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的季節,春天的色彩受到了大自然的格外恩寵,即使艷麗得有些喧囂,也依然令人陶醉,花叢中的風車更加妖嬈,踩在花地的木鞋腳步輕輕,不忍踏壞繽紛花枝,也不忍驚醒酣睡的花神。漫步花間,聞著清悠的花香,聽著回蕩花叢的歡唱,人們的快樂和暢想隨著花香流動,幾乎忘卻了正是這些美麗的花朵給歷史留下了憂患,給歲月帶來了傷痕。今日繁花盡染,花香依舊,凡高的原野吶喊,飄香的牧場奶酪,都淹沒于郁金香的海洋中。

歐洲花園
她是花園中華貴莊嚴、艷麗嬌美的象征,裝扮著荷蘭的城鎮鄉村、公路小徑、原野牧場和公園綠地,一個只有41萬平方公里的世界最低洼的小國竟有44430英畝的鮮花原野,也難怪,黑森林的花香不及她濃烈,維也納的花季不及她熱情,普羅旺斯的花叢抵不上她的浪漫,地中海岸邊的花期不如她這般漫長。
郁金香是荷蘭的國花,每年,在這個素有“歐洲花園”之稱的國度里大約培育出30億株郁金香花,這些花可以圍繞地球裝扮成7圈鮮花彩帶。春夏之交是郁金香花開的季節,世界各地的賞花者紛至沓來,一年一度的“郁金香花節”也在五月最接近15號的那個星期三舉辦。屆時,人們用五顏六色的鮮花裝飾成各種各樣的花車,伴著音樂,歌舞,浩浩蕩蕩地穿街過市。姑娘們頭戴花冠,懷抱花束,在鮮花的簇擁下盡展風情萬種,每一年,這些姑娘中都有一位幸運兒榮升為“郁金香女王”。
克肯霍夫公園是全球最大的郁金香球莖花園,位于利瑟(Liess)市,這里是郁金香節期間花卉游行的必經之路。公園的周圍遍布著一望無際的花田,園內不僅有郁金香,還有水仙、風信子,以及各類的球莖花構成的色彩繁茂的畫卷。從空中俯瞰,各色花飾交替呈現。園藝師們描繪出的花季色彩就像調色板,映襯著最美麗的花虹,游人暢行其中,心生幻想,這是花之國界?是花之天堂?還是花神的樂園?
郁金香之痛

郁金香的故土在土耳其,郁金香成為土耳其國花的歷史比荷蘭還要早。由于人們對它的鐘愛,郁金香成為花中的寵兒。16世紀,維也納皇家花園園丁從出使土耳其的奧地利大使手中得到了原產于亞洲的郁金香,并將它帶到了荷蘭。美麗嬌艷的花枝很快俘獲了荷蘭人,這種花很快遍及荷蘭各地。
如同二十一世紀有錢人將勞斯萊斯汽車和豪華游艇作為權貴的標志樣,精致的花園,修剪得體的鮮花和園丁以及大批身著制服的傭人成為貴族圈最向往的生活。在當時的荷蘭,如果你沒有一個精致美麗的花園只能是一個暴發戶,就算不上真正的富貴階層。當郁金香球莖傳到荷蘭時,有錢人對它們垂涎三尺,慷慨解囊,紛紛用郁金香去炫耀財富。郁金香被視為奢侈之物,很快風靡歐洲,巴黎女子摘掉鉆石珠寶用鮮花作為自己的配飾,紳士們也紛紛用鮮花裝扮自己。
隨著人們對郁金香花的需求量增長,郁金香種植擴展到了整個荷蘭,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整個國家都成為郁金香的種植場和交易市場。不久,人們發現了一個意外的驚喜,園藝師得到了三個不同品種的郁金香,它們的花呈多色,原本單色的花朵演變成多種色彩,裝扮著花開的季節。沒有人能夠解釋為什么這些花的色彩會發生如此改變,即使當時最偉大的植物學家也無法解開這個謎底。這些改良的郁金香隨著色彩的不斷翻新一路上漲,十倍,二十倍。
17世紀30年代,郁金香貿易成為當地經濟收益的最大來源,荷蘭依靠海運優勢出口郁金香賺取了大量財富,社會呈現出一片繁榮。就像今天的股票市場,人們在郁金香賭局中對花形和花色下注,如果押對了品種就意味著會財源廣進。人們想盡一切辦法保護郁金香球莖,有人將它視為至寶,放在枕邊同床共眠,還有人為了保護郁金香花園安裝上了報警系統。
如果誰擁有一只能開出顏色鮮艷、漂亮的花朵的郁金香球莖,便可以將它的芽或者分生的小球莖拿去栽培,長出來的花也是完全一樣的。但是母本球莖很少能夠產生出新品種,因為它們品種的數量增加得很慢,始終都是鮮花當中最稀有的品種。也正是由于它的罕見使得許多精明冷靜的商人為之瘋狂,人們對郁金香的癡迷程度達到了高潮。人們近乎瘋狂地炒作郁金香花價。阿姆斯特丹的一位富豪賣掉了自己的豪宅,為的只是得到一株罕見的郁金香球莖。在當時,一株名貴的郁金香能賣到幾千荷蘭盾,這相當于普通工匠15年的工資。
當時的荷蘭,幾乎全民都參與到了這場投機戰中。社會各階層的人都成為淘金者,他們變賣了家產,丟棄了織布機和農用工具,在街邊、酒館里討價還價。工人、技師、木匠、手工藝者,郁金香花像一場瘟疫,將發財的美夢傳播給所有的人,從貴族到平民,從學者到文盲,貪婪不分階層,沒有界限,大家都不愿再從事繁重的體力勞作,他們及時行樂,熱情高漲。

與此同時,荷蘭的藝術家們開始出版各類介紹郁金香花卉的知識手冊,書中對花色、生長周期以及栽培藝術進行了詳盡的介紹,并配以生動、美麗的水彩畫。當時印刷精美、質量上乘的郁金香畫冊在歐洲最高賣到50萬英鎊。郁金香的價格因為花卉手冊的出版再度上揚。
郁金香花市場的繁榮持續了6年,但這只是大自然留給人類的一個瘋狂的惡作劇,大自然似乎也在惡作劇后懲罰人類的貪婪。終結這場荒唐游戲只是一種普通的昆蟲——蚜蟲。多色郁金香的球莖受到蚜蟲的侵擾,感染的球莖傳播給健康的球莖,病菌迅速傳播開。最初,植物學家毫無察覺,荷蘭瀕臨海岸,多數花園沐浴在海風之中,這給蚜蟲的繁殖提供了溫床。
此時,種花的人、賣花的人、商人都有了巨大的危機感。他們急于賣掉手中剩余的花卉,形勢急轉直下,僅僅數天時間,郁金香市場開始崩潰,每個人都迫不及待地拋售存貨,曾經繁榮的郁金香泡沫市場破滅,成千上萬人一夜之間淪為乞丐,整個國家陷入一片恐慌。
有人走進法院,抓住最后一枝救命稻草,希望收回自己的投資,他們盼望簽約者履行合同,被淹沒在郁金香官司中的法庭到處充斥著絕望者的呼喊。失控的事態困擾著國家法庭,海牙議會不得不出面調停,面對如此眾多的破產者和絕望者他們也束手無策,最后只能把災難推給市民,所有郁金香合約都被宣布無效。
郁金香的災難引發了人們對郁金香的仇恨,人們紛紛拿愚蠢的花商和投機者取笑。曾經被人們尊崇的郁金香花神也被貶損為無恥的“郁金香娼婦”和“郁金香魔鬼”,郁金香災難幾乎困擾了荷蘭整整一個世紀。
花香依舊

如今,歷史的塵囂散去,今日的荷蘭仍然是世界郁金香花卉最大產地和出口國,在阿姆斯特丹有世界上最大的鮮花交易市場——阿斯米爾鮮花拍賣市場(Rower Auction Aalsmeer),全球80%的花卉交易產品來自這里,平均每天有1400萬朵的鮮花與100萬株的盆栽植物被花商們從這里出口到世界各地。人們依舊用鮮花裝點生活,用鮮花粉飾世界,愛人的熱情,父母的慈祥,朋友的祝福,都在鮮花中傳遞。花農們樂此不倦地耕作在花間田地,花商們緊追著花市的動態。
今日的人們已沒有了歷史上的盲目與瘋狂,曾經被人詛咒的郁金香花神也在人們一年又一年的期待中回歸往日的高貴與華美,數百年的時光里,這片土地上的花農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微笑中逐漸忘卻了鮮花帶給他們的傷痛,忘卻了大自然對他們祖先癡迷于鮮花,貪婪于投機的往事,他們也在一年又一年的鮮花收獲中體味著郁金香帶給他們家鄉的希望和福祉。
今日荷蘭,花香依舊,浪漫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