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結果就是你買的任何東西都是一個復雜的混合體,是由全世界發明的混合體,它涉及很多的學科、行業和地域。”9月27日下午,主持人湯姆森路透主編David Schlesinger在這樣的開場白下開始了“科學和技術的全球化”論壇的討論。
美國Mozilla公司董事會主席BAKER Winifred Mitchell首先現身說法:“在科技走向全球化的時候,我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不僅僅是保護知識產權,全球協作和合作如今越來越重要。我們全球化的經驗是把很多小地方的經驗結合起來,最終成為一個整體的開發工具。目前我們開發的重點就是著眼于全球,進一步鼓勵不同地區的人參與進來,這樣我們才能起到領導作用。”
談到科技全球化問題,法國液化空氣集團主席兼首席執行官POTIERBenoit認為,保持長期的創新是發展的首要問題。20年前法液空只有3個科研中心,20年后達到8個,全球化將使我們的創新成果得到更好推廣。此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仍然需要貼近市場,科學研究現在已經與市場連接越來越緊密,我們不能夠把科研獨立起來,而必須要進入各個國家,與合作伙伴一起進行開發。法液空現階段希望進一步開放一些新的研發中心,比如在亞洲開辦研發中心。
Padmasree Warrior:知識產權保護下全球化創新
思科公司首席技術官Padmasree Warrior在發言中強調,對于企業而言,自身的技術創新固然很重要,但借助互聯網絡在全球范圍協作,可以進一步加速創新進程,這是今后發展的一大趨勢。“我們相信,更多創新的理念都是在全球合作中不斷產生的。雖然思科內部能產生很多的創新理念,但并沒有舍棄與外界的合作,如與麻省理工大學合作研發,甚至直接從外部購入一些技術。”
眾所周知,中國企業近年來“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然而當希望并購國外的一些科技企業時并不順利。對此,Padmasree Warriorgg釋說,之所以出現這一狀況,是因為各國對知識產權都十分關注的原因,并且在某些技術領域有本國政府和企業的投資,并予以較高程度的保護。雖然從全球化合作的視角看,這一類的障礙會不斷減少,但不可能完全消除。Padmasree Warrior認為,在某些行業或某些商業模式上知識產權保護非常重要,但通常并沒有什么能夠解決所有問題的解決方案,面對著其他的大量方案,不采取開放的模式可能會逐漸喪失自己的原有優勢。
Kiyoshi Kurokawa:多樣性是創造新價值的核心所在
“過去10年里我們一直在講國際化”日本首相科學顧問Kiyoshi Kurokawa說,“1992年以來,越來越多的國家參與到全球市場,國籍不再那么重要。全球化是一個精彩的格局。企業是一種全球化的,因此很多領導人都具有不同的所謂全球普適的價值理念。因此,這是一個新趨勢,我們在尋求某些人或人群給我們提供新的價值,我們用這些價值應對全球的問題,比如說氣候變化、環境等等,這是一個既有風險,又有很大的機遇的問題。”
Kiyoshi Kurokawa表示,60~90年代,老的結構都是建立在老的模式之上,也是非常強大,不愿意接受新的事物,我們也在不斷努力,試圖建立我們的核心能力和信心,一旦推廣到全球的話,有的核心競爭力就非常薄弱了,所以我們想推廣一種模式,就是全球化的、個性的一種能力,還要有連接性。利用全球化的相關性,通過一種新的價值加以協作,變成另一種新的價值,從而讓全球變成了統一的世界。有這樣的生態系統和社會,我們應該注意到這種包容性的社會不會成為一個熔爐,所有的人有不同的語言,這就體現了個性化,相互有各自的獨立性,我們應該注意到多樣性。這就是新的價值的核心所在和實質所在。
Nell Ger$henfeld:善于利用創新資源來增加價值
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Nell Gershenfeld如此解答全球化下知識產權保護以及創新的問題:“世界上有300多個研發機構,世界上有幾千人,很難都用政策去要求,有些人在本國也受到排斥,因此他們自己來進行發明,建立這樣一個堡壘,封鎖他的發明,禁止別人使用。因此,我建議出來在政策上做出規定,還應該在基礎上進行投資,在人的身上進行投資,讓人進行創新。”
“如今,任何人都可以做任何事情,現在知識產權很難進行保護。知識產權是可以存在的,但是不能控制你的資源,你可以確定是誰發明的,你可以尋求這種補償,這要看你如何使用這個技術解決問題來增加價值,而不僅僅是控制稀有資源。因此現在已經有一些例子了,就是整個的IP的模式作為一種稀有資源變成一種透明的、可使用的,你不是要保護,重要的是看你是否能夠創造價值。我們專家們考慮協作NGO,還有政府大學等等,讓技術把他們結合在一起,最大的挑戰、最大的機會就是來自于發明一些其他的機構不能發明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