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萬歷年間,劉家垸有個叫劉三清的秀才,五歲時就死了父親,七歲那年母親又抱病而終。只留下比自己大兩歲的哥哥劉伯楚。從此哥倆只能相依為命。
劉三清自幼天資聰慧,酷愛讀書。哥哥為人厚道,為了讓弟弟能夠讀書,年僅九歲的劉伯楚就承擔起養家重擔。種田、砍柴、做飯……都一個人獨扛下來,你想一個九歲的孩子再怎樣能干,但畢竟還是個孩子呀!那日子苦得都會讓好心村民留下同情的淚水。吃不上飯是常事,一年也吃不上一次肉。鄰居們實在看不下去了,都會送給兄弟倆一些糧食和自家閹的酸菜。酸菜配飯已是兄弟倆奢侈的享受了。
吃著酸菜長大的兄弟倆,苦日子終于熬到了頭,哥哥劉伯楚因為為人誠實可靠,生意做得紅紅火火;劉三清也不負重望,十六歲就考上了秀才,成了劉家垸第一個秀才。從此,家境逐漸富裕起來,也在這一年,經媒婆牽線,哥哥劉伯楚娶了鄰村一個叫丁麗嫻的女孩,丁麗嫻不僅長得漂亮,而且賢惠無比,一過門就將劉家操持得妥妥當當,兄弟倆好象生活在蜜罐里,逢人便夸。
丁麗嫻不僅照顧丈夫周到,對小叔劉三清也問寒問暖的,體貼細微。從來就沒有享受過母愛的劉三清對嫂嫂關心自然也是倍受感動,也處處為嫂子著想,遇到好看的布料也會扯上幾尺給嫂子做衣服,看到好吃東西也會買回家給嫂嫂吃。一家人過得讓全村人羨慕不已。
哥哥劉伯楚生意越做越大,不久就在外埠有了分號,劉伯楚就不得不長年奔波在外,家里只有叔嫂兩人,哥哥想請一個傭人,可嫂子就是不同意,整個家務自然就全落在嫂子丁麗嫻身上,可她一句怨言也沒有。知書達理的劉三清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心里發誓要對嫂嫂好點。
一個夏天的下午,天熱的出奇,男人們都光著膀子在樹蔭下乘涼。
丁麗嫻穿著單衫正在大院里忙著洗衣服,誰知手指被搓板刮破了皮,鮮紅的血沾滿了整個搓板。這時,劉三清剛在外面會友回來,見嫂子正用嘴巴吮吸著流血的手指。便急忙沖進內屋取出一根布條快步奔到嫂子的面前,拉過嫂子受傷的手包扎起來,這一包扎不打緊。這對從來沒有碰過女人的劉三清來說,便有一種觸電式的快感,加上無意間瞧見嫂子那起伏波動碩大的雙乳。此時丁麗嫻已明顯聽到劉三清急促的呼吸聲,下意識抽回正在包扎的手指,臉上一陣緋紅。劉三清也不好意思地回到里屋。
幾天過去了,劉家仿佛又恢復到往日的和諧,但自從這次以后,劉三清會有意識無意識地往嫂嫂丁麗嫻身上瞧,腦海里也時常會出現丁麗嫻那迷人的雙峰。也會從文友那里借一些關于男女方面的書。
時間一長,劉三清有時也忍不住會對嫂子動手動腳的,有一次竟然抱著嫂子丁麗嫻欲行不軌。丁麗嫻流淚正言告誡小叔子劉三清不要,劉三清礙于嫂嫂的威嚴才未得逞。
賢惠的丁麗嫻并沒有把此事告訴劉伯楚,而是緊鑼密鼓地為小叔子張羅起親事來,心想,小叔子成家以后,一切都會變好的。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給丁麗嫻物色到一個知書達禮的官宦人家的女兒,便叫劉伯楚替弟弟劉三清提親。
很快,便把弟媳迎娶回來,洞房的第二天早上,細心的丁麗嫻發現劉三清對弟媳的態度有點不對。經過幾天的觀察,憑著女人獨有的感覺,丁麗嫻知道劉三清是嫌弟媳相貌平平。
劉伯楚又出遠門了,劉三清趁此又開始打嫂嫂的主意。幾次都被丁麗嫻巧妙地躲過了。丁麗嫻靜靜地想了一個晚上,終于有了個主意。
第二天早上,她和弟媳一起到集市買了好多菜,天上飛的、海里游的、山上跑的、地上走的,應有盡有。菜買回來以后,便和弟媳動手烹飪起來。把鄰居們都叫來品嘗自己的手藝。滿滿的一桌菜,趕得上滿漢全席了。
鄰居們對丁麗嫻的手藝贊不絕口,同時他們也驚奇地發現,每道菜下面都鋪上一層酸菜。鄰居們問其原因,丁麗嫻笑而不答。
劉三清小時候吃酸菜都吃怕了,也沒見過這樣的做菜方法,也和鄰居有同樣的念頭,也想知道是什么原因。
待鄰居走完以后,劉三清急忙問嫂子其中的原因,丁麗嫻湊近劉三清的耳朵,小聲神秘地說:“這些菜也和女人是一樣的,下面酸菜代表女人的下半身,上面的菜是女人的上半身,女人的上半身千姿百態,但下半身都是一樣的。”
劉三清聽完這席話,明白了嫂子的良苦用心,從此再也不干糊涂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