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說,女人是水做的骨肉。這水,是不是液態的堅強?
一個僅20歲的年輕媽媽,抱著剛滿百天的兒子去醫院。就在醫院天搖地動,即將被摧成廢墟的一刻,她抓起病床上的棉被,撕成一條條的布條,系成救生繩。一頭系窗戶,一頭利索地把兒子捆在懷中。她爬出5樓婦產科病房的窗戶,順著救生繩往下滑去。她和兒子順利逃生。
另一幕感人的場面,讓所有的人禁不住落淚。搶救人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死了。透過間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勢——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救援隊長把手伸進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果然有一個孩子,還活著。
孩子大概有三四個月大,因為母親身體庇護著,他毫發未傷,還安靜地睡著。隨行的醫生過來解開被子準備做檢查,發現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里,醫生下意識地看了下手機屏幕,發現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生在這一刻哭了,手機傳遞著,每個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淚了。
感人的故事太多,悲凄的故事太多,我們流下的淚水太多太多。我們也在淚眼模糊中看到很多女性頑強求生創下的奇跡。
龔天秀,46歲,被坍塌的宿舍樓掩埋。73小時里,她為了自救,用磚頭砸爛自己小腿喝血求生。被消防官兵發現后,因為右腿被水泥板壓住,且空間狹小,消防官兵無法施救,她要來鋸子和剪刀,自己鋸掉小腿,剪斷筋肉,爬出廢墟。
5月19日上午,一名在廢墟中被困180小時的孕婦被營救出來,就在送往醫療點的路上順利產下一名女嬰,母女平安。
王志軍和妻子李婉芝被瓦礫埋在一起20多個小時后,絕望中曾想自殺。妻子陪著丈夫不停地說話。他們談到了14歲大的女兒,回憶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時光,憧憬美好的未來……28小時后,他們獲救了。
面對山崩地裂,誰的骨頭更柔弱?深埋斷壁殘垣,誰的求生本領更強大?
就目前的營救情況來看,獲救女性的比例要稍高于男性。醫學專家解釋說,在身體沒有受傷的情況下,處在密封環境下的女性,其生存下來的可能要高于男性。在心理方面,女性更能穩得住情緒,平靜的心境會消耗更小的能量,能讓人在惡劣的環境下支撐更久,此外更重要的是,女性的皮下脂肪要比男性厚,水分的消耗更少,在同樣的環境下,女性出現脫水癥狀的時間會比男性晚。
這就不難理解,當我們突然面對驚嚇、疼痛時,為什么會喊一聲“我的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