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咨詢最早是從廣告服務業中細分出來的市場,在商務服務業中,扮演的角色可以用“醫生”來形容:當企業“生病”的時候,營銷咨詢服務公司挺身而出,為企業“把脈診斷”,查出病因,然后“開藥方”,“打針”,“對癥下藥”。在企業正常健康發展的時候,咨詢公司則是企業的健康顧問,時不時地“打打預防針”,防止企業“生病”。
劉飛洲從自身六年的行業經驗觀察得出結論,企業通常會在以下幾種情況下來找咨詢公司“診斷,開藥方”:1,自身運作體系殘缺的時候;2,“產品強、品牌弱”的時候,需要咨詢公司介入,幫助提升企業的軟實力。3,執行力比較弱、組織架構不完整、部門職能不強時,如果找對了咨詢公司,會幫助企業提出實用、執行力強的解決方案。
在為企業“把脈診斷”的同時,因是新興行業,發展時間短,規模都比較小,營銷咨詢服務業自身也存在一些弊端:1,執行力不強。用劉飛洲的話說,就是“咨詢完了,企業電腦里只是多了幾份word文件”,企業的問題照舊存在,病根仍然沒有摘除。2,學院派現象比較嚴重。很多咨詢公司請的是學究教授,他們在做戰略方面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微觀操作上,存在一些“方案好、執行差”的情況。3,因營銷行業還處于初期發展階段,魚龍混雜,所以企業一定要找對咨詢公司,萬萬不可“病急亂投醫”。4,目前的咨詢服務,屬個性化服務,因每個企業要解決的問題不一樣,咨詢公司只能一對一服務,工作方式不可復制,造成效率低下、操作流程長等問題。
當然,好的咨詢公司一旦和企業合作,就一定會為企業帶來一些比較大的改變。譬如說,執行力大大提升,軟實力(除產品外的品牌、包裝、營銷等)加強,業績大幅提升等良性改變。而且,認真的咨詢公司除了被客戶選擇,也會主動對客戶做一些挑選,劉飛洲所在的圣邦營銷咨詢公司,在接受客戶咨詢邀請時,也會對客戶提出要求:1,營銷方案一定要執行到位。2,企業內部團隊體系要完整。3,老板的思維要開闊,有把事業做大做強的信心。4,產品要有市場,技術開發能力強,產品線相對完整。
雙向選擇之后,本著“不拋棄、不放棄”的原則,攜手前進,共同創造雙贏局面。
劉飛洲認為,咨詢行業是從廣告業里剝離出來的行業,但以后咨詢行業比廣告業更有發展前景,整個產業鏈里最有價值的部分,將會轉移到咨詢上。
“以后,每個成熟的企業背后都要有一個咨詢企業。”劉飛洲對行業前景非常看好,不過,因為處在發展初期,市場不成熟,營銷顧問服務業的前景,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