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若葡萄酒是寶貴的生命,那葡萄莊園就是孕育名釀的搖籃。想親歷生命的成長,唯有去實地體驗才行。世界名酒區以波爾多左岸最多,聚集了一眾莊園。不過,與拉斐莊齊名的五間一級酒莊中,只有茂同莊(Chateau MoutonRothschild)整年對游人開放,讓訪客了解從種植葡萄到葡萄酒入瓶的每個細節,并品嘗一系列的紅、白和烈酒。親身步入特色建筑,仿如進入宮殿拜訪名門貴族,若對茂同酒很熟悉,感覺則像在探望一位故交老友。
茂同莊歷史悠久,于1853年由羅富齊家族成員那坦尼奧男爵購入,將原名“Chateau Brahe-Mouton”再加上自己的姓氏遂為今名。雖然茂同酒酒質已屬最優,不過在1855年的梅鐸區酒莊分級制中,卻很不幸地只獲得第二級排名,次于其他四家一級。當時男爵于不服氣之下便寫出“一級我不能,二級我不愿,我是茂同”的字句,后來流傳百年。
百年間,歐洲的政局不斷改變,兩次世界大戰中,法國都陷入戰火,幸好茂同葡萄園未遭滅頂之災,仍然能夠出產上佳的紅酒。茂同酒莊一直由羅富齊家族的后人掌管,質量一直為人稱道,不過最令世人記憶深刻的是在1945年,茂同瓶樽的招紙印上“1’annee de lavictoire”(戰勝之年),一時無兩。此后每逢出產新年份酒,便邀請知名藝術家為新招紙設計,將完成的畫或塑像印于招紙的上角。莊園內有一個供游客參觀的小型博物館,部分的藝術作品正是多年來印于招紙上的真跡,包括大師畢加索和國畫大師古干的大作。
畢加索的作品印于1973年的招紙上,雖然不能提升酒質,卻被認為是茂同的貴人,因為那一年正是茂同正式升為一級酒莊的一年,一雪百多年“二等”的恥辱。所以,當年掌管茂同莊的那坦尼奧的曾孫菲力普,將曾祖當年的“氣話”改成“一級我現在是,二級我曾經是,但我仍是不變的茂同”,傳為一時佳話。
茂同莊在國際上素來高調,先后舉辦過無數大型活動及宴會品調奢華。例如2003年的梅鐸及格拉夫區開花節,茂同莊為2000名貴賓在莊園空地建了臨時室內宴會廳,單是印有茂同莊金徽的臺布已花費不少。今年適逢波爾兩年一度的葡萄酒展覽會(Vinexpo),茂同莊以梅鐸區酒莊分級制成員協會(Conseil desGrands Crus)名義主辦晚宴,邀請的貴賓全是世界頂級的酒評人。
今天接管茂同莊的羅富齊后人是Philippine,以及她的兩位兒子Philippe和Julien。Philippine是位女強人,早年她的父親還在時,她曾是位出色的演員,現在回到大本營,全權打理家族屬下的茂同莊和鄰近的兩家第五級酒莊D’Armailhac和Clerc Milon,以及南北美洲三家與伙伴合作的酒莊,將戲劇人生用“葡萄酒”演繹出來。她的笑聲、幽默的表情和極高的語言天分,很容易就將賓客帶進她的葡萄酒世界,使大家都能與茂同紅酒有近距離接觸。
Philippine雖是巨星,但每次致辭時,她總會將星光歸于她的亡父Philippe和初長成的兩位兒子。她說父親是傳奇,是不能被取代的領導者,而兒子則是延續家族生意的根,上下一心,才能夠將莊園維持。茂同雖然地勢優越,但是,只有代代相傳的心機和意志才能持久輝煌。她引用德國劇作家Bertolt Brecht的話說:“世間萬物皆屬于善加利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