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古稱“彭澤”,又名“彭蠡”,位于我國的長江南岸、江西省的北部。平均湖域面積為3583平方公里(盛水期和枯水期的平均值),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在古代的名氣似乎不如與它只有數百里之遙的我國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然而,近代以后,有關鄱陽湖的傳奇故事卻要遠遠多于洞庭湖。沒錯,鄱陽湖之所以受到世人的矚目,除了它面積廣袤、盛產淡水魚,是我國南方最大的淡水水產養殖基地外,還因為在這里曾經發生了一系列足以稱得上傳奇的事件。
湖怪現形
據考證,最初報告發現鄱陽湖湖怪的人是毗鄰鄱陽湖的星子縣湖西村村民程明雨。時間是1975年的農歷五月初六。這天,鄱陽湖水域暴雨成瀑,空氣中霧氣騰騰,因為誤傳鄱陽湖要潰口的消息,湖西村一片混亂。此時,村民程明雨突然想到鄱陽湖邊自家的一艘小船上還有一口袋糧食,便匆匆忙忙趕去取回。程明雨扛起糧食剛剛下船,猛然看見湖中遠處翻起異常的巨浪,接著,又看到一條約有小木船那么長的黑杠,在湖內緩緩移動。他走近湖邊細看,見是一個形體碩大呈弧形的看不見頭尾的怪物正在水中來回游動。那怪物先后沉浮了三次,每次沉浮都涌起較大的浪花,約半小時后沉入水底,再也沒有浮起。程明雨第一回見到如此巨大的怪物,便認定自己是遇到了民間傳說的“水怪”。
第二個發現湖怪的是鄱陽湖東岸圍田村的村民黃紅生,時間大約是1984年夏天的一個深夜。那晚,天氣非常悶熱,黃紅生睡不著,就起身獨自沿著鄱陽湖岸散步。還沒有走出幾步,突然發現身后射來一束藍幽幽的亮光,他立即轉身,發現那光是從湖面上稍遠處射來的,而且是兩束光,好像兩只發光的燈泡掛在一只底朝天的小船上,那黑呼呼的東西一直在向他緩緩靠攏……黃紅生一聲驚呼,喪魂落魄地直朝家里跑去。
黃父和鄉親們聽說后迅速趕到湖邊,想看個明白,可鄱陽湖水映著圓月,靜若鏡面,根本沒有“怪物”的蹤跡。
因為鄱陽湖水怪的傳聞多年來在鄱陽湖畔的鄉村一直流傳不斷,鄉親們也想探個水落石出,于是圍田村全體村民自發行動起來,拿上獵槍以及各種農具,在村子靠鄱陽湖沿岸一帶展開了仔細搜尋,但是只發現岸邊一處蘆葦塘有被巨型物體侵入過的痕跡。面對蘆葦東倒西歪、水下直翻水泡的蘆葦塘,村民無一人敢下湖探摸,大隊人馬只好撤回。打那以后,這鄱陽湖里有怪物的傳說就越來越玄乎,越來越神秘了。來鄱陽湖觀光、旅游、探秘的人蜂擁而至,都盼望能一睹湖怪的真面目。
歷史傳說
傳說,在元朝末年,同為農民起義領袖的朱元璋與陳友諒在鄱陽湖一帶展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有數十萬人參加的水陸大決戰。
在戰斗中,朱元璋曾一度慘敗只身逃亡,一老神仙派遣一只烏龜將朱元璋馱過鄱陽湖救至老爺廟地帶。朱元璋從此時來運轉,后來終于打敗了陳友諒,當上了明朝的開國皇帝。為了感謝當年救他一命的烏龜,便在鄱陽湖岸邊當年被救之處建起了一座廟宇。稱“老爺廟”。
傳說雖然是傳說,但與史料也有暗合之處。據史料記載,朱元璋與陳友諒在鄱陽湖打得難解難分,相比之下,陳友諒還稍占上風,然而,由于陳友諒的水軍所在的鄱陽湖一側突遭風雨襲擊,許多船只進水傾覆,終遭失敗。據說,當初陳友諒的水軍扎營的水域離后來朱元璋所建的老爺廟的位置不遠。
當地人從此敬畏神仙的威力。船行至此地,船夫們都會站在船頭,遙望老爺廟,用雞血祭祀神龜。傳說不宰殺公雞或不燒香拜神龜者,將遭到船沒人亡之災。然而任憑漁民、船工們怎樣祭祀,他們總也逃不掉被湖水吞噬的陰影。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雖然鄱陽湖的航運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沉船事故仍時有發生。僅從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的20余年間,據不完全統計,鄱陽湖老爺廟水域就沉沒了大小船只幾百艘。誰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力量讓鄱陽湖尤其是鄱陽湖的老爺廟附近水域變成了人人談之色變的“鬼門關”。
“神戶丸”號神秘沉沒
1945年4月16日,一艘2000噸級的裝滿了從中國各地掠奪而來的金銀財寶的日本運輸船——“神戶丸”號,從鄱陽湖畔起錨,準備由長江駛入大海,再經海路返回日本。
當“神戶丸”號駛到老爺廟水域時,這艘運輸船突然毫無征兆地沉入了湖底,船上200多人無一生還。
消息傳來,日軍大為震驚,立即派出一支潛水隊,到出事地點打撈搜救。
更令人震驚的事情又發生了。在鄱陽湖“神戶丸”號出事地點30多米深的水域內,日軍潛水隊員幾乎全軍覆沒——除了個名叫山下提昭的之外,其余的潛水員都莫名其妙地失蹤了。而山下提昭也神色異常、恐懼萬分地把自己的魂魄留在了鄱陽湖——他精神失常了。
抗日戰爭勝利后,國民黨政府曾專門延請美國著名潛水打撈專家愛德華·波爾組織潛水隊打撈沉沒的“神戶丸”號。但是1946年夏季開始的打撈,雖然耗時費力,結果卻和他們的日本同行一樣,毫無進展——此時,人們似乎也更容易接受這樣的現實了。潛水隊有幾名成員一去無蹤。更讓人奇怪的是。潛水隊所有生還者都成了自覺的保密者,他們不肯泄露一點兒關于打撈過程中發生的奇異現象。
一直到40年后,也就是1986年,愛德華·波爾才打破沉默,在《聯合國環境報》上發表文章,披露了他當年在鄱陽湖湖底的親身經歷:
“幾天的時間里,我和三個伙伴在鄱陽湖水下幾千平方米的水域搜尋‘神戶丸’號,沒有發現一點蹤影,這個龐然大物究竟在哪里呢?”
“正當我們沿著湖底繼續向西北方向搜尋時,我忽然覺得眼前一亮,透過防水鏡,發現前面不遠處閃出一道耀眼的白光,飛快地向我射來。”
“頓時,平靜的湖底出現了劇烈的震動,身邊呼嘯如雷的巨聲滾滾而來,一股強大的吸力將我緊緊吸引住,我感到頭昏眼花,神志麻木,身體無奈地隨著吸引力昏昏向前。這時,有一樣東西重重地撞擊了我的腰部,我忙用手抓住它,原來是一只大箱子。劇烈的疼痛使我的神志變得清醒起來,拼命與吸引力抗衡。”
“白光肆虐地在鄱陽湖底翻滾,我的潛水同伴隨著白光而去,就此下落不明。”
這一次死里逃生的經歷,讓鄱陽湖在愛德華·波爾眼中變成了“魔鬼三角”。湖面恬靜、優美,湖底神奇、恐怖,是他一生中遇到的最危險、最可怕、最令人心驚的死亡之湖。
傳說還將繼續
對鄱陽湖水怪的研究考察從未中斷。有專家認為,在鄱陽湖湖底可能有一種人類尚不掌握的肉食類動物存在,可能它本是一種普通的水生動物,經過特殊環境的異化,衍變成了另外一種生物,變得巨大而兇猛。
由江西省水產局專家組成的鄱陽湖魚類考察小組在湖上也遇到了奇怪的事情。一位專家說:“當時,我們主要的任務是考察鄱陽湖中的淡水魚類品種。記得有天傍晚,我們布置了一張上百米長的大網。但第二天早上,大網卻消失得無影無蹤。我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大網可能被湖水沖走了,于是我們就順著湖水往下游尋找,結果找了兩天卻一無所獲。三天后,在撒網處上游3公里的地方,一名隊員無意間發現了那張漁網,拖上來后卻發現,大網被攪成了一團,還撕開了一個大口子。”
還有氣象專家認為,鄱陽湖的老爺廟水域位于鄱陽湖的咽喉要道處,水域好似一個喇叭口,每當冷氣南下盛吹偏北風時,由于“狹管效應”,使湖面風速劇增。春夏季節,天氣變化較劇烈復雜,湖岸地帶每年都會出現破壞力很強的龍卷風。如1985年8月3日6時,在水域西南方湖面。就出現過一次水龍卷風,把一條船卷起十多米高,然后摔成碎片,還把另一條船從湖內卷到圍堤外邊。
此外,這里的水文情況也相當復雜。許多江河支流的強大水流都在這里交匯,有五大江河經由這里注入長江。由于這里地勢狹窄,同樣造成水流的“狹管效應”——流速增大、水流紊亂并產生漩渦。
或許,老爺廟水域的地理環境、氣候特點及復雜的水文狀況,才是這里船只頻頻出事的主要原因。但也有很多人不同意這一觀點,因為畢竟曾經有很多人證物證表明,鄱陽湖內很可能有大型的神秘動物存在,所以有關鄱陽湖的傳說至今仍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