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重探月球的計劃比美國還早
對話歐陽自遠
受訪者:歐陽自遠(中國科學院院士,“ 探月工程”科學應用首席科學家)
地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月球探測工程科學應用研究中心
時間:2008 年10 月15 日
O =歐陽自遠 F =新知客
F :之前世界范圍內的月球探索已經終止20多年,我國為什么要提出來開展探月?
O :1992 年,我國批準了載人航天計劃,當時我們就覺得,既然能夠實施載人航天,我國就有能力來開展月球探測。所以1993 年我們向國家申請了一個課題,叫做“中國開展月球探測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地球上有那么多事情需要去做,去探測月球有什么意義?對國家的科學技術和經濟發展、對老百姓生活質量的提高有什么意義?這都需要回答。1994 年對此問題的論證得到了各層次專家的支持,10 年內還相繼完成了“我國月球探測的發展戰略和長遠規劃研究”、“我國首次月球探測的科學目標和有效載荷配置”、“我國首次月球探測的研制總要求和實施方案”等,于2002 年向世界發布。2005 年美國總統公布了美國的新航天計劃:以月球和火星探測為主線的太陽系探測,他們的宇航局長后來說,放棄月球探測是他們犯的一個極大的錯誤,這20 多年來,不應該把自己局限在低軌道,所以提出來要重返月球。隨后,很多國家也相繼提出了實施性的重返月球計劃。
F:中國的月球探測工程分為“繞”、“落”、“回”三期,這種安排主要有哪些考慮?
O:我們提出中國的月球探測工程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無人月球探測;第二階段,載人登月;第三階段,建立月球基地、開發利用月球。
第一階段,無人月球探測,也就是不載人月球探測。這個階段又劃分為“繞”、“落”、“回”三期實施:“繞”的階段通過發射月球探測衛星,進行繞月飛行,因為中國是第一次對月球開展探測,對月球要進行全球性、整體性和綜合性探測;“落”指的是發射著陸器與月球車,讓其軟著陸在月球表面,開展區域性的精細勘測;“回”即是發射著陸器、月球車和軌道艙,在月面進行精細勘測,采集樣品和鉆孔取樣,最后返回地球,在地面進行系統和綜合研究。這三步環環相扣,每一小步都是跨出一大步,只有全部完成無人月球探測,解決一系列關鍵技術之后,才能開展載人登月。
應該說,我們這幾個步驟是嚴格、科學的。我們現在完成的繞月探測就是第一階段的“繞”的這一期。現在,第二期“落月”探測國家也已經立項了。
F :“落月”要做些什么工作?
O :“落月”的工作首先需要在繞月探測的基礎上,對月球有全面和綜合了解,突破和攻克一系列月球軟著陸和月球車關鍵技術。完成這些工作之后,我們計劃在2012 到2013 年發射著陸器與月球車,軟著陸月球后開展區域性的精細勘測。計劃著陸器工作1 年左右,月球車工作3 個月左右。
著陸器和月球車同時聯合起來探測,也就是就位探測和巡視探測相結合,這是我們落月計劃的一個特征。這個方案目前還沒有其他人采用過。月球車要從著陸器中走出來,邊走邊干活,進行各種各樣的探測。著陸器也要進行就地探測。
我們在著陸器和月球車上分別放置了很多探測儀器,比如在著陸器上設置了全景相機、立體相機、測定化學和礦物成分的儀器和天文望遠鏡,建立月基天文臺。從月亮上看宇宙,分辨率比地球高很多,這是別的國家沒有做過的。此外我們要安裝一個地震儀放在著陸器下方,這樣月球的月震、隕石撞擊的地震波信息也會搜集起來。但建立一個地震站是不夠的,以后我們還會落一次裝一個,形成一個網。在月球車上安裝有全景相機、立體相機、測定化學和礦物成分的儀器、質譜儀和測月雷達,測月雷達別人沒有安裝過,它一邊走一邊探測,探測深度可以達到3 千米,月球車要走10 千米,這樣我們就能得到一個剖面,切開來看月球內部的結構。
F :根據這種設計,哪些是影響“落月”成敗的關鍵技術難題?
O :我們現在的確碰到很多技術難題,比如在選定區域降落這個問題,月球表面是超高真空,要實現軟著陸,不能用降落傘,要裝小火箭發動機反推,減緩降落速度。當著陸器降落到100 米的高度,通過智能裝置懸停在空中選擇安全的位置降落。等到達4 米高度時降落速度為零,自由落體軟著陸到月面。
非常困難的是月球車的過夜。月球的一天相當于地球上的一個月,28 天多一點,一個白天大概14 天左右,緊接是晚上,溫差特別大。白天溫度高達110 至130℃,夜晚是-130 至180℃,溫差可以達到300℃,而且持續時間有14 個地球晝夜。你怎么保持儀器艙的溫度不讓各種儀器凍壞?一般的蓄電池解決不了,這就必須有特殊的電池來加溫。一到了月球的晚上,著陸器和月球車就必須“冬眠”,全部儀器都關掉,里面只留個能加熱的電池,把儀器箱加熱到-40℃以上就可以了。等到了月球的早上太陽出來時,要“蘇醒”過來。等太陽全出來了,要打開太陽能電池版來接受太陽能。接著工作半個月后,就又不行了,又要“冬眠”。所以在月球上,如何渡過月夜是很難的。
F :您以前曾在一些場合提到民間力量的參與很重要,包括資本和智慧。那樣會不會有利解決這些難題?
O :是的,民間力量很重要也應該很關注。我希望這支力量能夠活躍起來。說道民間直接探月,我認為從技術實現上可能未必可行。但吸納民間力量,歡迎大家的參與,終究是一個方向,總有好的想法可以吸納,是值得鼓勵和支持的。
首先,我們希望大家來提出意見。至少可以給我們的方案提出意見,哪怕是反對的聲音。我們這個方案雖然前前后后論證了10 年,但我還是希望吸取更多的意見,比如著陸器和月球車取個什么名字?該干什么活?安裝什么儀器?有什么新的設想和方案?我希望能有更多人參與,積極來了解、分析、發現問題,提出更合理的發展科學和技術的意見,別的國家就很支持這樣做。如果有民間資金愿意來支持的話,我覺得應該持歡迎和支持的態度。
再就是關鍵技術攻關。月球車大概有十幾個關鍵技術需要解決。我們將要進行月球車和各種探測儀器研制的全國招標活動。既有大的承接任務的招標,也有每個部件的招標,發揮各研制單位的優勢,取長補短,集成創新,這樣一來,大家可以借鑒提高,所以也應該持歡迎和支持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