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的Web2.0核心業務開始上市沖刺準備
旗下B2B業務剛上市一個月,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就開始另外幾塊重要業務的高管大換防,其動作之大前所未有。
12月24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未來3—5年將全力推進建設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培育“開放、協同、繁榮”的電子商務生態系統的核心戰略;同時將集中整個集團的人力物力,全面啟動管理團隊學習、休整、提升的人才戰略。
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一系列高管變動:阿里巴巴集團COO李琪、CTO吳炯、執行副總裁兼淘寶網總裁孫彤宇、資深副總裁李旭暉都將離開現任崗位,2008年初陸續進入學習和休整期。阿里巴巴方面還透露,他們的學習期間,不拿工資,不負責具體業務,學習也沒有時間表;而且,回歸后上述大將的職務問題是一個雙向問題。此外,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總裁、中國雅虎總裁曾鳴將于2008年1月1日起調回集團,重新擔任集團參謀部參謀長。與此同時阿里巴巴集團資深副總裁、支付寶公司總裁陸兆禧將調任淘寶網總裁;集團資深副總裁金建杭將調任中國雅虎總裁: 集團副總裁、淘寶網副總裁邵曉鋒將調任支付寶公司執行總裁。

“確保生態系統戰略的實施需要一個世界一流的團隊。人才梯隊的培養和發展因而成為阿里巴巴集團的工作重點。”消息發布當天,2006年年底被馬云派往中國雅虎的曾鳴已回到杭州,參與此次調整決策的曾鳴重新以“參謀長”的身份告訴《商務周刊》: “阿里巴巴集團衷心感謝所有員工為公司做出的貢獻,我們也會盡最大的努力幫助員工成長。”
曾鳴調回總部實際上已不妨礙雅虎的調整。在雅虎的一年時間里,曾鳴基本搭建了一個完備的、側重Web2.0和搜索的業務框架,中高層管理團隊也構建完畢,因此,讓這位長于戰略的馬云高參參與具體的執行事務已無必要。
但如此大規模的換防毫無疑問會涉及到阿里巴巴業務框架的變化。對于此次調整的重點淘寶和支付寶,易凱資本總裁王冉提醒到,這兩個更迎合“人民企業”概念的Web2.0公司,將比已經上市的阿里巴巴傳統針對中小企業的B2B業務更具商業價值,也是馬云今后布局的最核心地帶。
此次調整沒有波及到的,一個是集團里最成熟的上市公司阿里巴巴,一個是阿里軟件,被業內認為肩負阿里巴巴未來重任的“小拇指”。事實上,阿里巴巴上市前也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整,而且調整的路徑幾乎與今天的淘寶、支付寶一樣,因此對理解馬云的這次新布局頗有借鑒意義。
阿里巴巴上市前一年,有世界500強高管背景、說一口流利英語的職業經理人衛哲加盟,而從創業開始就具體負責B2B業務的李琪升至集團COO,同時引入有國際投行背景的武衛擔任阿里巴巴的財務官。這支更容易為國際投資者認可的管理團隊,加上馬云這個名聲在外的創始人和另一位創始人蔡崇信的風投背景,阿里巴巴的形象分大增。值得注意的是,原盛大CFO張勇不久前加盟淘寶,堪稱與當年武衛加盟阿里巴巴有著同樣的戰略意義。加上此次大調整前后,淘寶罕見地高調在主流媒體發動廣告攻勢,業內人士猜測,高管換防和高調宣傳的組合拳,與淘寶未來兩年內上市有關。
2006年,隨著基數的擴大,雖然實現全年交易額169億元,但淘寶的成交額增速呈下降趨勢。2007年淘寶交易額達到340億元,馬云卻提出了1000億元的目標。他早在阿里巴巴2006年年底的內部年會上就提出,必須加快成交量和用戶的開拓。在他看來,淘寶只有在市場份額中占據絕對優勢地位,才可能在快速變化的電子商務世界收獲成功。而更迫切的一點是,淘寶上市之前必須實現贏利。為此,孫彤宇雖幾經嘗試,但始終未能成功。相反,支付寶2007年初成功地實現了向淘寶之外的用戶收費,其掌門人陸兆禧的經驗對淘寶來說尤為可貴。這場類似“杯酒釋兵權”的高管大換防,不僅再次證明了馬云對阿里巴巴集團的掌控能力,其背后則是阿里巴巴的一次戰略重組和馬云“達摩五指”中的無名指發起的又一次沖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