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8月21日,在長江、松花江、嫩江流域抗洪搶險處于決戰決勝的關鍵時刻,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胡錦濤同志要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一定要遵照江澤民總書記的指示。在當前的抗洪搶險斗爭中。充分發揮領導核心作用、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以共產黨人大無畏的英雄氣概,萬眾一心,團結奮戰,奪取抗洪斗爭的最后勝利。其他地方的各級黨組織都要積極行動起來,采取有力措施支援災區。
中央組織部決定,從代中央管理的黨費中再次拿出1000萬元,下撥給松花江、嫩江流域和其他遭受嚴重洪澇災害的有關省區市,用于抗洪救災,幫助災區黨員群眾解決困難。中組部還向戰斗在抗洪救災第一線的黨組織、廣大共產黨員和人民群眾發去了慰問函。
8月25日至26日,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胡錦濤,到黑龍江、吉林察看汛情、災情。轉達黨中央、國務院和江澤民總書記對奮戰在嫩江、松花江兩岸數百萬抗洪軍民的親切問候,希望大家樹立必勝信心,不怕疲勞,連續作戰,堅持嚴防死守,做到“三個確保”,奪取抗洪斗爭的最后勝利。
25日上午,胡錦濤來到哈爾濱市。他一下飛機,就直奔松花江堤防險段,察看水情,看望奮戰在抗洪一線的解放軍官兵。面對群情激昂、氣壯山河的搶險場面,胡錦濤動情地說,在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的緊要關頭,解放軍和武警官兵不畏艱險,沖鋒在前,頑強拼搏,連續作戰,與滔滔洪水展開了殊死搏斗。哪里有險情,哪里最艱苦,就戰斗在哪里。幾十天來,廣大軍民團結一心,艱苦奮戰,確保了松花江大堤的安全,確保了哈爾濱等大城市的安全,確保了人民生命的安全。抗洪斗爭的事實再次證明,我們的黨是偉大的黨。我們的人民是偉大的人民,我們的軍隊不愧為人民的子弟兵,不愧為保衛人民的中流砥柱和鋼鐵長城。
25日下午,胡錦濤乘船來到曾出現重大險情的哈爾濱道里區新農鎮蘇家大堤。他特意看望了在抗洪搶險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模范人物。他們中有第一個跳入洪水搶險、被稱為“抗洪鐵人”的解放軍戰士,有摔成骨折但仍繼續堅持在現場指揮搶險的區干部,有舍小家顧大家的抗洪夫妻,有毅然跳入水中堵決口的71歲高齡的老黨員。胡錦濤緊緊握著他們的手連聲稱贊。他說,在危急時刻,千千萬萬個共產黨員和黨的干部,奮不顧身,沖鋒在前,以大無畏的英雄主義氣概和對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投身抗洪搶險,涌現出了許許多多的先進模范人物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各級黨委,特別是宣傳、組織部門,要及時進行總結和宣傳。他指出,這場抗洪斗爭煥發出來的團結奮斗、不畏艱險、頑強拼搏、自覺奉獻的偉大抗洪精神,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要大力弘揚這種精神,把它變為奪取抗洪斗爭最后勝利的強大力量。變為我們貫徹十五大精神,為實現今年經濟發展目標和跨世紀宏偉藍圖而奮斗的強大動力。
26日一早,胡錦濤一行又乘直升飛機來到大慶。他關切地詢問受災情況和油田生產情況。有關領導介紹說,洪災雖然對油田生產構成嚴重威脅,但廣大軍民團結奮戰。油田的干部職工在抗御洪水的同時堅持生產,原油日產量仍達15萬噸左右,接近原生產計劃。胡錦濤希望大家堅持不懈,奮力拼搏,發揚“鐵人”精神,堅決保住大油田,努力把洪災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
胡錦濤十分關心災區人民的生活安置問題。他深入黑龍江省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吉林省鎮賚縣災區,察看災情,向群眾問寒問暖。他勉勵受災群眾鼓起克服眼前暫時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在各方面的幫助下,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用自己的雙手重建家園,創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胡錦濤反復叮囑地方各級領導同志,要認真落實江澤民總書記最近的重要指示,在繼續抓好抗洪搶險的同時,切實安排好災區群眾的生活。尤其是東北地區要抓緊做好受災群眾的防寒過冬工作,決不能讓他們挨餓受凍。
胡錦濤在分別聽取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吉林省委、省政府關于抗洪搶險工作匯報后,對兩省抗洪斗爭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他強調,必須充分認識當前抗洪搶險斗爭所面臨的嚴峻形勢,保持高度警惕,防止松懈情緒,對抗洪搶險工作進行一次再動員、再部署、再檢查、再落實,咬緊牙關,背水一戰,竭盡全力,一拼到底。在抗洪斗爭的決戰關頭,氣可鼓而不可泄。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一定要充分發揮領導核心作用、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團結帶領廣大群眾,奪取抗洪斗爭的最后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