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帆在人才市場上煮過好幾遭了,每煮一次,都要扒掉一層皮。如今,大學生如過江之鯽,網都網不過來,誰會在意他這尾貌不驚人的小魚?
有人給江小帆出了個主意,要想找份好工作,一定得好好地包裝自己。就好比食品店的點心,你不精心包裝,就賣不上好價錢。江小帆洗耳恭聽,跑到打字店,做了份求職書。
也許,以前做的求職書太薄了,吃虧就吃在“薄”上。這一次做厚一點,才會有分量,才能抓牢用人單位的眼球。江小帆動了腦筋,網羅著自己方方面面的優點,連上幼兒園時當過班長、上小學時破過校運會紀錄、上中學時救過落水兒童都列上了。經過充分挖掘和提煉,一個“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光輝形象,躍然于紙上。江小帆意氣風發地來到了人才市場,遞上了自己的求職書。招聘的人接過求職書,用手掂了掂說,“做這么厚干嗎?累得手腕發酸。”說完,簡單翻了翻就給甩出來了。
江小帆紅著臉,沒有爭辯。爭辯是沒用的,人家是爺字輩。江小帆在人才市場里轉了好幾圈,沒有一家公司肯把他的求職書留下。
江小帆灰著臉,成了一只灰兔子。
口渴難耐,江小帆想買塊西瓜吃。街上的西瓜成堆,像江小帆這種人一樣,堆在那里,賣不出去。
有家瓜攤,抓住了江小帆的眼球。
這家瓜攤,與眾不同,掛了塊牌子。牌子上歪歪扭扭寫著幾行字“我家西瓜,有三大缺點一是糖分過高,不適合糖尿病人食用,購買者務必謹慎。二是皮薄瓤沙,搬運過程極易碎裂,須輕拿輕放。三是瓜肉無籽,吃了瓜,吃不上瓜籽,是個遺憾。”
江小帆的眼球很亮很亮,盯著牌子,足足盯了三分鐘。
江小帆買了個瓜吃,吃的很痛快,很爽口。
江小帆再次走進打字店,重新制作了一份求職書。這份求職書,只有一頁,列出了自己的三大缺點“我,求職人江小帆,向用人單位申明自己的三大缺點:一是愛認死理,墨守成規,不善創新,只適合做普通員工。二是生活無規律,饑一頓飽一頓無所謂,適合加班加點。三是有怪僻,喜歡吃苦瓜,愛聞汽油味和油漆味,笨若老牛不在話下。”
這份求職書,都是大白話,顯得很樸素。江小帆自己看了,也點頭稱贊。
江小帆把求職書打印了幾份,再次來到了人才市場。
奇跡出現了。經過如此策劃,奇跡不可能不出現。
幾家公司看了江小帆的求職書,紛紛圍了過來,搶著要和他簽勞動合同。
第一家公司說“江小帆,你太有才了,你這哪是什么缺點?分明是優點嘛。你這個人才,我們要定了。”
第二家公司說“江小帆,你很樸實,平平淡淡才是真。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到我們公司來吧,給你高報酬!”
第三家公司說,“江小帆,你是個擅長逆向思維的人才,我們不能忽視你的存在。歡迎你加盟我們公司,擔當金點子策劃師!”第四家公司說“江小帆,我們看中的是你的品質。說到底,你不就是能吃苦耐勞嗎?只要你肯吃苦,公司就為你提供大舞臺!”
江小帆笑了笑“只要我能有份工作,到哪家公司都行。可你們都想聘用我,我分身無術啊!這樣吧,你們抓鬮吧,誰抓到了我,我就跟誰走!”
于是,幾家公司開始抓閹。結果,第四家公司把江小帆抓到了。第四家公司的人對江小帆說,“你今天就開始工作吧,到街上去貼招聘廣告。我們的用人標準,你已經知道了,對你來說,這也算不得商業機密了。”
江小帆拿著招聘廣告,貼遍了大街小巷。他這才發現,所有公司的招聘廣告,用人標準幾乎都一樣,都可以概括為一句話一能吃苦耐勞!
他冒出個念頭,搞個惡作劇。于是,他在本公司的廣告上添了幾句順口溜“比公雞起的都得早,比母雞睡得都晚,比驢子干活都多,比麻雀吃的都少!”
第二天,江小帆發現,有個戴眼鏡的大學生,揭了那張廣告,到公司應聘來了。
(摘自《喜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