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有句名言:“我不關心未來,因為未來來得太快。”2009年已經迫不及待地躍入我們的眼簾,明年會怎樣誰也無法洞悉,因為轉瞬而過的2008年留下了太多的話題可以大書特書,而這是在2008年初不可想象的,同樣我們也不敢預言2009年,其中充滿了太多的變數。 總體看來,在對于2009年的預測,可以說是喜憂參半。憂者,全球經濟衰退進一步惡化,并從發達國家大規模向發展中國家蔓延。世界銀行已經表示,發展中國家正面臨二戰以來最急劇的增長減速,將出現實際與潛在產出之間的巨大鴻溝,造成企業倒閉、失業率上升等諸多連鎖反應。
喜者,盡管外界環境惡劣,中國卻將頂住壓力,2009年“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經濟總基調已經敲定。而近期中國密集出臺的宏觀政策,一方面暗示出中國經濟正在下滑的趨勢,另一方面也明確傳遞出“保增長”的宏觀調控目標——“GDP年增長8%”。經濟學家左小蕾表示,宏觀調控尚有空間,只要措施得當,投資到位,“保八”沒有問題。
外界經濟評論員指出,北京奧運會上,中國獨占金牌榜首,帶著奧運會后進發的信心,中國面對全球金融危機時要比世界多數地區都更有把握。雖然此次風暴遠比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要嚴重的多,對于中國的影響也將更加的深遠,但30年來中國經濟不可阻擋的崛起,從來沒有偏離過整體上行的軌跡。潮起潮落,也許只是蓄勢待發的再度澎湃。
焦灼不安時,王石的一句話為我們擺正了心態:“市場不好的時候,應該要樂觀一些。因為市場一定是波動式的,不好的時候大家都不好,不是就你一家不好。所以這個時候首先要有樂觀的情緒。”這種樂觀,不僅是戰勝恐懼和危險的保障,更應是對于中國經濟結構在調整中不斷健全、完善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