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適者生存的GPS領域中,每家公司都在尋找自己的準確定位,并且宣稱要爭做“魯濱孫”們的“星期五”那樣忠實的朋友
2004年的熱門美劇《迷失》描述了飛機失事后,醫生Jack和其余47名僥幸生還的乘客被困于太平洋上一個無名小島的故事。茫茫大海和孤島上的熱帶叢林嚴重打擊著Jack等人成功逃離荒島的信心。如果這個劇集拍攝時間再晚上三年,Jack恐怕會在飛機駕駛艙的殘骸中拆下一個全球定位系統(GPS),哪怕是找到PND(便攜式自動導航系統),他也將不再迷失。
Jack可以通過導航系統快速確定荒島的方位。他能夠毫不費勁地穿越叢林,找到最近的水源,以及食物和適合的住所。當儲備了足夠的食物與水,他就能夠通過GPS快速搜索定位,顯示附近的情形,并制定出最佳的逃生路線。

2007年底賽迪顧問發布的《第三季度中國后裝導航地圖軟件市場分析報告》顯示,2007年前三季度,全國GPS手機市場出貨量達29.4萬臺,同比增長396%。其中,深圳市凱立德計算機系統技術有限公司連續7個季度排名第一,在后裝導航地圖市場領先地位明顯。報告顯示,2007年凱立德、靈圖、城際通三大移動導航系統廠商分居三甲,其中凱立德獨攬40.1%的市場占有率。
“2007年我們的技術突破就是把產品裝到了非智能手機上,這讓我們的用戶群一下子成幾何倍數增長。”凱立德公司副總裁嵇然對《商務周刊》表示,這一技術突破不僅僅增加了公司產品的附加值,更為重要的是拓展了整個GPS產業的商業價值。
2007年,中國市場的PND銷量大概在百萬臺左右,而非智能手機卻在1億臺以上。近期ABI公司研究報告顯示,2008年帶GPS功能的移動電話將產生500億美元的收入。眾多的商家都認為,GPS以后必然成為手機主流應用之一。
“GPS會成為手機的一個賣點,就像照相手機、音樂手機一樣。它真正的應用應該是去開發一些較好的功能,比如說照片導航和互相定位等。”嵇然透露說,目前凱立德與摩托羅拉、諾基亞、三星、索愛等國際品牌以及金立、聯想等國內品牌在技術層面都有合作。
2007年,大量的廉價PND方案發布,有些硬件的價格低到了讓人吃驚的地步,甚至700多元就能買到,比軟件價格都低。但在嵇然看來,1000元以下的PND產品只是一個噱頭。“700多元的產品跟2000多元的差別比較大,包括屏幕顯示質量和搜星速度。往往是你開車都快到目的地了,它才搜到星。而且由于安裝在車里被經常顛簸,可能不到一天就壞掉了。”他認為,這種“超低端普及”固然可能讓GPS更快進入實用,但功能的大打折扣將破壞消費者對便攜式自動導航的價值判斷,認為其沒有真實的作用。
GPS最早用于軍事,直到1996年美國政府簽署GPS總統法案,GPS系統無償開發給民間后,才作為個人導航工具進入民用領域。根據嵇然提供的數據,盡管國內GPS產業在2006年6月才真正的進入快速發展期,但到2007年結束時,這個產業已經增長了400%。
“這個市場剛有萌芽的時候,凱立德就開始進入了。在技術層面我們永遠都是第一,不論是手機方面還是在行業應用方面,基本上沒有別人走在我們前面。”嵇然對《商務周刊》說。
他宣稱,凱立德導航軟件是目前市場上平臺兼容性比較好的移動導航系統,也是市場上少有的能夠兼容Windows、Linux、Symbian等主流開放式操作系統、并支持Nucleus等多種封閉式操作系統的導航軟件。凱立德移動導航系統可以應用在車載導航儀、便攜式導航儀、掌上電腦、智能手機、非智能手機甚至數碼相機等其他多媒體終端上,實現GPS的多平臺全應用。
凱立德1997年成立之初的業務方向是參與國土資源的信息系統建設,然后不斷開發利用GIS系統,最后進入GPS領域。凱立德現在主要從事于建設國土的信息系統、實地測繪商業用地和和開發個人導航產品領域,總部位于深圳,目前擁有超過600人的專業測繪隊伍和超過200人的研發團隊。
1999年,凱立德開始首先進入GPS領域。2000年,作為中方唯一的代表,凱立德公司高層參與了國際ISO的導航電子地圖數據標準的制定,凱立德也隨即開始進入向國外同行學習研發移動導航系統的階段。2002年,凱立德開始跟一些國際的車廠合作,涉足GPS導航領域。
“他們會委托我們做些軟件開發的工作。由于一直在接觸外包的業務,積累了導航方面的經驗,所以我們的產品大多非常符合車標?!憋唤榻B說,凱立德受國際汽車制造公司的委托對車載前裝GPS系統進行研發,獲得了多家國際車廠的前裝認證。通過這種“委托研發”的形式,凱立德開始有了自己的實際產品。
通過涉足汽車領域有了一個GPS發展平臺之后,凱立德將目光投向手持便攜設備的新領域。凱立德看好的是GPS能夠應用于數碼相機、手機等手持設備,能夠更好地滿足物流監管、定位監控甚至野外求生的巨大市場需求。2004年,凱立德將專業級車載導航儀移植到便攜終端。2005年,凱立德研制出國內首款支持手機的導航系統。
如此快速的研發步伐,是建立在凱立德龐大的軟件隊伍之上?!跋裎覀冞@種經過了10年磨合的軟件開發團隊,在業內基本上是沒有的。”嵇然告訴記者,目前凱立德擁有的200多名研發人員,絕大多數是武漢測繪科技大學的畢業生。凱立德的董事長張文星博士之前就是武漢測繪科技大學的教授,現在是武漢大學的軟件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博士生導師。
除了龐大的軟件開發團隊外,凱立德另一個比較寶貴的資源就是地圖數據。凱立德除了為導航設備提供導航軟件,還提供電子地圖。最重要的是,凱立德的地圖是一年更新四次,為業內最快。
“我們的地圖分布比較均勻,特別是在村鎮一級的地方。到很多村的時候,地圖都還顯示有路,甚至能顯示村里的小賣店?!憋唤榻B說,凱立德制圖的模式是,一開始做一張全國的圖,然后一層層覆蓋上去,從影像圖到路網圖,再到居民圖,最后到餐廳、酒店等的點位,覆蓋的層級達到200多層。2006年,凱立德發布了國內第一張全覆蓋地圖。
在全球導航圖市場中,歐洲僅有兩家主要電子地圖供應商,日本有三家,這五家企業幾乎壟斷了全球導航圖市場95%以上的份額。而在中國,導航圖企業有數十家?!鞍驼拼蟮乃B活不了更多的魚?!痹陲豢磥?,不是每家企業每年都能像凱立德一樣投入近億元資金在地圖編制上,這就意味著他們將面臨被收購。
“前幾年這個行業就有收購了,大家都說國內最多有三家會存活?!憋徽f。
電子地圖導航產業鏈包含了電子地圖、導航軟件、汽車導航儀等軟硬配件。在國內,由于涉及國家安全,電子地圖環節全部由有牌照的中國企業提供,目前獲得全國電子地圖資質牌照的企業已經有11家。
在整個產業鏈中,凱立德向汽車導航儀等硬件廠商提供電子地圖和導航軟件。但這些硬件提供商目前都不是靠PND生存,甚至經銷商也不是在單純賣PND,他們押寶的是一個未來。
“單靠PND業務無法生存。大家只是比較看好它,以便以后能更好地進行開發應用。”嵇然說。
目前凱立德的收入來自于國土資源信息系統、行業應用和個人導航產品。其中個人導航產品所占的比例較低,但增長速度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