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震災區奔波的日子里,我試圖控制著自己的情緒,不讓它干擾了職業要求,甚至幻想做一個旁觀者,然而,卻不知不覺深深陷入情緒的深淵不可自拔。后來才懂得,正是帶著這樣的情緒,我們才可以空著肚子不覺餓,才可以徒步穿行而不畏難,才可以置身險境而不退縮。
誰是最可愛的人?在那樣的環境下,這是個不用設問的問題,武警消防官兵、人民解放軍、救災醫療隊和大批的志愿者。我逢人就說,災區的天是純凈的天,我第一次切身體驗到最可愛的人,以及這些人帶給我的心靈凈化。
5月15日,我們在彭州通濟鎮見到了濟南軍區的醫療隊,那里有來自家鄉的熟悉的面孔,那一天,一批批的病號送到野戰醫院,醫護人員不舍晝夜地忙碌,耐心地診治,攙扶著老人,懷抱著孩子,這是多么動人的場景。16日,在彭州小漁洞鎮的荒野里,來自德州和青島的消防救援隊101名官兵在這里安營扎寨,我見到領隊的穆主任時,他們已經在達到駐地的24小時內連續多次出動,解救了兩名幸存者,挖掘了數十具遺體,轉移了眾多受困百姓。就在那個中午,我在災區4天來第一次吃中午飯,跟隊員一起泡方便面,當時的條件已經在改善,當地老百姓還給部隊送來了一筐黃瓜,穆主任特地分給我一包榨菜和一根黃瓜,我至今還記得那頓飯的味道,清香中飽含辛辣。
在映秀鎮,我們見到了山東消防救援隊最堅強的一支部隊,他們在5月14日夜間徒步17小時進入映秀鎮,然后在四天四夜里杳無消息,與世隔絕。這支466人的救援隊,連續救出了7個人,吃的是自帶的干糧,喝的是消毒后的山水,沒有帳篷,就從廢墟里找點遮雨材料,他們與家人已經多日沒有聯系。濟南消防支隊的侯隊長的愛人是我同事,她在電話里告訴我,如果見到了,務必轉告對她老公的問候。有誰能想到,在這樣一個通訊發達的時代,對愛人的問候還需要別人轉告呢?有誰還需要通過報紙來報告家人平安呢?只有這些在特殊時刻執行救援任務的消防官兵。
在小漁洞鎮,濟南軍區的紅一師來了,在龍門山鎮,濟南軍區的萬余官兵挺進銀廠溝救人,在都江堰,在損毀的213國道,成千上萬的解放軍在肩挑手扛運送物資,維修道路。一名戰士的腳跟磨腫了,只能穿拖鞋走路,一名戰士累壞了,就地躺在泥巴地上睡去,身下就是滾滾的岷江水。
令人感動的,還有大批的志愿者,在成都,在綿竹,在德陽,在廢墟上,在機場,在通往災區的每一條路上,大批的學生、上班族、出租車司機,他們無私地奉獻著,沒有猜忌,沒有怨言,只有愛心和付出。被這些志愿者包圍著,我的內心也變得清澈可鑒,感謝這些最可愛的人,為我們提供了人生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