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2007年第7期的封面上,賈桂清的形象受到讀者的青睞,翻看內容,一篇題為《傳承文化中的密碼》的精彩論文,更引起了轟動效應,文中博證旁引,文采飛揚,人們不難從那些“密碼”中破譯出了他的思想內涵、文化修養和辦學理念,從而對他有了全新的認識。賈桂清現任河北省承德一中校長,賈桂清在承德名聲很大,成績很大,爭議也很大;故事很多,朋友很多,褒貶也很多。有人說他嚴肅有加,有人說他溫柔多情,有人說他將軍氣度,有人說他窄小心腸,有人說他傲視金錢,有人說他分文都摳,有人斥他避嫌親友,有人贊他堅持原則,有人不愿和他接近,有人很想與其促膝談心……事實也正如此,有時他拒請罷宴,有時他主動湊桌,有時他開懷暢飲,有時他滴酒不沾。憤怒時往往拍案而起,激動時常常淚流滿面,勤奮時徹夜讀寫,勞累時伏案而睡。他高調辦事,低調做人,對上對下,同禮相待,最不怕得罪占便宜的人,當然自己更不占。賈桂清多棱多角,怪而不怪,人們公認他對師生好,對學校好,對社會好,僅此一點,便足可以稱道了。

我與賈桂清是同齡同鄉,也有相同的愛憎。他的妻子郎桂榮又是我的同學,他們結婚時,我們戲逗他是“引狼入室”“與狼共舞”,然而這對夫婦幾十年來不但互無傷害,而且愛情與日俱增,兩個兒子都已考入重點大學,長子已畢業工作,次子仍在就讀,美滿和諧的家庭,著實讓人羨慕!
賈桂清上個世紀70年代初畢業于河北大學,在隆化縣“存瑞中學”任教,后提升為副校長、校長。“存瑞中學”是1948年隆化解放后為紀念全國著名戰斗英雄董存瑞被國家命名的,由楊成武、程子華、陸定一等老一輩革命家分別為該校題詞和題名,英雄的妹妹董存梅和英雄的侄女董繼英先后都曾在這所學校就讀,英雄的戰友郅順義和英雄的父親董全忠老人生前都曾到這所學校做過報告。賈桂清為了秉承英雄的遺志,教書育人,創造名牌學校,在這里一干就是26年。26年來,他為照顧好那些家庭困難的學生,不止一次自己掏包,而且發動師生捐款,調動全社會的力量,先后累計投資80多萬元,使一些貧困學生完成了學業,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
由于賈桂清執教成績裴然,他被河北省教委授予優秀校長榮譽稱號。1993年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范。他嘔心瀝血,功不可沒,使存瑞中學榮獲了一頂頂桂冠,成為河北省“示范性高中”,省文明單位,省文明學校,省花園式學校,國家現代教育實驗學校,空軍工程大學生源基地。走進這所學校,滿眼是鮮花,處處能健身,時時聞書聲,為師生們創造出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很少侵入這所學校,因為賈桂清不唯書、不唯上,不媚權、不信邪,在校內外是盡人皆知的。當地曾流傳著這樣一個笑話,一次縣里新當選的副縣長到賈桂清辦公室拜訪,賈校長當時正在起草一個文件,縣領導的秘書介紹說,這是咱們新當選的副縣長,誰料賈桂清頭沒抬,筆沒停,旁若無人般的仍在寫,秘書又提高了聲調說,賈校長,縣領導來看望你了!賈桂清這才冷冷的回應:“縣領導也得讀書,沒知識誰也干不好!”說完才哈哈大笑,離座握手,沏茶點煙,頓時了結了尷尬的氣氛。
如今存瑞中學的繼任領導承前啟后,把這所沾了英雄英靈光芒的名校越辦越好。
賈桂清是2002年年初調任承德一中當校長的,這所學校由郭沫若題寫校名已有百年校史。他到崗后,除正常業務外,面臨兩件大事,一是百年校慶,二要進格為省“示范性高中”(軟硬件當時都不達標),賈桂清展開兩個肩膀,挑起兩付重擔,但頭不低,腰不彎,和班子成員團結奮戰,硬是以堅實的腳印踩出一路金色的鉚釘。首先使百年學府的隆重慶典操辦成當年轟動承德的盛事,那些畢業于此校的將軍、學者、高官、專家和各行各業的群英,重返這處“衛星發射基地”般的母校,無不感慨萬千,熱淚盈眶,他們有談不完的感想,敘不完的舊事,講不完的故事,寫不完的祝福,學校的現狀和遠景深深鼓舞著這些戰斗在各條戰線上的校友,他們紛紛表示,愿為母校爭光,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更加美好。
校慶剛過,時任河北省教育廳廳長、后為省委常委的劉永瑞即來視察,他對這所學校要拿到“省示范性高中”的名牌充滿了期待,施加了壓力,使賈桂清深深感到從“試辦”到“示范”這兩字之差的千鈞之重。他日夜奔波,馬不停蹄,四方爭取,東拼西湊,先后籌集到4300萬元資金,用以改造學校的硬件建設,并得到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在大學城征地250畝,投資1.4億元,建起規模可觀的新校園。
師生們不會忘記,學校為建文體館,賈桂清耐心的動員,拆掉了老教師居住幾十年破爛不堪的舊平房,然后東磕西拜,爭取社會的支持,蓋起了嶄新的住宅樓,使65戶老教師喜遷新居,而他自己卻沒要一平米,僅此一舉就使師生們佩服得五體投地,感動得要發奮圖強。
師生們更不會忘記,賈桂清在百忙中不忘記抓業務,通過教改,學校里成立了專管教學的“課程一處”和專管科研的“課程二處”,并且設立了“實踐周”,他每周一個班級的登臺講課,從不缺席。從而掌握學校動態,了解師生心態,遇事正確表態,從不做“脫產”的甩手當家人。
教育、教學、教改都離不開教師的積極性。為了充實雄厚的師資力量,給學校增添后勁,賈桂清從南至北跑到全國十幾所師范大學,先后招慕50多名年輕畢業生到承德一中任教,以達到南北文化融合,各類知識碰撞,把學校推向更大的競爭舞臺的目的。對于這些畢業生,他們關心愛護,體貼入微,招得來,留得住,并且促其扎根開花,蓬勃發展。這一良好態勢,就在于賈校長的魅力,在于這所名校的魅力,在于承德的魅力,因為承德有聞名遐邇的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是清朝第二政治文化中心,是北京的后花園,為中外旅游者所想往。為了給這些外地精英更美好的印象,賈桂清請來市長給他們講述承德一環八射的交通構圖,講述山水園林的城市布局,講述跳躍式發展的經濟指標,講述承德誘人靈魂的廣闊前景,不僅有這些磁鐵般效應所發揮的作用,而且學校還為他們實實在在的解決實際問題,如呂琨、馬洪宇老師來校后,成績突出,并戀愛結婚,校領導一商量,就為他們提供了一套120平米的住房。
賈桂清身居承德,眼望全球,在他辦學理念中重要的一條就是與國際接軌,為此去年9月12日,經有關部門批準,學校設立了國際部,現在他們已與日本柏市立柏高等學校、韓國高陽市外國語高中,新西蘭奧蘭長灣中學建立了友好校關系,與法國布列塔尼勒南高中達成了合作意向并實現了互訪,與澳大利亞皇仕德國際學院合作開設“中澳英語強化班”,實現與英聯邦國家大學“直通車”。
賈桂清幾十年的教齡,桃李滿天下,但他從不品甜嘗酸,借機獲利。他每到一個國家考察,總有他的弟子來拜訪,難免要贈送些貴重禮物,他總是耐心解釋,婉言拒收。在學校里每逢節假日,也有學生帶來名煙名酒,以示敬意。他實在推脫不掉,就放在辦公室里,留做待客,或教師們分享。賈桂清常說,我所取得的成績,全靠上級的重視和指導,全靠同仁們的配合與誠助,全靠社會的認可和支持。賈桂清就是這樣一個人,有時很高傲,有時真謙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