品,也是符合黨的“雙百方針”的。對外國“通俗文學”有不同看法,是一個有待探討的學術問題,可以展開討論,但以此就說《譯林》“追求利潤”,“倒退”,“墮落”,“有失體面”,“趨時媚世”,甚至把外國人拋掉的東西也撿來翻譯等等,這些指責是不是之詞,他們難以接受。

這份自查報告上報以后,《譯林》編輯部仍然處于等待處理的狀態,雖然編輯工作未受到很大影響,也頗有些忐忑不安。如高斯同志所說,“在內部,有關人員遭到不同意見者的追究;在外部,則傳聞很多,指責紛來,甚至外省市有人散布江蘇《譯林》犯了路線性錯誤的說法。內外交迫,壓力很大。幸好,《譯林》的創辦是取得省委負責人同意的,這是一個‘底’;李景端等辦刊同志工作認真,殫精竭慮,保證了刊物的品位與質量,有刊為證,又是一個‘底’;這時候,敢說真話、直話的人更多了,尤其是許多德高望重的翻譯家對這場風波做了公正的評判,給《譯林》以有力的支持,發表了要全面看待外國通俗文學的正確意見,也是一個‘底’?!彼麄冃闹杏小暗住?,決定堅持自己的原則立場來反映真情,同時也向左右上下做好解釋及化解工作,以期使剛創刊的《譯林》渡過難關。

中宣部做出了結論

馮至先生寫信的一月之后,1980年5月上旬,中國作協在北京召開全國文學期刊編輯工作會議?!蹲g林》作為剛創刊的新刊物,也被指名邀請參加。江蘇省出版局決定派副局長陳立人和《譯林》編輯部副主任李景端出席這個會議。他倆報到后領取文件,發現每人文件袋里都有一份馮至先生所寫的長信,聽說會議日程中還準備安排他在大會上發言。他倆都預感到了《譯林》仿佛成了會議中的熱門話題,頗有“備受關注”的某種壓力。但是,經過認真的自查,他們又確信自己沒有什么問題。有了這樣的“底”,陳立人與李景端商量好,頭兩天他倆注意傾聽與會者們的意見,態度冷靜謙虛,只聽不說。到該說的時候,也要理直氣壯地表明他們的觀點。

會議中,外國文學研究所的一位代表,先在分組中做了發言,他也認為當時全國各刊物和出版社,介紹外國通俗文學尤其是偵探小說太多了,已形成一種傾向。他還認為群眾并不懂得藝術,年輕人欣賞能力低,前一陣報刊上宣傳“文藝的最后評定者是群眾”,這個提法不妥。但是,與會的許多文藝界人士在發言中,并不同意馮至先生長信中對外國文學出版工作的看法,也不贊成介紹偵探小說太多“已形成一種傾向”的估計。著名學者作家馮亦代、陳登科、于浩成、黃偉經等,更直率地針對那封信的觀點發表自己的見解。時任《讀書》副主編的馮亦代說,他是研究英美文學的,去年他參加過煙臺召開的美國文學研究會議,也看到江蘇出版社送請代表們提意見的3本美國小說,這些書的作者是嚴肅的,書的內容也反映了當前美國社會現實。這幾本書都是我國著名翻譯家推薦的,譯文質量也是好的,把它們介紹過來是好事,為什么要借一個美國人的話,來指責這些書是“紅紅綠綠”的、“隨手拋掉”呢?他還說,《讀書》雜志下一期就要登一篇怎樣看待外國偵探小說的文章,大家爭鳴嘛。在會上,還有人半開玩笑地說,浙江出了一本《飄》,難道就能把社會主義“飄”掉嗎?

在活躍與民主的會議氣氛感染下,李景端也做了一個坦誠的發言,認為估量當前外國文學翻譯出版工作的形勢要實事求是,不能因為出了一兩本有爭議的書,就認為出現了什么傾向,更不能因此把出版界、讀書界都說成是“倒退”。有人對外國通俗文學、偵探小說有不同看法,這是學術問題,應當提倡爭鳴和討論,不要簡單地下個“墮落”的斷語。此外,他還說,“左聯”時期的革命精神要發揚,但時代已經變化了,今天介紹外國文學的視野,應當比50年前更有發展,這正是繁榮社會主義文藝的需要。李景端還在會議上澄清了《譯林》是否惟利是圖的問題,并介紹了編輯部自查的結果。

參加會議的新華社記者聽了李景端的發言后,認為這方面實際情況與馮至先生長信中反映的不一樣,覺得有必要讓更多的領導同志了解。于是,散會后記者又約李景端專訪,并連夜編發了一篇專稿,刊登于新華社1980年5月8日的《國內動態》上。這篇專稿的題目是《江蘇省〈譯林〉編輯部副主任李景端談當前出版外國文學作品的狀況和意見》,文中介紹了李景端在會議上發言的那些觀點,首先他認為當時外國文學作品出版得不是太濫,而是遠遠還不夠,已經介紹的不過是“九牛一毛”;其次,他解釋了出版那些外國文學作品和創辦《譯林》并不是單純為了賺錢;緊接著,他對發揚文藝民主,繁榮藝術和學術,鮮明提出自己的看法:“文藝現象十分復雜,尤其是外國文學更加復雜,經過‘四人幫’的長期的禁錮,可以說我們所知還有限。因此,更有必要允許不同意見、不同做法的交流和討論,實事求是地來提高大家的鑒別能力和欣賞水平。即使社會上出現了一些不該提倡的現象,光靠‘堵’恐怕不是唯一的辦法,更重要的是引導,要用更好的東西去代替它,戰勝它。”他還充滿感慨地說,“我們很贊成耀邦同志講的,對文藝問題不能性急,要慢慢來。要允許不同的實踐,實際上,有些問題只要領導在一定范圍打個招呼,點一點,下面就會注意的,最好不要輕易用行政命令的辦法來處理。”

會議上多數人發言所形成的基本共識,會議主持者也感受到了,后來通知,原定馮至先生的大會發言不講了。那位來自外國文學研究所的代表,也主動地找陳立人和李景端誠懇交換意見,說他們在北京呆久了,對下面的實際情況不夠了解。那封信只是馮至先生的個人意見,他年紀大了,難免有片面性等等。這時,陳立人和李景端已經隱約感覺到,會議剛開始他們所面對的壓力有所減輕,領導人的看法也在發生改變。到了5月9日下午大會閉幕,時任中宣部部長王任重同志做了大會總結報告,他在講到不能認為黨委領導同志過問文藝界的問題就說是粗暴干涉時,特別舉出了《譯林》做例子。他講了馮至先生給胡喬木同志寫信,后來批轉給了江蘇省委,以及江蘇省委非常慎重予以處理的經過情況后,特別指出:“這些信和江蘇省委轉發時的按語,我和耀邦同志都看了。耀邦同志要我說一下,這件事就這樣處理,就到此結束。同志們,這樣的態度,這樣的處理方法,對不對呢?《尼羅河上的慘案》印得多了一點,這一件事,要追究責任?要進一步處分?不會嘛!及時指出工作中的某些缺點,是為了引起同志們的注意,以便今后改進工作,這叫做打棍子嗎?不能叫打棍子。至于馮至同志的信,這位老同志七十多歲了,他的用心是好的,是為了文藝事業搞得更好,信中有些話可能說得過于尖銳一點,個別論斷不夠適當,但出發點是好的。我們認為,江蘇省委對這個問題的處理是妥當的?!?/p>

至此,關于《譯林》創刊號所登載的《尼羅河上的慘案》而引發的告狀信風波,算是畫上了句號。李景端后來回憶此事說,當時主持中央工作的耀邦同志,中宣部,江蘇省委對這一次風波采取了實事求是和關心愛護的態度,對學術問題切實堅持了“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揪辮子”的三不政策,既允許馮至先生有批評權,也允許我們《譯林》有辯護權,還允許其他人有反批評權;而且把對學術的不同看法,與對刊物和人的處理嚴格區分。這樣,才使新創刊的《譯林》被保護下來,在文藝界的知名度還大大提高了。這樣的處理方法,不僅未使《譯林》與馮至先生之間產生了嚴重的隔閡與矛盾,還促使了他們互相間的諒解和團結。會議結束當天,馮至先生特意派車接陳立人和李景端去他家做客,時任上海譯文出版社副總編、《外國文藝》主編湯永寬也隨車同往。進門寒暄之后,馮至先生首先對陳立人與李景端說,“由于我的那封信,給你們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對此向你們表示歉意。信里有些地方是有片面性,有些提法不太妥當?!币娺@位享有盛譽的文學界老前輩開門見山即做自我批評,不禁引起了大家對他的敬意。陳立人說,有些情況由于不溝通,難免有些誤會,不過這次中央、省委處理這件事的方法非常好,這對我們今后的工作也是一種促進。李景端向來直爽,有話在心里憋不住,他還是用較委婉的口氣對馮至先生說:“您是外國文學研究界的老前輩,如果您對《譯林》有什么意見,寫信批評我們,甚至把我們叫來,當面訓斥一頓,我們都會誠心接受。只是用向中央負責同志寫信,并批轉省委處理這種方式,似乎太嚴重了一點。以后我會按期把《譯林》寄給您,您有什么意見,只管直接向我們提?!边@樣一聊開了,談話的氣氛更加融洽親切了。馮至先生還向在座人們提出很好的建議,希望北京、上海、南京三家外國文學刊物更好地分工:《世界文學》主要介紹名家名作,《外國文藝》主要介紹外國流派,《譯林》可以多介紹一些有社會意義的外國通俗文學;他還主張,適當時候可以在江蘇召開一次外國通俗文學討論會。以后,《譯林》與馮至先生也建立起日益增強的友好關系。馮至先生家的地址變更,他主動給李景端去信,要求按新的地址仍然給他寄贈《譯林》。馮至先生1987年親自主編一套“德語文學叢書”,指名要李景端牽頭負責與其它幾家出版社合作出版事宜。當這套叢書的第一本書由譯林出版社率先出版后,他非常高興,特地寫了一篇書評文章,發表在《譯林》雜志。接著,又將馮至先生撰寫的這套從書總序也發表在《譯林》上。馮至先生逝世后,聽說他女兒打算出版馮至先生的文集,李景端當即表示,譯林出版社決定接受出版。后來因為馮至先生是河北人,遂由河北教育出版社來出版。

1981年5月1日至4日在揚州召開了《譯林》的首次擴大的編委會,大約有著名作家和學者40余人參加。著名翻譯家王佐良和戈寶權寄去了書面發言。錢鐘書、楊絳夫婦也特地向會議寫來一封見解精辟、飽含深情的賀信,信中說:“《譯林》這一年來不斷改進,在我們接觸的青年人里,有很好的‘口碑’。”與會的著名專家學者也紛紛贊揚《譯林》這一年的成就,實現了“打開窗戶,了解世界”的辦刊宗旨,他們祝愿這個刊物辦得更有特色。

回顧與思考

《譯林》雜志渡過了這一場難關后,在廣大讀者和翻譯界的影響日益擴大,發行量一直居同類刊物的首位。但是,它在發展過程中仍然不免歷經坎坷。1983年,在宣傳輿論中提出在文藝戰線要“清除精神污染”的口號。但是,就像以往多次發生過的那樣,總有某些領導人喜歡接過這些堂而皇之的口號,來詮釋其屬于教條主義的僵化觀念。因此,《譯林》又得經受種種壓力了。那些看《譯林》不順眼的人,又把它劃入“精神污染源”,進行橫加挑剔與肆意指責了。李景端回憶道,當時曾在西安召開的一次外國文學會議上,有人指名批評《譯林》是主要傳播西方商業化的小說,發行量又那么大,對讀者是很大的精神污染。還有人在那時組織了省研究機構的幾個人,對《譯林》創刊以來的各期,逐篇逐句進行審查。也許未查出問題,最后不了了之??墒?,有人卻向他們打招呼說:“《我的茉莉花》那篇日本短篇小說,講了妓女的身世,最好不登或者刪掉。”甚至連一篇作品提到妓女的身世都看成是精神污染,也真是“左”的可以了??赡墚斀衲贻p人很難理解這一段歷史?!蹲g林》因此而無緣無故受到排擠和冷遇,他們曾在當時與翻譯界的一個組織提議聯合舉辦幾項活動,卻都遭到了謝絕。事隔多年后才得知,這個組織一位負責人,曾經指示不要同《譯林》合辦活動,要同《譯林》保持距離。

在上世紀80年代初,也就是改革開放伊始,大家對外國通俗文學的不同看法,既是學術問題之爭,其實也有一個對改革開放的態度問題,也就是要不要“打開窗戶,了解世界”,要不要打破教條主義僵化的封閉觀念,要不要解放思想的問題,這才是爭論的實質。當時,負責意識形態領域工作的胡喬木同志是存有保守偏見的,從最初對“《譯林》事件”發生后的態度,以至于后來對外國文學界及整個文藝界的干預,他都起到了某種消極、負面的作用。2005年,我曾拜訪過著名翻譯家傅惟慈先生,他說在80年代初曾經為某出版社編選一套外國現代驚險小說,第一卷已經打出了校樣,但也是在那種社會氣氛的影響下,加上出版社又更換一位思想比較僵化的領導,斥此書為“不良傾向”,竟然與他毀了約。傅先生不忿,找到另一家出版社又簽訂合同,同時還給周揚同志寫了一封信,此事才得到完滿解決。由這些事情即可看出,在改革開放初期,要想真正打開窗戶有多么不易!

我還記得,也是上世紀80年代初,文藝界思想活躍,作家們開始注目歐美的現代派文學,彼此的一些通信還發表在報刊上。這些作家認為,應該借鑒現代派文學的某些技巧,吸收精華,揚棄糟粕,豐富自己。但是,也有些理論家秉承那位意識形態大總管的意思,對現代派文學橫加批判,認為這是資產階級思想腐朽沒落的表現,是以形形色色個人主義世界觀來歪曲現實,是精神污染,要警惕對其盲目吹捧,注意批判抵制云云。有一次,我與先父施咸榮閑談,問他對這場爭論持怎樣看法?父親對我說,這些思想明顯都是從胡喬木那里來的。所以,這不是一場學術爭論,而是又一場大批判。你發現沒有?討論的是外國文學研究的問題,卻很少有外國文學的專家參加?,F在批判現代派的那些理論全是蘇聯文學界教條主義的老一套。50年代時,蘇聯主管意識形態的領導人日丹諾夫就說過,西方現代派文學是資產階級的一堆破爛,采取的態度是一概打殺。父親生氣地說,這種粗暴態度哪里是文學批評,簡直是村婦罵街?,F在實際上又恢復教條主義的那一套,根本不是學術討論。他一直認為,西方現代派文學是一種錯綜復雜的文藝現象。對意識流、黑色幽默、荒誕派等,許多學者將它們視為文學流派,而他卻認為只是一種寫作技巧,它們在思想上既有左翼的,也有右翼的。有些人忘記了,蘇聯十月革命后的“拉普派”,其中很多左翼作家就信奉現代派,例如布洛克的長詩《十二個》,就是采用象征派手法;還有被公認是無產階級詩人的馬雅可夫斯基,其作品是采用未來派手法;那些現象又如何解釋呢?總之,對西方現代派文學應該具體作品具體分析。我問他,這些觀點挺新鮮也挺深刻呀,為什么不寫成文章發表呢?父親搖頭苦笑說,寫文章勢必卷入那場爭論,人家現在是搞大批判,我何必去糾纏不清呢!我倒不如腳踏實地多翻譯些作品。當時他告訴我,他正準備將《麥田里的守望者》的黃皮書譯本修改出版。此書先在漓江出版社印行,以后又轉到了譯林出版社,如今已印近百萬冊了。

撫今追昔,回憶起外國文學出版的那些曲折經歷,實際上也是人們思想解放充滿了反復卻又逐步漸進的歷程??梢哉f沒有開放,也就沒有改革。而沒有思想解放,要打開窗戶也是不可能的。從《尼羅河上的慘案》引發的波折,再看以后的那些艱難坎坷,從這些事物的對比中,也照射出我國改革開放前進的歷史步伐。

(責任編輯 趙友慈)

主站蜘蛛池模板: jizz在线免费播放| 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视频猛进猛出| 久久中文字幕2021精品| 国产精品成人啪精品视频| 超级碰免费视频91|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欧美| 高清码无在线看| 国产青青草视频| 极品尤物av美乳在线观看| 欧美人人干| 美女扒开下面流白浆在线试听| 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1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99久久夜夜嗨| 婷婷六月综合|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成人| 日韩123欧美字幕| 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天堂va亚洲va欧美va国产| 国产91视频免费观看| 亚卅精品无码久久毛片乌克兰| 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清纯| 一级毛片视频免费| 国产小视频a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中日韩成人综合视频| 亚洲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视频a| 九九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视频欧美| 亚洲欧美激情另类| 国产va免费精品| 丁香六月激情综合| 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久久| 成人免费午夜视频| 欧美不卡二区|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欧美国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精品五夜婷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全| 国产AV毛片| 欧洲亚洲一区| 亚洲va在线∨a天堂va欧美va| 国产精品第一区| 手机在线免费毛片| 伊人无码视屏| www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欧美日本二区| 黄色片中文字幕| 国产黄色爱视频| 日韩 欧美 国产 精品 综合| 中文字幕日韩视频欧美一区| 久久性视频| 激情综合网址| 99re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国产精品 | 99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 国产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狼人色| 欧美国产日韩另类|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 |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 色综合网址| 永久免费av网站可以直接看的 |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 | av在线5g无码天天| 欧美午夜网站| 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99热8| 暴力调教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优优av| 亚洲国产欧洲精品路线久久| 在线欧美日韩国产| 亚洲乱码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97AA片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在天天在线麻豆| 亚洲第一成网站|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