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須有老師和家長的指導和帶領
正因為第一學段(1~2年級)小學生剛剛接觸閱讀,沒有閱讀基礎,不會閱讀,不懂閱讀,也就無法閱讀。所以需要有老師和家長的指導和帶領。在學校老師要在學生識字量不斷增加的同時,想方設法,引導和指導學生閱讀。在家里要有家長的配合,家長是小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孩子信任家長,所以家長要克服一切困難,帶領孩子學習,使孩子養成學習的習慣。
2.要讓孩子學好漢語拼音、學會查字典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第一學段的孩子“能借助漢語拼音,能用音序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學習獨立識字”。識字量小,完成閱讀就有困難,只有能準確地拼讀音節,借助漢語拼音和查字典識字的方法,才會使孩子在閱讀時不會卡住,才有閱讀興趣,從而養成閱讀習慣,達到閱讀標準。
3.要給孩子準備適用的書籍
要想讓孩子很好閱讀,養成閱讀習慣,必須給孩子準備適用書籍。如,兒童畫冊、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等。孩子有書讀,才能養成讀書習慣,才能讀好書。因此,學校要有一定量的圖書,學生家長也要為孩子準備一定量的課外閱讀書,這樣會給孩子營造一個讀書空間。
“趣”字當頭
一、教師之“趣”,吸引學生的注意
要讓教學一開始就緊緊抓住學生的眼球,吸引學生的注意,教師就要使用風趣的話語、親切的態度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教師幽默有趣,學生自然會樂于親近他,聽他的課,從而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同時教師還要注重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努力創造平等合作、和諧親密的師生關系,關注每一個學生,盡量與每一個學生都有面對面的交流,用真誠詼諧的教學態度去感染每一個學生,引起每一個學生的注意,讓教學的有效性真正發揮出來。
二、內容之“趣”,激發學生熱情
要真正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還需要讓教學內容也充滿趣味,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是無法引起學生的共鳴。如在教學《莫高窟》一課時,在學習課文內容的同時,我時不時地穿插一些補充的資料,時而聲情并茂地講述,時而展示一些圖片資料,時而讓學生觀看錄像,多變的教學內容既拓展了學習的內容,也讓學生學到更多的東西,同時也深深地扣住了學生的心弦,學生一個個熱情高漲,看得目不轉睛,聽得津津有味,學得聚精會神!
三、練習之“趣”,引導學生想象
精心設計有趣的課堂練習,也能增添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想象。如在學習《愛之鏈》一文時,學到課文結束時,我讓學生想一想主人公醒來后和妻子之間會有怎樣的對話,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匯報。于是,學生們有的說,有的表演,紛紛發揮自己的想象,既使課堂精彩紛呈,學生興趣盎然,同時也是對學習內容的有效總結,還能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等,真是一舉多得!
(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錫北鎮張涇涇西小學何海萍)
小議數學課堂教師口頭評價策略
一、即時評價與延時評價相結合
課堂口頭評價有時是一種即時評價,是教師運用語言對學生課堂上的學習態度、方法、效果等方面進行即興點評的過程,是一種與教學過程緊密結合的“進行性評估”。課堂口頭評價有時也需要延時評價,教師對學生正在討論的問題,不立即給予肯定或否定評價,而是以鼓勵的行為方式或語言,或提問或實驗,讓學生暢所欲言,讓學生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拓展學生思維發展的空間。
二、肯定評價與否定評價相結合
小學生心理上處于不成熟階段,但他們具有強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師的一句“你答錯了”,無疑給他們強烈的答題欲望和學習興趣澆上一瓢“冷水”。所以,教師在否定學生同時要尋找和挖掘積極因素加以肯定,巧妙地將否定評價和肯定評價結合起來。肯定方面的因素給學生帶來成功的喜悅會沖淡否定方面因素所產生的負效應。
三、激勵評價與反思評價相結合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總是把取得眼前的成功作為直接目標,成功感愈得到滿足,學習積極性愈高。多表揚少批評,多鼓勵少責怪,教師的口頭評價語言也應以賞識激勵為主。但在課堂中,一些教師過于重視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濫用激勵評價,對學生的發言總是表揚、夸獎,甚至連學生的錯誤也不明確指出。這樣的評價是片面的、不完整的。因此,課堂評價在恰當運用激勵評價的同時,更要將反思評價貫穿其中,促進學生反思、幫助學生完善。
四、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相結合
教師可以通過引導自評互評,變教師評價為師生、生生評價。讓學生參與評價,使評價成為一種雙向甚至多向活動,讓學生在評價中學會傾聽他人意見,正確看待自我。現代教學思想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認為學生的錯誤不可能單純地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復的練習得到糾正,而必須是一個“自我否定”的過程。
(浙江省玉環縣楚門鎮中心小學 謝飛翔 )
嘗試培養小學生的寫作情趣
1.指導觀察,發現情趣
觀察是學生認識事物,獲取寫作素材的主要途徑。教師只有在指導學生采取多種形式進行觀察事物的同時,才會發現學生的寫作情趣,正確地引導學生寫作。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觀察事物的情趣來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抓住特點,加深印象。如:春夏之交,讓學生去田間觀察,要求學生把自己在田間的發現記錄下來,來校后,利用早讀時間向同學們匯報。匯報之前我首先問學生:你們去田間都發現了什么?把你們感受最深的事告訴大家,好嗎?這下學生興趣盎然,都爭先恐后地向大家匯報自己在田間的所見所聞。
2.啟發想象,培養情趣
首先,我結合語文課堂教學,啟發學生想象,引導他們發散思維,培養作文的情趣。如學習了《凡卡》一文后,我就啟發學生想象凡卡夢醒后的遭遇,引導學生多角度地思維,大膽想象,敢于表達。由于及時點撥,引起了學生說話的情趣,因此,有的學生說凡卡夢醒后仍過著悲慘的生活;有的學生說凡卡夢醒后等不及爺爺接他,自己回到了家鄉;有的學生說假如凡卡還活著,我一定把自己的零花錢寄給他,讓他買學習用品,買玩具,和我們一起感受童年的快樂……
3.詞段集錦,激發情趣
學生有了豐富的生活,廣泛的寫作素材,又如何描寫生活呢?這就要求學生掌握大量的詞匯,學會一定駕馭語言的能力,這些知識的獲得除了課堂教學外,還需從大量的課外閱讀中獲取。在平時的閱讀中,我要求學生堅持寫讀書筆記,摘錄好詞佳句,精彩片段。每天早讀時用10分鐘讓學生朗讀、背誦,相互交流讀書體驗,加深理解和記憶。久而久之,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而且拓展了學生的知識視野,為寫作打下了基礎。
(湖北省襄樊市襄城區濱江路8號城區教委203室 彭光發)
學會藝術地批評學生
一、寓批評于贊揚之中
再差的學生也有他的優點,批評時,應先肯定他的優點,再指出他的缺點,這樣做的教育效果更好。
一次課間活動,有兩個男生,因爭籃球而吵了起來,找我評理。我聽完他倆的述說后,并沒有直接去批評他們吵架是不對的,而是指出了他們的3個優點:第一,爭奪籃球說明你們愛好體育活動,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第二,能停止吵架說明你們倆是理智的;第三,來找老師評理,說明你們能選擇正確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可是遺憾的是……說到這里,我故意停了下來。他倆聽到這里都低下了頭說:“老師您別說了,我們知道錯在哪里了,我們不應該吵架,應該互相謙讓。”
二、寓批評于幽默之中
教室里新粉刷的墻壁上出現了幾個腳印,很不雅觀。怎樣才能阻止學生這一行為呢?我反復思考,正面教育的效果不明顯。懲罰有時反而會出現逆反心理,于是我在墻壁上貼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小心墻壁弄臟了你的鞋底。”學生看后都會意地笑了,從此墻上再也沒有發現過腳印。
三、寓批評于委婉之中
有一次上課,我要求全班同學背誦課文。過了一會兒我發現有一個同學在搞小動作。檢查時我就讓這個同學起來背誦,他支支吾吾的好不容易在同學們的幫助下,才把課文的大概意思背了下來。當時我雖然非常生氣,但并沒有厲聲地批評他,而是笑著說:“你怎么把作者的草稿背了出來,以后可千萬別背誦作者的草稿了。”全班同學都笑了,只有他的臉紅了,并且悄悄地低下了頭。從此以后,他上課能專心聽講了,再也沒搞過小動作,成績有了很大的進步。
(山東省招遠市金嶺鎮中村完小馬立安)
約分技巧三法
當一個分數的分子和分母都較大,不易發現其較大公約數時,可用下面的方法巧妙約分。
1.先求出分母與分子的差,如果差是質數,就直接用這個質數去約分;如果差是合數,先把這個合數質因數分解,然后用其中的一個質數去約分。
(山東臨清市北門里街233號齊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