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 2.0 第二定律:
太空2.0 的實現,必須以太空技術從軍事向民用的轉移為目標;以存在大量在太空探索領域有經驗,不依賴國家強制力量生存的中小型科技企業為載體。
也許,“短期居住小區。風景廣袤而荒涼,沒有空氣,離最近的商店距離為38 萬千米”,這樣的房地產廣告不會讓多少人動心,但對于夢想重新登陸月球的宇航員們來說卻意味著“居住”條件的巨大改善,他們再也不用擠在“阿波羅”狹小的登月艙里面。
美國已經準備要建立永久性的月球基地,在這個雄心背后,有許多私人企業的身影也在同時為美國在月球上的“房地產”而奔走。
紐約咖啡店里的火星鼴鼠
克里斯#8226;扎西尼(Kris Zacny),這個波蘭名字背后是一個年輕的美國科學家,他身體強壯,留著漂亮的髭須,如果不是架著書生氣十足的眼鏡,你會誤以為這位在南非做過鉆石、煤礦和金礦鉆探的年輕人是一個商人甚至電影明星。扎西尼在2004 年還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一名研究生的時候,就提出了關于“用氣體流開采月球土壤”的設計理念,并在兩年之后連續獲得美國宇航局“小企業創新研究基金”10 萬美元的資助。
現在扎西尼加盟了“蜜蜂機器人技術公司”(Honeybee Robotics),希望能開發出可用于商業開發的氣體挖掘機。他試圖通過一根包在粗軟管中的細管道將加壓的氣體注入地下,形成一個高壓環境,在壓力作用下月球土壤就會通過粗管輸送到存儲容器中——換句話說,這種機器和扎西尼家里用的真空吸塵器工作原理正好相反。
扎西尼的家遠離NASA 的本部休斯敦。休斯敦像一個大蟻巢,有點名氣的NASA 研究機構和合作伙伴公司如同忙碌的工蟻,散布在NASA 發射基地這個大“蟻后”周邊幾十千米。扎西尼供職的蜜蜂機器人技術公司卻位于紐約曼哈頓。這里充斥著華爾街的喧嘩和來自房地美、房利美的壞消息,而扎西尼卻在咖啡店里思考著如何在月球建房子。他們從NASA 手里收來的資金不多,因此有時候還得經營專門在紐約下水道亂鉆的管道機器人,發揮自己的“太空挖掘”特長。
這或許也暗示了航天領域正在蓬勃興起的新趨勢,眾多資金并不十分雄厚但智力創造卻非常活躍的私人公司正在航天和太空探索領域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實際上,對于NASA來說這一現象已經算不上新鮮了,以商業精神“合眾為一”而立國的美國人從航天活動起步之初,就采取了“合同商”這一具有美國特色的體制,將它所需的大量軟硬件交付給商業公司進行研制。在這種合作體制下,美國宇航局就可以集中精力進行航天目標的制定與協調,重點攻關航天及太空時代的科學研究,不必用大筆經費把自己打造成面面俱到的航天怪物。
從研究方向看, 蜜蜂機器人技術公司更像一只專注于外星挖掘的“鼴鼠”。它與美國宇航局的合作從1993 年開始,但屢屢失敗,直到2003 年為“勇氣號”和“機遇號”火星探測器研制出鉆探部件,才成功地加入到太空探索中。2008 年,在繁忙的曼哈頓城區,匆匆走過的人們或許不會想到,身邊這群正走向咖啡店的白領可能剛剛在計算機上輸入指令,指揮著2 億千米之外火星上的“鳳凰號”鉆探了一塊巖石,研究著火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扎西尼繼承了蜜蜂公司的“鉆探挖掘”傳統,繼續致力于外星球表面之下的研究,只是他的挖掘機不是探索外星生命,而是努力實現地球人在外星的長期生存。扎西尼對建立月球基地充滿樂觀:“我現在就想出發,甚至不會選擇先回家看看。因為這是一生中的重要冒險經歷。”
如何成為月球房地產商
不過,在實現扎西尼的夢想之前,為了取得月球上的房地產,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扎西尼所設計的氣體挖掘機器的重量比常規挖掘工具輕得多,不過它卻回避了實質性問題:未來月球居民將從哪里獲得運轉這種機器的氣體?扎西尼表示,一種來源是宇航員每天呼出的二氧化碳氣體。另一種途徑是燃燒任何月球登陸工具的火箭助推器內剩余的燃料,再收集產生的氣體。
扎西尼說:“一艘飛船執行飛行任務時,以防它需要飛行更遠距離,相關人員會為它多準備一些燃料。當飛船在月球上著陸時,剩余燃料就會變成負擔。”然而,燃燒這些燃料產生氣體,是為風動鑿巖機提供動力的一種好方法。
氣體挖掘機所收集的月球土壤不僅僅將用于月球住宅的建設和防護,還能用于產生氧氣。月球土壤和火山灰類似,表面或者內部吸附了氧氣分子,通過高溫可以將氧氣釋放出來。如果為這臺挖掘機提供氣體的來源是剩余氣體燃料,那么它排出的氣體已經是熱氣體,月球土壤就會受熱而獲得氧氣。這樣,宇航員就不必從地球上攜帶非常沉重的水,而是攜帶一些氫就可制造出他們所需的水。這種方法有效地減輕了航天器所要攜帶的貨物重量。
然而最致命的危險也來自月球土壤。月球居民必須與無處不在的月球灰塵進行抗爭,它無孔不入,可以對機器接合處、連接器造成磨損,阻止大門封鎖,也會引起呼吸系統疾病。然而,對蜜蜂機器人公司來說,這不在自己的討論范圍內,這自然會有別的專業公司來解決。“我們是一家掌握專門技藝的公司,我們可以成為月球的建筑商。但說到太空的未來,不再是一家機構或公司可以主宰所有技術的時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