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青海隆務河畔,河水早已結冰。再過一個月,就該到於菟祭的時節了。到了那一天,7個扒光上衣、身上涂滿草灰、用墨汁繪上虎豹紋的小伙子扮成“於菟”,各個高舉劍端綁有經咒紙符的木制長劍,為一戶戶村民跳舞驅魔,以祈求所有邪魔鬼怪被趕走,全村人人平安。

“邦祭”與男女的自由幽會
年都乎村位于青海黃南州隆務河畔,是同仁縣的一個土族村,現有人家230多戶,1300多人口。這個高原村落坐落在一座很古老的土城里,土城三面高墻一面崖,街巷窄小彎曲,房舍極為擁擠古樸。
跳“於菟舞”,是村人每年冬季必行的隆重民間祭祀活動,目的在于驅邪逐魔,求吉納福。而所謂“於菟”,正是漢語典籍中是“虎”的別稱。
剛進村我就聽到了這個傳說:吐谷渾的霍爾王(有說是土族人的祖先)有一位愛妃得了重病,一直昏迷不醒?;魻柾醣忝窒碌膸讉€軍士脫掉衣服,身上畫上虎豹斑紋,在宮中跳虎舞驅魔捉鬼,經過妃子的病果真好了。從此,霍爾王下令民間每年要跳一次這種肖虎的“於菟舞”以安順國家和百姓,可惜傳到忽必烈統治青海時還是消失了。到清朝嘉慶年間發生了一場大瘟疫,出生于年都乎村的拉卜楞寺第三世嘉木樣主持大活佛為拯救百姓,主持恢復了民間的於菟舞祭祀,并把年都乎村從隆務河邊遷到了山根高地。從此200多年來,年都乎的於菟舞相沿成習沒有再中斷過,村安民祥,一直太平。
當地人告訴我,於菟舞正式舉行的前一天,要舉行一種叫“邦”的準備儀式?!鞍睢笔枪糯暗p”(宗廟門內的祭祀)的遺存形式,是於菟舞祭的前奏和序幕,主要目的在歌舞娛神,以討神的歡愉和惠顧;同時娛人,讓男女之間對歌傳情,挑選意中人。
“邦”祭是在按神意選定的某個人家中舉行的,這家人自然成為最幸運者。儀式開始前,先將二郎神抬到“邦”祭人家,由拉哇(主持法師)設壇場,并擺上各家所獻的“看子”(邦饃饃),在神座前宰殺一頭供祭的山羊羔,同時在這里由拉哇按神意先確定第二天跳於菟舞的七名於菟。報名當於菟的人,大多是家中有人生病、希望通過跳於菟舞為親人祛病除魔者。天黑下來的時候,“邦”表演正式開始,拉哇帶著七個於菟向神獻舞,并致頌辭,祈求神靈繼續保護一方平安。過一會兒,場內忽然燈全熄。在一片漆黑中,人們會聽到事先拉好的一條毛線繩上的小鈴鐺發出的奇妙而清脆的響聲,還有鴿子飛騰的那種“啪啦啦”聲,這說明神靈已經降臨了,人們開始狂呼和歡唱。又過一陣子,隨著一陣“嗚嚕嚕”的喑號聲,自由談情說愛的活動就開始了。這時,年長的人回避,扮演於菟的人隨拉哇回到二郎神廟集體敬拜,剩下的男女青年開始自由談情說愛,盡情狂歡。這一夜,男女可自由幽會,哪怕是已婚男女。

虎神與疫魔一年一度的戰爭
正式進行於菟舞祭的那天中午,我與朋友一起穿越村路,爬上二郎神廟所在的小山,這里就是舉辦舞祭的地方。儀式還早,但那里已聚集了不少村民。
等待中蹓達到神廟后的一座插箭臺(也是一種祭壇),遇到村里叫蘭卡加的一位17歲少年,他正在抽出箭臺下的樹枝,削制跳於菟舞用的木劍。聊起來,得知蘭卡加當天要扮的是小於菟。
下午兩點,拉哇帶著其他扮於菟的人終于上山來了。廟門打開,於菟們開始化妝:在青藏高原的冬日寒天里,小伙子們三兩下扒光了上衣,將褲子挽到大腿根,用地上事先備好的一大堆草灰迅速涂抹全身和頭臉,轉眼間在一片迷蒙的土灰紛飛中,他們變成了怪異可怕的白色灰土人,只剩兩只黑眼珠嘟嚕嚕轉。然后,幾位畫師用濃濃的墨汁為他們畫虎臉,并在他們前胸、后背和腿上畫上一道道惟妙惟肖的虎豹紋,在頭發上扎上印有經咒的贖替馬白色紙條?;瘖y中的於菟們,不停地齜牙咧嘴,吐出舌頭向觀者做獰厲相,努力地讓自己漸漸進入虎神的情緒境界。
化妝完畢后,七個於菟在身著法衣頭戴五佛冠的拉哇帶領下,向二郎神跪拜誦經,祈取神力,然后拉哇端起大碗依次向眾於菟灌酒,於菟們不再與人說話,很快進入迷狂狀態。口叼不知從何而來的鮮紅的生肉長舌,高舉劍端綁有經咒紙符的木制長劍,在拉哇的一陣皮鼓聲中,他們奔出廟門,爭相在空地上吸腿狂舞起來……舞了一陣之后,於菟們忽然聽到山下村子里一聲槍響,便停止舞蹈,爭先恐后向山下狂奔而去,陡峭的崎嶇山道在他們腳下有如平地!
下山后,於菟們飛快地爬過陡高的城墻入村,然后一戶戶地翻墻入院(規定於菟們是不能從大門進去的)。每來到一戶人家后,於菟們都要在院子里跳舞驅魔,如有病人,於菟們就在病人身上跳來跨去為其驅趕疫邪,然后大吃大喝一通。吃足鬧夠之后,於菟們又攀上房頂跳驅魔舞,并接受等待在屋頂的人往神劍上套圈兒饃。這種圈兒饃又大又厚,在烤制前是在全家人身上貼過的,表示沾走了身上的邪氣和一切不潔。我跟著一路三個於菟,進入一位叫夏吾杰的老阿依(老奶奶)家,發現於菟們個個像真的“得了神力”,功夫非凡,竟然可以輕松地從很高的墻上攀躍而上,或從高高的屋檐上飛身而下卻毫發無損!
就這樣,於菟們在全村人的歡呼和鞭炮聲中一家一家地串,折騰了兩三個小時。
到了下午5點左右,各路於菟集中來到村東門處狂舞,這時全村的人也蜂擁至此,擠在巷子里,站在房頂上,大聲呼叫助威……一時間皮鼓神響,鞭炮炸鳴,人神合歡,舞祭活動達到了高潮,預示著村中各種厲鬼疫魔全從這里被趕出了村,儀式至此宣告結束。
之后,於菟們直奔村外河灘,把象征斬了鬼魔的污劍和象征不潔之物的圈兒饃全部投入河中,并在冰冷刺骨的水中洗去身上的虎紋和白灰土,這意味著將從村里帶出的所有邪魔鬼怪之氣全部洗除干凈,藉此來年全村便可戶戶告吉,人人平安。
古羌人虎圖騰文化的珍貴遺存
年都乎村的於菟舞,仿獸的化妝和相對簡單的“墊步吸腿跳”,顯然帶有原始擬獸舞的風格和神韻,明顯地滲透著萬物有靈的自然崇拜意識,它的古遠文化信號成為專家學者們感興趣的話題。
最早發現并開展研究的喬永福先生告訴我,據《左傳》“楚人謂虎於菟”之說,“於菟舞”屬于楚風古舞,是楚人信巫崇虎的遺痕。他認為,年都乎的於菟舞與歷史上內地戍邊到青海一帶的移民有關。中國藝術研究院的馬盛德先生也大體贊同喬永福此觀點。但他又質疑,既然於菟舞是內地人帶來的,為什么同樣有內地移民的其他村落不跳呢?

另有說法,說於菟舞是古羌人虎圖騰的遺存,明移民來到青海跳虎舞,是受羌文化的影響,譬如學者劉凱。
最近一次到黃南州,我又得到一些新的信息。正在致力于青海民族民間文化搶救和研究工作的青海學者馬光星、黃南州民俗研究人員趙清陽經考察發現,現存在于年都乎的於菟舞,附近的吾屯、郭麻日等幾個藏族和土族村子歷史上也有跳,只是后來逐漸消失了。青海循化的寧巴村也曾有過類似的儺祭活動,只是不用真人而用一對上面畫著虎豹圖案的泥塑像“巴日瑪”作替代。而我國南方一些少數民族和遼寧的新賓一帶,據說也有虎圖騰崇拜及其相關的民間藝術形式,如云南雙柏縣小麥地沖村彝族用以禳災納吉的虎節、土家族崇白虎為祖先并由儺師披虎皮跳的虎舞、遼寧新賓漢軍旗人中的跳虎神(專家考為明初“永樂掃北”后云南撥民到遼寧屯邊時傳入)等等。
他們認為,這些不同地區存在的崇虎祭神習俗,源于古代羌族文化中的虎圖騰。甘青地區是古羌人的發祥地,古羌人就是以虎為原始圖騰的。古羌人因歷史原因,商周以來不斷有外遷,東遷進入四川及兩湖西部、寧夏和中原地帶,西遷到了新疆,南遷進入西藏、云貴等,一些民族的特異風俗于是出現在看似沒有道理的地方,遺世獨存。據此他們堅信:“凡與虎文化遺存有關的民族,都應從古羌人的歷史文化中追溯其源頭和流變關系?!?/p>
Tips
時間
於菟祭每年舉辦時間為冬季12月,具體日期由拉哇擇吉決定。這時往往氣候寒冷,游客前往注意保暖。
交通
從西寧乘汽車3~5小時到同仁。因路況一般,冬季常遇大雪封山,變數很大,行車有一定安全問題。從同仁去年都乎村可打的,也可走著去,因就在城邊。
住宿
同仁是座小城,旅館較少,條件一般,但價格便宜,多為三五十元一夜。
飲食
藏餐較多,可品嘗風味。不能接受藏餐的,有川味、回民餐館,吃飯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