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盤點伊戰五周年:誰是真正的贏家?

2008-04-29 00:00:00本刊綜合報道
今日世界 2008年3期

5年前的3月20日,針對伊拉克的空襲行動開始,美國總統布什周圍的新保守主義者長久以來為之鼓吹的戰爭宣告開始。任何一場戰爭總會有贏家和輸家,伊拉克戰爭也不例外。連日來,各國媒體紛紛就此問題撰文分析,結論漸漸趨于一致。

伊戰合理性的兩大證據子虛烏有

2003年初,時任美國國防部長的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表示,他和白宮決策者認為伊拉克戰爭軍費開支為500億或600億美元,5年過去了,美國軍費開支是這一數字的10倍。

2008年,伊拉克土地上的美國駐軍數量仍超過他們入侵伊拉克時期,而撤軍時間更是遙遙無期。

迄今為止,駐伊美軍陣亡人數達到3987人,英軍方面也有197人將年輕的生命丟在伊拉克。

作為英國為戰爭合法性所找的主要理由,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至今在伊拉克杳無蹤跡。美國五角大樓上周承認,對60萬份繳獲的伊拉克文件的分析結果得出這樣的結論:“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薩達姆政權同本·拉登領導的‘基地’恐怖組織有任何實際聯系。”

贏家既不是戰爭的鼓動者更不是伊拉克平民

5年過去了,究竟誰是這場戰爭的贏家?英國《獨立報》稱有一點確信無疑,即贏家斷然不是伊拉克平民,從2003年至今已有9萬伊拉克平民在戰亂中喪生,這還是最為保守的估計。另外,200萬伊拉克人逃往國外,至少還有200萬伊拉克人流離失所。在薩達姆統治時期,首都巴格達每天停電最多8小時,讓當地居民怨聲載道,可現在,平均每天有8小時的供電就算不錯了。

這場戰爭的鼓動者同樣不是贏家。他們中間最不可一世的人、前國防部長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在布什第二任期中被掃地出門。前國防部副部長保羅·沃爾福威茨也在“女友門”丑聞曝光后,被迫辭去世界銀行掌門人一職。

民調結果顯示,布什是最不受歡迎的美國總統。布什的忠實盟友前英國首相布萊爾也早已離任。美國和英國的國際形象也因為戰爭遭到不可估量的損害。

在伊拉克戰爭即將滿5周年的前夕,伊拉克各政治派別約350名政治領導人3月18日在首都巴格達舉行會議,討論消除宗派分歧以及推進民族和解問題。然而,當天伊拉克遜尼派政治聯盟“共識陣線”、什葉派“薩德爾運動”等黨團卻宣布抵制了這次會議。分析人士認為,這一情況說明,伊拉克推進民族和解進程的努力仍然舉步維艱。

為期兩天的民族團結會議當天在巴格達由美軍防守的綠區開始舉行,包括總理馬利基和議長馬什哈達尼等伊拉克領導人,以及來自什葉派、遜尼派和庫爾德等不同政治派別的領導人出席了當天的會議。此次會議的目的在于討論如何推進民族和解的政治進程,從而實現安全、國家重建和主權完整。馬利基在會議開幕致詞中對伊拉克形勢做出了樂觀的評估。他說,伊拉克的形勢正在得到改善,內戰的威脅已經成為過去。他表示,遜尼派和什葉派之間已經實現了和平,人們因為不同宗教身份而遭到殺害的危機時期已經過去。

馬利基呼吁各方為推進民族和解而努力。他說,民族和解不是要損害任何團體的利益,而是要為伊拉克帶來安全。他說,民族和解不是政治口號,而是一種重建伊拉克的戰略構想。馬利基敦促政府中的各個派別拋棄對民族和解的懷疑態度,各派議員應該將觀念上的分歧看作政治上的進步,而不是對國家統一構成威脅的紛爭。馬利基還指責某些人袖手旁觀、甚至還在試圖破壞和解努力。

然而這次會議遭到了部分遜尼派和什葉派政治團體的抵制。遜尼派政黨聯盟“共識陣線”發言人阿卜杜拉當天對會議的召開表示質疑。他說,在此前達成的很多協議都沒有得到落實的情況下,怎么能夠提出新的建議。除非伊拉克國民議會接受“共識陣線”的政治條件,否則他們不會派人出席會議。此前,“共識陣線”一直指責馬利基領導的什葉派政府未能釋放那些沒有被指控犯有特定罪行的在押人員,未能解散什葉派民兵武裝,更沒有充分地將遜尼派議員納入有關安全問題的決策過程。而什葉派“薩德爾運動”在國民議會的領導人魯巴伊雖然出席了會議的開幕式,但隨后便宣布退出。他對會議的實際意義也表示了質疑,稱這一會議只是政府進行的“宣傳”。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會議是在美國副總統切尼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麥凱恩突訪伊拉克之際舉行的,這一點并非巧合。美國政界和軍方一直在利用各種機會、在各種場合表明一個基本立場:即目前是利用去年下半年以來伊拉克安全形勢有所改善的情況,推進民族和解的重要機遇期。然而,在目前遜尼派等政黨尚未重返政府,伊內閣仍有約半數部長職務空缺,馬利基政府還沒有擺脫政治危機的背景下,無論美方如何施壓,伊拉克民族和解進程仍然很難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分析人士指出,未來幾個月,伊拉克仍將面臨著諸如決定中央與地方政府收入劃分比例、制定《石油法》、修憲、舉行地方選舉等重大問題。如果伊拉克政府不能盡快擺脫目前的政治危機,推進政治和解,改善社會民生,伊拉克國內安全局勢不會得到根本好轉,伊拉克民族和解進程的推進仍將會是十分困難的。

伊戰五周年:美國軟實力受重創

對現代國際關系研究者和軍事愛好者來說,“3月20日”蘊涵著特殊的意義: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戰爭爆發。許多美國人無法忘卻這場戰爭,因為這場戰爭讓美國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最近,美國共和黨一改在議會拒不討論反戰撤軍問題的態度,同意在議會公開辯論這一議題。于是,在今年2月底的參議院聽證會上,一位重量級教授發表了幾乎是聳人聽聞的觀點。這位教授名叫斯蒂格利茨,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曾擔任世界銀行的首席經濟顧問,是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根據多年的研究分析,他得出了驚人的結論: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中“所付出的巨大代價超出了任何人的想象”。為了伊拉克戰爭,美國支出的費用已經高達3萬億美元,差不多等于美國年GDP的四分之一。而這3萬億美元中還不包括將來照顧傷兵的長期開支。這筆費用(不按絕對值,而是經換算后比較—作者注),相當于1991年海灣戰爭費用的10倍,12年越南戰爭費用的3倍,3年朝鮮戰爭費用的兩倍,甚至相當于第一次世界大戰費用的兩倍。他斷言,迄今為止,世界歷次戰爭中,能超過伊拉克戰爭開銷的,只有第二次世界大戰。但與上述多次大規模戰爭相比,伊拉克戰爭甚至算不上是一場正式的戰爭,因為它既沒有戰場和戰線,找不到有組織的敵軍集團,也沒有敵我雙方軍隊的大規模對抗。

這筆巨款還不包括每年約5000億美元的正常軍費。斯蒂格利茨教授還指出,大多數美國人不知道這筆軍費是政府靠財政預算赤字即靠未來借貸支付的,將來都要由子孫償還。“這場戰爭把美國的財政越掏越空,削弱了美國的經濟實力和國際金融地位,甚至動搖了國力。”

在日前參議院的一次會議上,民主黨議員強調不允許伊拉克戰爭急速上升的軍費開支繼續影響內政外交的重大利益。但是,白宮發言人強硬地表示,反恐是對美國未來安全與國家利益的投資。即使參議院通過撤軍議案,布什總統也會予以否決。看來,不管是政府公布的7000億美元,還是那位教授估算的3萬億美元戰爭費用,都嚇不倒當局,大量的美元仍將源源不斷地流向中亞細亞的那塊是非之地。

經濟學家看重的是經濟,軍人看重的是軍力。據美聯社3月10日報道,美國《外交政治》雜志最近作了一次調查,結果顯示,多數受訪的美國軍官關注阿富汗戰爭與伊拉克戰爭給國家給軍隊帶來的沉重負擔。他們認為,兩場戰爭嚴重削弱了國家軍隊的實力。超過六成的受訪者認為,美軍現在的實力比5年前還薄弱。

新加坡《聯合早報》也作了同樣的調查。該報10日報道,這次調查訪問了超過3400名現役或退役的美國軍官,25%的受訪者認為美軍現在比過去更強大,15%的人覺得軍力維持不變,60%的人認為軍力在下降。在另一個調查選項中,88%的受訪者認為戰爭已促使美軍“嚴重不勝負荷”,42%的人持伊拉克戰爭已對軍隊造成重創的觀點。兩場戰爭從開打至今,美軍有4000人喪命,超過2.5萬人受傷。戰爭還對軍人的健康造成巨大影響。

另一個重大問題是,伊朗的核開發計劃令美國深感不安,外界揣測美國可能因此對伊朗發動攻擊。但大部分受訪美軍軍官對此并不樂觀,80%的人認為,要求美軍在這個時候再發動另一場戰爭并取得勝利,是“不太合理”或“非常不合理”的事情。

不可否認,民意調查與實際情況并不能完全畫等號,但它有相當程度的代表性。如果說民意調查的情況不足為據、僅供參考的話,那么現實發生的新聞總可以認定為事實了吧。這條新聞,就是3月11日美軍駐中東的中央司令部司令官法倫上將突然辭職,并于當天得到批準。美國媒體透露,法倫因反對對伊朗用兵而與白宮意見相左,不得已才請辭。

最近,美國著名專欄作家卡普蘭在《紐約時報》載文指出:“美國已經發生了結構上的變化,變得更像是一個普通國家:一個世界強國,而不是超級大國。”對于這個觀點,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的夏立平教授作了詳盡的闡述。

冷戰終結后,美國一枝獨秀,綜合國力無人能及。新保守派鼓吹美國應把前所未有的優勢地位轉變為“新帝國”地位。“9·11”事件后的初期,美國一度通過反恐進一步加強了自身地位。新保守派宣稱,世界已由冷戰結束之初的“單極時刻”進入“單極時代”。除非美國人自己不想要,否則歷史已經給了美國一個“新帝國”。沒有料到的是,美國在阿、伊兩國栽了跟頭,且造成人員、經濟的重大損失;美國在核軍控、導彈防御、氣候變化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上實行單邊主義和雙重標準;美國在巴以沖突、朝伊核問題上一籌莫展,等等,嚴重損害了美國的國際形象和軟實力。

克林頓政府后期,美國財政從赤字轉為盈余,但現在已負債9萬億美元。最近美元又大幅貶值,美國在世界金融體系中的主導地位大為削弱。

美國人口相對快速增長,又與自然資源高消耗和環境污染結合在一起,對全球生態平衡構成重大沖擊。目前,美國人均能源消耗量比世界人均消耗高4倍多,耗水量高3倍,人均垃圾產量高兩倍,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高4倍。

世界多極化趨勢迅速發展。區域合作和區域一體化的發展,提升了一些區域組織與美國對話的地位和分量。一批新興的發展中大國迅速崛起,成為國際體系中的重要力量。美國依然有能力制造國際議題、制定國際政治議程,但卻很難按照自己的愿望去控制它們的演變方向。

夏立平教授的結論是:“10年至15年后,美國在實力上也許不再是超級大國,而是世界上排第一位的強國,即首席大國。不可忽視美國民主制度有很強的糾錯能力。美國的硬實力仍然是世界第一,創新力居世界先進水平,因此美國也許能將它的超級大國地位延長一些時日。但隨著世界其他中心力量的發展,美國將不再享有單極時代。”

伊戰五周年:對頭“想念”薩達姆

盧夫蒂·薩比爾,現駐伊美軍助手,原伊拉克臨時政府總理伊亞德·阿拉維的幕僚。經過長期在伊拉克的一線工作,薩比爾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如果薩達姆仍然掌權,伊拉克的情況可能比現在要好。作為一度被薩達姆判處死刑、被關押8年之久的政治犯,薩比爾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會如此“懷念”薩達姆。

英國《每日電訊報》17日援引薩比爾的話說:“他(薩達姆)曾判處我死刑,我從未想過我會這么說(只有薩達姆才能治理伊拉克)。但我發現,我希望薩達姆仍然在這里,只有他有能力治理這個破碎的國家。”20世紀90年代中期,薩比爾一直工作于阿拉維所在政黨——伊拉克民族團結陣線,當時他主要在伊拉克北部庫爾德人所在地區活動。1996年,薩比爾參加一次伊拉克軍方高層的政變,以失敗告終。薩比爾后來被捕,在死囚監獄中關押8年,直到伊戰爆發方獲釋。

如今,薩比爾的工作是協助駐伊美軍和英軍訓練伊拉克軍隊。長期奔走于伊拉克重建工作的第一線,薩比爾見證了政府內部政治斗爭,對管理層低下的工作效率深有感觸,這些讓他反思伊戰。薩比爾說,在伊拉克政府內部,大家互不信任,整個系統僅僅是“確保不犯錯”。國家一片混亂,大家卻害怕承擔責任,不愿出力。“薩達姆就能做得比這好,只要他拿定主意,就會行動”,人們也會配合。

3月20日,伊拉克戰爭將迎來5周年紀念。5年間,近4000名美軍士兵在伊拉克死亡,另有約65萬伊拉克人喪生。教派沖突一直是造成伊拉克平民傷亡的重要原因。薩比爾說,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遜尼派阿拉伯人與什葉派民眾的對立情況比以往嚴重,從前各教派混居的地區,現在幾乎都成了單個教派的聚居區。他說,自從什葉派政黨2005年掌權后,巴格達的什葉派居住地就逐漸擴大。而在他家所在的阿美利亞區,以前的混居現在則變成了幾乎清一色的遜尼派阿拉伯人。2006年薩達姆被處死時,薩比爾還經歷了一場巴格達的騷亂。“我不得不把家搬到一個受保護的地區。我的家人都在敘利亞。簡直不敢相信我就快在自己的國家呆不下去了,”薩比爾說。《每日電訊報》說,調查顯示,近400萬伊拉克人在伊戰爆發的5年里被迫搬離家園,其中約50%不得不流落他國。

安全問題之外,伊拉克民眾還遭遇了薩達姆執政時不曾遇到的生活困難。英國民意調查機構ORB在今年2月24日至3月5日間,訪問了4000名伊拉克人。結果顯示,大約81%的受訪者經歷過停電,43%的受訪者經歷過缺水。盡管伊拉克每年得到數十億美元的外國援助資金,巴格達的許多地區卻每天只能提供6個小時電力,有的地方甚至只有2個小時。薩比爾指責說,政府沒有扮演好自身的角色,沒有建立起能有效運作的國家。《每日電訊報》說,在伊拉克,至少10名高官,包括兩名原總理、一名原副總理,在國外擁有住宅或家人住在國外。有一次,伊拉克總統賈拉勒·塔拉巴尼在和他的高級顧問們共進晚餐時說,在座的所有人中,就他一個人沒有英國護照。

面對伊拉克有美軍14萬、英軍4000人的現狀,薩比爾說,政府大部分官員沒有效忠政府、發揮伊拉克優勢。他們只想依靠援助,坐享其成。這是伊拉克的“悲劇”。

伊戰五周年:伊拉克報道從美國電視上“消失”

過去幾個月,有關伊拉克戰爭的報道幾乎從美國電視屏幕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激戰正酣的總統預選以及搖搖欲墜的經濟。美國“杰出新聞組織”關于媒體報道內容的調查清楚地顯示:在2008年的頭十周,伊拉克戰爭占據美國電視、報紙和廣播報道的3%,而去年同一時期,這一比例為23%;在有線電視網的報道中,伊拉克戰爭去年占據了24%的時段,而今年只有可憐的1%。“杰出新聞組織”的總監湯姆·羅森斯蒂爾說:“我對伊拉克戰爭報道比重下降并不感到吃驚,讓我意外的是它幾乎消失了。”

新聞節目顧問安德魯·廷德爾表示,美國媒體對報道伊拉克戰爭“突然失去興趣”是在去年9月駐伊美軍總司令彼得雷烏斯在國會作證之后。彼得雷烏斯當時在聽證會上做了伊拉克安全和政治進展方面的評估報告,還建議逐步和部分地減少美軍駐伊拉克兵力。去年三大電視網平均每周在晚間新聞中報道伊拉克戰爭的時間是30分鐘,而08年頭15個星期每周只有4分鐘。

在彼得雷烏斯出席聽證會的前一周,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著名主持人凱蒂·庫里克親赴伊拉克和敘利亞進行采訪。她冒險得到的回報就是那一周的《晚間新聞》創下該節目自從1987年以來的歷史最低收視率。CBS高級副總裁保羅·弗里德曼表示,拍攝那次節目非常危險而且耗資巨大。他解釋收視率低的原因時說:“報道伊拉克戰爭變得非常困難,因為沒有什么事情是我們以前沒拍過或者沒說過的。”弗里德曼還預測,除非伊拉克發生重大事件,否則可能很快就有電視臺要從伊拉克撤回全職工作人員。

的確,伊拉克戰爭已經進入第5年,盡管美國士兵還在那里戰斗并有所傷亡,但從新聞記者的“求新求變”的角度來看,伊拉克戰爭已經好幾個月都沒有什么變化。CNN記者阿瓦斯·戴蒙說:“非常明顯,人人都對這場戰爭感到厭倦。伊拉克人也察覺外界不怎么熱心聽他們的故事。”

不管是否應該責備媒體,民眾關于伊拉克現在發生的事知道的比以前少了。去年8月有將近50%的美國人能回答出有多少美軍士兵在伊拉克陣亡,但兩周前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現在只有28%的人能給出正確答案。

不少電視臺表示不會削減關于伊拉克報道的人手和精力。ABC總裁大衛·韋斯廷說:“我們知道某個重大新聞肯定會到來,我們的工作是用一種最難忘和最令人矚目的方式來展現這種故事。”NBC總裁斯蒂文·卡皮表示,這意味著那種宏觀的、比如多少人在最近公路爆炸中喪生的新聞將被那些反應伊拉克社會微妙變化的調查性新聞所取代。不少記者開始著手一些關于伊拉克民生、更有趣味的新聞。CNN美國總裁喬恩·克萊因說:“如果你想尋找的話,總有新聞在等著你。很多新聞機構做的只是報道汽車炸彈襲擊,事情報道完了,也就完了。”

伊戰五周年:戰爭販子發財

與此同時,鈔票以前所未見的程度流向私人公司的腰包。私人保安公司為車隊保駕護航,保護基礎設施項目,運送軍事裝備。公司顧問、建筑項目規劃者和政府顧問趁英美擁有伊拉克重建的主宰權大把撈錢。

據去年10月的一項統計,在伊拉克工作的私人承包商人數達到16萬人,他們來自于300個不同的公司。其中,約5萬人是屬于“黑水”等公司的私人保安。每個在伊拉克為黑水公司賣命的保安每年平均花去美國納稅人44.5萬美元,而他們的人數多達900人。

英國公司的身影同樣活躍在伊拉克。“雇傭兵之王”蒂姆·斯皮塞帶著他新成立的公司“帝盾安全研究所”來伊拉克淘金。斯皮塞之前的公司被指控違反聯合國禁運規定,將武器非法賣給塞拉利昂。而帝盾安全研究所2004年從五角大樓獲得了一份價值2.93億美元的大合同,從此不斷擴張,如今在伊拉克的雇員達到1000人。

由英國前外交大臣馬爾科姆·里夫金擔任主席的阿莫集團一半收入曾經來自于伊拉克。該公司承擔起為伊拉克民用物資運輸車隊護航的重任,同時在伊拉克選舉期間協助保證投票站的安全。

許多大承包商均設有游說預算和資金,專門用于政治捐獻。公共記錄表明,被指定向伊拉克經濟重建提供咨詢的畢博管理顧問公司向美國共和黨捐獻了數十萬美元,其中包括向布什兩次總統選舉捐助11.7萬美元。該公司將為其在伊拉克的項目獲得2.4億美元收入。

去年有媒體披露,畢博公司派美國駐巴格達大使館的一名雇員甚至參與了一部頗具爭議的法律起草工作。該法律于去年3月被伊拉克內閣批準,自1972年以來首次向國外公司開放了伊拉克石油儲備。支持者稱,這是讓伊拉克石油工業重回正軌的唯一途徑。但這一步將通過“產量分享協議”來實現,這種做法在中東極為罕見,比如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石油生產國沙特和伊朗的石油工業全部是歸國有。

對于不斷飆升的石油價格,伊拉克戰爭功不可沒。就在美國準備大舉入侵伊拉克時,市場原油價格升至當時看似不可能的每桶37美元,而截至上周,原油價格達到創紀錄的每桶110美元。

贏家還有切尼,作為華盛頓唯一一位至今仍掌權的鷹派人物,美國副總統迪克·切尼落得形單影只的下場。但切尼退休后的晚年生活理應衣食無憂:他之前供職的哈里伯頓公司從這場戰爭中可撈了個盆平缽滿。

伊朗也是贏家,美國不僅解決了伊朗的宿敵薩達姆,還讓什葉派掌握伊拉克大權,使美國受制于伊朗。

約翰·斯卡利特爵士,這位同阿拉斯泰爾·坎貝爾一道杜撰了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武器報告的始作俑者,因使英國軍情六處為政治目的所利用而飽受批評。不過,首相布萊爾將他推到英國軍情六處首腦的高位,并授予他象征榮譽的爵士身份。

事實證明,薩達姆同本·拉登領導的“基地”組織并無往來。反而是美國發動的入伊戰爭,使得“基地”組織在伊拉克有了立足點,并減輕了其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境內所面臨的壓力。

庫爾德人。畢竟正是美國才將曾用毒氣殘害他們的薩達姆趕下臺。

蒂姆·斯皮塞。這個前英國軍官以前的公司因違反聯合國武器禁運向塞拉利昂和新幾內亞出售武器而遭受指控。伊拉克戰爭爆發后,他憑借新公司“帝盾安全研究所”大發戰爭財,成功殺了一個回馬槍,令他的美國競爭對手感到沮喪。

石油巨頭哈里伯頓腰包最鼓,目前伊拉克承包商中最大的贏家當屬石油公司哈里伯頓,伊拉克戰爭的主要策劃者迪克·切尼,在擔任美國副總統前是這家公司的掌門人。由于同政府這種千絲萬縷的聯系,從2004年開始的3年間,哈里伯頓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合同為其帶來160億美元的巨額收入,是所有外國承包商收入總和的9倍。自伊拉克戰爭爆發以來,哈里伯頓伊拉克分公司(KBR)每年的貢獻相當于哈里伯頓公司總收入的一半,這種狀況一直持續了3年,公司的業務是為軍事和基礎建設項目提供安全保衛,就伊拉克石油工業重建提供建議。

美國安全承包商DynCorp是KBR之后撈得合同最多的公司,從伊戰結束到2006年底的3年里獲利18億美元。■

主站蜘蛛池模板: 1级黄色毛片| 国产一级毛片高清完整视频版| 国产成人8x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天堂成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免费| 超清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绿巨人| 露脸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91久久大香线蕉| 69视频国产| 国产超碰在线观看| 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 日韩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www.狠狠| 国产成人超碰无码| 午夜精品国产自在|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电影| 亚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h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αv毛片| 亚洲av无码人妻| 高清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高颜值露脸在线观看| 台湾AV国片精品女同性| 亚洲国产成人麻豆精品| 人妖无码第一页|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app|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第一| 午夜毛片免费看| 久久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精品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图区|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 欧美色伊人| 一级香蕉人体视频| 国产在线日本| 99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va在线播放| 波多野结衣视频网站| 国产91色| 亚洲欧美日韩色图| 亚洲黄网视频| 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 天天色天天综合| 免费不卡在线观看av|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91视频首页| 91破解版在线亚洲|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视频一| 91亚洲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久久免费视频播放| 日韩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网址| 高潮毛片无遮挡高清视频播放| 久久91精品牛牛| 亚洲天堂福利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久久久久毛片| 动漫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熟女日韩精品2区| 亚洲成a人在线播放www| 欧美yw精品日本国产精品| 中文成人在线视频| 伊人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亚洲一本大道在线| 久久9966精品国产免费| 国产大全韩国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毛片免 |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 久久精品视频一|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999| 国产第一页亚洲|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 色婷婷国产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自拍偷拍| 91欧美亚洲国产五月天| 777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观看| 毛片免费在线视频| 无码内射在线| 99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