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福建省委書記盧展工在省“兩會”期間提出,我省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上,要注重發展高端制造業和高端服務業。什么叫高端服務業,就是金融、民航、傳媒、旅游酒店、咨詢、會展、法律等,具有人力資本密集、投入產出效率高的服務業,而除了金融、民航外,其他都屬于商務服務業的范疇。
商務服務,城市的名片
位于廈門島東海岸之濱的廈門國際會展中心的廣場上,矗立著一把由“98”字樣組成的金燦燦的鑰匙,每年“九八”投洽會期問,萬商云集。高規格的盛會,帶來了數以億計的巨大商機,而除開投洽會,廈門每年還要舉辦50多場相當規模和影響的展會,各種國內外會議、產品展示會、產品推廣會更是不下1000場。展會經濟,讓廈門聲名鵲起,甚至許多人的生活就是靠展會富起來的。據統計,隨著會展業的發展,廈門市賓館床位每年新增數千張,民航客運量每年提高20%,航空運輸港已成為國內第五大空港。
會展業成為國內外客商認識廈門、認識福建的窗口。而今,大力發展會展經濟,帶動城市第三產業乃至整體經濟的發展,已成為廈門市從高層到市民的共識。廈門會展業的發展,所帶來的不僅僅是數量可觀的經濟數字,還有無法估價的社會效益,不僅打造了這座城市的名片,也大大提高了廈門的城市輻射力。
與廈門相同,福州市著力培植的“5·18”盛會,也成為當地第三產業的發酵器,與之相關的各種經濟實體蓬勃興起。放眼國際,衡量一座城市能不能躋身于國際知城之列,一個重要標志就是看這座城市召開國際會議的數量和規模。一次國際會議或大型展會,可以給舉辦地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更有無法估價的社會效益。
會展,作為商務服務業中的一支大軍,被譽為“無煙工業”、“城市的蛋糕”,德國的小城科隆和杜塞爾多夫正是借助會展經濟,一舉成為世界關注的名城,城市的諸多配套產業圍繞著會展經濟展開,成為當地經濟最為豐厚的部分。會展經濟能夠作為一張名片,足以指引一個城市整個第三產業大發展的特色之路。
商務服務緣何能擔當大任?
放眼國際,商務服務一直是吸納就業人數最多且增長最快的領域。早在2000年,歐盟國家的商務服務GDP的比重就與制造業相同,而在2001年,美國的商務服務占GDP的比重開始高于制造業。從這我們也能看出商務服務對于海西建設來說,具有著多么廣闊的前景和潛力。
現代商務服務行業范疇很廣,它包含了所有直接向商業提供的服務,從最簡單的辦公室保潔,到知識密集型的技術科研等。研究認為,工業行業服務外包日趨專業化,商務服務領域投資處于高水平以及企業不斷壯大過程中供需格局改變等,都成為商務服務業發展前景光明的重要原因。
商務服務能夠將密集型知識注入其他的行業領域,是普及技術的重要途徑,是其他產業提高生產效率的源泉,對于普及管理創新和方法創新也尤其重要。商務服務在制造業全部中間需求的比重是衡量商務服務重要性的一個指標。以美國轎車產業為例,生產企業的核心功能已經從制造轉向研發、設計和營銷,占總產值88%的中間投入的核心是服務,而不是生產制造。
然而在發展中國家,由于缺乏足夠的技能,以及市場規模不足以維持高度專業化的商務服務眾多業態,所以對商務服務的市場需求很小。這里有一個循環問題,即專業化程度決定市場規模,市場規模又取決于專業化的發展。因此當我們在探討海西建設中如何發展商務服務業時,我們就必須正視市場規模和專業化的問題。
推進海西商務服務業的幾點借鑒
產業推進。進一步確立商務服務業在整個服務業中的地位。把信息咨詢、市場調查、會議及展覽服務、廣告服務、翻譯服務等發展潛力大的新興服務作為繁榮發展服務業的重要內容。充分發揮商務服務業對其他行業發展的促進作用。
政府主管部門應根據不同商務服務產業出臺相關產業政策,擬訂行業發展規劃,加強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及時向企業提供相關行業與市場信息等公共服務,適當加大政府資金投入。探索政府資金引導、市場配置資源的商務服務業投資機制。發展壯大一批品牌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專利事務所,力爭進入全國同業百強,培育幾個國際國內知名會展品牌,形成相對穩定的參展企業群、采購客商群,使之真正成為地區或城市經濟發展的“助推器”。
市場演化。加快培育信息咨詢服務、會議展覽服務、翻譯服務、公共關系服務、市場調研等新興商務服務行業的市場主體。特別是要大力鼓勵非公有制經濟以多種形式參與商務服務業各行業的發展。
要把發展商務服務業與政府職能轉變及事業單位改制結合起來。實行政企分開、企業與事業分開、營利性機構與非營利性機構分開,培育符合市場經濟體制和國際競爭需要的微觀主體。增強商務服務企業生存發展能力。
要引導商務服務企業在自愿的基礎上建立行業協會。在市場準入、信息咨詢、規范經營行為、實施國家和行業標準、價格協調、調節利益糾紛、行業損害調查等方面發揮自律作用。切實維護和保障行業內企業的合法權益。
法律制約。加強法制建設,規范市場秩序,創造商務服務業發展的良好環境,重點完善展覽業、市場調查、旅行社等商務服務業發展所需要的法律體系。規范政府行為和市場行為。形成有利于商務服務業發展的公平、公正、有效、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
建立和完善必要的執業資格和市場準入制度,研究制訂新興商務服務業的市場運行規則和監管辦法,整頓和規范商務服務市場,研究建立中介組織的日常監管機制,使行業標準、法律法規能夠在產業發展中起到應有的作用。
國際戰略。開展國際合作,提高國際競爭力,努力擴大服務出口,要進一步擴大商務服務業市場的對外開放,主動融入國際市場。以開放促進服務業體制改革,促進傳統服務產業的改組改造。大膽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理念,增強商務服務業的國際競爭力。
要加快培養商務服務業發展亟需的熟悉國際服務貿易規則的實用性人才。制定符合商務服務業特點的引進人才標準。采取各種有效手段吸引服務業的國內外高級人才來閩發展大力發展服務業職業教育,鼓勵社會力量投資興辦專業化的就業創業培訓實體。特別是對農民工、下崗工人和在崗人員的服務業技能培訓。同時服務業企業也要積極開展職業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綜合素質。使商務服務業走向高層次、高質量的可持續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