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種形成。九疑山兔原產于湖南省寧遠縣九疑山、禾亭及與之相鄰的太平、冷水、舜陵等鄉(xiāng)鎮(zhèn)的部分山區(qū)村莊,現(xiàn)以寧遠縣的禾亭、仁和、舜陵、九疑山、中和、冷水等鄉(xiāng)鎮(zhèn)為主產區(qū),全縣其他各鄉(xiāng)鎮(zhèn)均有分布。與寧遠鄰近的藍山、嘉禾、道縣、新田、江永、江華、雙牌、桂陽等縣以及廣東、廣西等省區(qū)也先后引進了九疑山兔,尤以廣東為最,已形成一定規(guī)模。
九疑山兔是一個體型中等、抗逆性強、體質健壯、耐粗放飼養(yǎng)、繁殖性能好、肉質細嫩的優(yōu)良地方兔種。是在湖南省永州市九疑山區(qū)特定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飼養(yǎng)管理條件下經過長期選擇而形成的地方品種,因其產地位于馳名中外的九疑山,故名九疑山兔。
2.體型外貌。九疑山兔屬于中型地方肉用兔種,結構緊湊,頭型清秀,被毛短而密,白毛、灰毛居多,白毛占73%、灰毛占25%、其他毛色占2%,白毛兔眼珠為紅色,灰毛及其他毛色兔眼珠為黑色,眼球中等;耳直立,厚薄適中,有短而稀的耳毛;四肢強壯,行動敏捷,后軀發(fā)達;背腰寬平,稍彎曲,肌肉豐滿;腹部緊湊而有彈性,母兔乳頭4~5對,以4對居多;骨骼粗壯結實,全身肌肉豐滿,尾較短。九疑山兔在體型外貌上與中國白兔比較,胸寬而深,頸短而粗,有肉垂,臀部較圓,個體較大。
3.繁殖性能。九疑山兔性成熟早,在良好營養(yǎng)水平和飼養(yǎng)管理條件下,母兔13~14周齡、公兔14~15周齡可達到性成熟;在傳統(tǒng)粗放的飼養(yǎng)管理條件下,母兔15~16周齡、公兔16~17周齡可達到性成熟。一般情況下,母兔滿21周齡體重達2.2公斤、公兔滿22周齡體重達2.3公斤時可以配種繁殖。母兔利用期2年,公兔利用期1.5年。母兔乳房4~5對,以4對居多,妊娠期為30天,前三胎平均產崽7.7±1.65只,最高單胎產崽15只。既可在產后進行血配,也可在產后8~10天發(fā)情配種,還可進行刺激排卵配種。年平均產崽7.8±2.14窩,最高的達11窩之多,廣大農村對九疑山兔有“月月兔”之稱。母兔平均年產活崽數(shù)為60.1±4.61只,哺乳期為28天,母兔母性強,仔兔育成率為97%,年平均繁殖斷奶仔兔58.3±4.16只,胎平均產活崽數(shù)7.7±1.65只,胎平均斷奶仔兔7.45±1.64只。在良好的飼養(yǎng)管理條件下,一只母兔年平均提供商品肉兔53.1只,在傳統(tǒng)粗放的飼養(yǎng)管理條件下,一只母兔年平均提供商品肉兔49.2只。
4.產肉性能。用43只7~8月齡平均體重為2608.6±165克的九疑山兔,空腹12小時后進行屠宰測定,放血后稱重為2501.9±164克,去毛皮、內臟、頭、尾、前腳(腕關節(jié)以下)和后腳(跗關節(jié)以下)后的全凈膛胴體重為1357.7±164克,屠宰率為52%,在全凈膛基礎上,保留可食內臟肝、腎、心,半凈膛重1448±172.6克,半凈膛屠宰率為55.1%。對胴體進行外觀檢測,可見腹部脂肪少,脂肪呈白色或淡黃色,瘦肉多,肌肉發(fā)達,呈紅色而有光澤,肌肉外表微干,有風干膜,觸摸不粘手,指壓后凹陷立即恢復,兔肉煮熟后肉湯透明澄清,脂肪團聚于表層,具有香味。經湖南省食品質量檢測所檢測,九疑山兔肉質細嫩、肉味鮮美,是高蛋白質、高賴氨酸、高動物鈣、高維生素、高消化率及低脂肪、低膽固醇、低熱量肉食,有美容、益智、保健的功效。既可烹調成“粉蒸兔肉”、“九疑醉兔”、“九疑血兔”等傳統(tǒng)名菜,也可加工成具有現(xiàn)代風格的美味佳肴。
5.適應性。九疑山兔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和人工選育,表現(xiàn)出很強的適應性:耐粗放飼養(yǎng)、耐寒、耐熱、耐濕,抗病力強,成活率高,特別能適應南方高熱、高濕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彩圖參見85頁圖9)。(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畜牧水產局 李之平 駱輝東等 郵編:42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