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作者李義寫的“我教兒子學自立”這篇稿件后,作為編輯的我內心也受到了不小的觸動。面對國家的未來、家庭的希望的“小皇帝”和“小公主”,如何教育他們健康成長是一個既輕松又沉重的話題。身為孩子的長輩或監護人,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自立自強的意識和對家庭、對未來負責任的態度是我們的義務,也是社會和家庭的需要。讀了李義的教子方,你是否對培養子女的問題又有了新的想法呢?如果在養兒育女中有什么好的方法,也請寫成文字寄給我們。關注孩子就是關注未來。——編者
兒子今年8周歲,已經是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了,他學習成績很好。但怎樣才能讓生性活潑好動的他健康快樂地成長呢?我在思考之后,覺得應該首先教會他生活自理,進而培養他的自立能力。
兒子年紀小,每天背著大大的、沉沉的書包,再加上我家離學校有一段距離,他總是不愿意自己走,想坐個蹭車。當我把以后他都要自己走路上學的決定告訴他時,他有點不高興。剛開始,看著他瘦弱的身子背著沉重的書包,我也有些于心不忍。可仔細想想,凡事都有個開頭,還是堅持一下吧。從此,他上學我不再接送。在走路上學的過程中,他不但懂得了一些交通常識,而且還懂得了和同學和睦相處、結伴同行。
看到兒子的進步,我有些欣喜,接著我就有意識地教他一些生活自理的常識,如收拾自己的房間、書包等。并且每當我做飯時,總是讓他在一旁看著,告訴他怎樣用刀,怎樣煮飯。當我生病時,吃著兒子做的加了很多作料的方便面,我感到由衷的高興。
兒子好動,喜歡接觸新鮮事物。有一天,他突發奇想,要學騎自行車。我陪著他在院子里學,當他騎上車子開始前行時,我撒開了手,兒子晃晃悠悠地騎著,一會兒工夫,他居然學會了。從此,兒子又多了一個差事,幫我采購一些日用品,他的騎車技術也越來越嫻熟。
看著成長中的兒子,我繼續著我的計劃,教他理財。在一個周末,我有意無意地訴說著上班的辛苦、掙錢的不易,然后問兒子想不想幫幫媽媽,兒子很爽快地答應了。于是我提出了我的要求,用勞動來換取報酬。通過協商,我們制定了詳細的家務勞動的酬值以及兒子拿到錢后的安排。知道馬上就可以和爸爸媽媽一樣掙工資了,兒子一蹦老高。說干就干,他先拿起笤帚把地掃了一遍,然后有些費力地把地拖了一遍,干得非常認真。干完后,我象征性地檢查了一下,此次勞動通過驗收,馬上付款。就這樣,兒子把兩元錢收入囊中。首戰告捷,兒子的興致更高,他總是自告奮勇地承包家務。看著兒子日漸鼓起的錢包。我又和兒子商量,把其中的20元存入銀行,零錢自行支配。兒子同意了,我帶著他來到附近的銀行,告訴他應該怎樣存錢,并讓他親自操作。走出銀行,兒子說很高興,因為他也有存款了。現在,我幫兒子把壓歲錢連同“工資”購買了基金,他還希望掙大錢呢!
看著身邊越長越高的兒子,聽他談論著給自己規劃的路,我知道兒子真的長大了,盡管他依舊很小很瘦弱。(山東 李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