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人教版數學第8冊。
教學目標:
1.通過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整除的意義,知道約數、倍數的含義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依存的關系。
2.通過多種形式的探究學習,滲透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培養學生分類、歸納、概括及語言表達能力。在學習中,增強學生合作意識,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及努力鉆研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理解約數、倍數的含義,及約數和倍數相互依存的關系。
教學準備:幻燈片、數字卡若干張。
教學流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春天來了,我們又該換衣服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媽媽是怎樣收放衣服的?
生:棉衣和棉衣放在一起,單衣和單衣放在一起。
生:上衣和上衣放在一起。
生:每個人的衣服放在一起。
師:這叫做分類擺放,既整潔又方便找。在學習數學時,為了便于研究,我們對一些數或算式也進行分類整理。下面我們就一起整理一些算式。(用幻燈出示。)
23÷7=3……2 15÷3=5
24÷2=12
2÷0.4=5 6÷5=1.2
17÷8=2……1
學生分組討論,請代表發言匯報是如何分類的,為什么?
學生匯報:
生1:分兩類:有余數除法,沒有余數除法。
生2:分兩類:整數除法,小數除法。
生3:分三類:整數除法,小數除法和有余數的除法。
師:各組同學分得都有道理,現在我們選擇分三類的這種方法來研究,好嗎?(板書:24÷2=12 15÷3=5)
1.給24÷2=12 15÷3=5這一類起個名。(整除。)
2.用兩種讀法讀出這類算式。
3.討論:整除與除盡有什么區別?
師:24能被2整除,2能整除24,這說明24和2存在著整除的關系,這類除法還存在另外一種關系,是什么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一下。(板書課題。)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一)小組合作學習,探究約數、倍數的意義。
1.明確學習目標。(幻燈出示。)
(1)什么是約數、倍數?
(2)兩個數在什么情況下存在著約數和倍數的關系?
(3)“約數和倍數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依存”是什么意思?你能舉出實際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嗎?
2.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參與活動。
看書62頁中間兩段話,小組同學研究討論交流問題的答案。
3.學生匯報,達成共識。
4.教師點撥、解決疑難、突破難點。
(1)生齊讀書上的結語。
(2)談談你對結語的理解。(逐句說明。)
(3)教師引導學生理解“相互依存”的意思。
師:同學們分析得都很好,知道約數是對倍數而言的,反之倍數是對約數而言的,也就是他們是相互依存的,就像我是你們的老師,你們是我的學生一樣。
(幻燈出示:4÷2=2 8÷4=2)
師:從這組算式可以看出什么?(4是2的倍數,4又是8的約數。)
師:(強調)一個數既可以是一個數的倍數,也可以是另一個數的約數。
師:在合作學習過程中,你們還有疑問嗎?
學生可能會問:1.5÷0.3=5,為什么不說0.3是1.5的約數,1.5是0.3的倍數?
(問題可以在小組內討論解決,教師點撥指導。)
師:(強調)倍數與約數是在整數范圍內的定義,而1.5和0.3是小數,盡管得數是5,也不存在約數和倍數的關系。
5.反饋練習。
(1)說出幾組存在約數和倍數關系的數。
(2)8÷2=4 8÷4=2說明了什么?(生討論后自己解決。)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如果用數a表示被除數,數b表示除數,怎樣敘述約數的含義。
(二)自主學習例1。
1.生自由讀例題,說出你讀懂了什么?
2.可不可以說15是5的倍數,5是15的約數?
3.生討論交流總結以下結論:
因為15既能被3整除,又能被5整除,所以15是3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3和5都是15的約數。
4.出示:()÷1=() 0÷()=0
(1)討論:括號里可以填哪些整數?
(2)說明了什么?
學生討論,請代表發言,教師點撥。
(1)任何數都能被1整除,所以1是任何數的約數。
(2)0除以任何非0的數都得0,所以0是任何數的倍數。
(3)第2種情況是約數和倍數關系中特殊情況,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所說的數一般不包括0。
三、鞏固提高,拓展延伸
師:現在老師要檢查一下同學們這節課的學習效果,你們對自己有信心嗎?
1.書中做一做。
2.火眼金睛。
因為42÷7=6所以42是倍數,7是約數。()
因為4.2÷0.7=6 所以4.2是0.7的倍數。( )
3.選兩張卡片,用今天所學知識說一說它們的關系。
(15) (20) (3) (5)
4.找朋友游戲。(準備數字卡片。)
游戲規則:老師說我的朋友是2的倍數,拿著2的倍數卡片的那位同學站起來……
四、回顧總結,發展能力
略。
(作者單位:望奎縣望奎鎮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