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三級跳”
上世紀50年代,經歷了日本殖民統治和朝鮮戰爭的韓國,工業、商業、農業等受到了空前的破壞。于是,三星就從生產、經營當時韓國需求最緊迫的生活必需品開始進行原始積累,如糖、棉毛紡織品、面粉等。如今三星集團屬下的第一制糖公司和第一紡織公司,就是此時建立的。三星還趁戰后韓國工業重建的機會,利用當時的優惠政策,經營美國援助物資的加工。
直到60年代前半期,三星所經營的制造業大多還是與居民日常生活有直接聯系的輕工業。它的毛紡產品、食糖、新聞紙、調味品,在韓國國內市場上都處于壟斷地位,因此被人稱為“消費品財閥”。
對于這個稱呼,李秉喆回答道:“人們好像嘲笑我只搞消費品的生產,但我認為對國民經濟的貢獻與行業無關。問題在于看誰能創造出物美價廉的產品。”其實,鑒于韓國當時的國情,韓國很多大財團的初期成長都是與消費品密切相關的。
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韓國提出“重化工業宣言”,并且制定出許多措施鼓勵發展重工業和化學工業。三星集團及時調整了以輕工業為主的經營戰略,快步跨入重、化學工業領域。當時,三星集團以造船為起點,相繼進入綜合機械、光學、電子、飛機、石油等部門,一鼓作氣完成了由以輕工業為主的經營體制向以重化工業為主的經濟體制的轉變,實現了第一次起飛。
1969年,三星電子正式成立。根據當時李秉喆的分析,從技術、勞動力狀況、附加值、出口預期等方面考慮,電子業是最適合于韓國國情的行業。1974年12月,李秉喆之子李健熙認為必須要掌握電子產業的核心技術 一部件產品(打通上游供應鏈),這樣在未來的競爭中才不會受制于人,并以敏銳獨到的眼光意識到半導體在未來電子產品中的廣泛應用和巨大價值,果斷做出決定收購美國通用家電集團在韓國的子公司一富川工廠。
自從三星電子上馬存儲器(dram)項目后,三星電子存儲器(dram)以絕對優勢連續九年蟬聯世界銷售冠軍,這使三星完成了第二次起飛。
1997年的那場亞洲金融災難,使三星跌入低谷。新帥尹鐘龍動作迅速且大膽,果斷拋售了幾十個非核心業務,解雇了將近三分之一的雇員,并且把公司的前程押在了新興的數字技術業務上。他說:“壁虎為了活命,有時不得不舍掉尾巴。”
1999年,正值三星電子的30周年慶典,三星電子宣布了在未來成為“數字融合革命的一個領導者”的計劃。按照這個計劃,公司開始了三星電子“數碼戰略”,以實現三星領導數字集成革命的目標。這促使三星成為世界項尖企業,完成了第三次起飛。孤注一擲的絕境突圍
戰略既定時,三星執行戰略規劃的堅強毅力使其完成了幾次經典的絕境突圍。
1982年,李秉喆決定把集團的主要力量集中投入到半導體領域,于1983年2月8日發表“東京宣言”,遞交“出師表”,宣布三星集團進軍半導體領域,組建三星半導體通訊事業部。
當時國內反對的呼聲很多,就連政府官員也出來指責:“半導體產業前景不明朗,能不能賺錢還不知道,干嗎還要去沾它7”盡管如此,三星還是咬著牙堅持自己確定的方向不動搖。
1983年7月,當時擔任三星電子開發主任的李潤雨帶領7名成員踏上了去美國microntechnology公司求知的征程,但是抵達美國后,考察組卻備受冷落,對方不同意傳授技術。
三星決定自力更生,以每位年薪20萬美元的天價從美國硅谷英特爾等公司挖走5位韓籍技術專家,并在1983年——1989年,先后從美國招納了在加利福尼亞大學工作的李任星等5位博士,組建了一支致力于報效祖國和獻身事業的技術人才隊伍。
隨后這支隊伍抱著一種必勝信念,夜以繼日、頑強拼搏,終于連續開發出16mdram(1990年8月)、64mdram(1992年8月,世界首創)、256mdram(1994年8月,世界首創)、1gdram(1996年10月,世界首創)等產品。這為締造三星半導體的今日輝煌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堪稱世界奇跡。
1993年,在手機領域,李健熙下達了一項特別命令 “無論花多少錢,用什么手段和方法,一定要研制出具有摩托羅拉手機質量的產品來。”
為了表示完成目標的決心,李健熙發動了一場戲劇性的,甚至可以說是驚人的質量運動,把一批曾經接獲大量投訴的產品展示于公司大廳內。移動電話部門主管李基泰奉命親自在場觀看,15000部在其管理下生產的無線電話次品由一部推土機碾壓,然后在工廠內付之一炬。
在經歷了1997年金融危機的生死時刻后,李健熙發表悲壯的宣言:“為了克服危機,我不惜拋棄生命、財產及名譽來挽救三星!”20多名三星電子最高層召開了“生死對策大會”。10多小時的會議過程充滿了緊張和悲壯的氣氛。會議結束時,作為副會長的新帥尹鐘龍以身作則,首先寫出“辭呈”。大家紛紛仿效,表示如果到當年年底改革得不到成功的話,全體將辭職。
回憶那段艱難的歷程,尹鐘龍說:“調整中最艱難的就是裁員,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從1996年底至1999年底,三星集團國內外的8.5萬名員工減至5.4萬名,也就是說,3名員工中就得有1名離開公司,這需要頂住來自社會和輿論的巨大壓力。
也許正是由于作為落后的追隨者處境的被動和遭遇的種種打壓,以及金融危機的絕境,當機會出現的時候,更加堅定了三星突圍的決心。
體育營銷長袖善舞
在品牌的構建歷史上,三星是個傳奇。“體育營銷”是其構建品牌的經典方式。隨著一項項世界紀錄的打破、一個個冠軍的產生,三星電子引導新時期數字革命浪潮的夢想也正在迅速地實現之中。事實為證,三星借力“體育營銷”取得了傳奇式的成功。
在三星看來,通過體育贊助活動能更好地塑造自身的公益形象,是撬動自身品牌價值提升的最有力的一根杠桿。目前,三星電子每年花在市場營銷上的費用約為20億美元,體育營銷(包括贊助等)就占到了3億多美元。
第15屆多哈亞運會是2006年亞洲地區最重要的體育賽事之一。當體育健兒摩拳擦掌之時,全球的各大贊助商也開始厲兵秣馬。三星電子在此次體育營銷中一枝獨秀,是第15屆多哈亞運會獨家贊助影音設備、家用電器及移動通信硬件的多領域合作伙伴。
前不久,三星電子又把眼光投到了素有“小奧運”之稱的第22屆大學生運動會上,三星電子成了本屆大學生運動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的官方合作伙伴以及電子類產品獨家贊助企業。
自去年8月簽約中國體操協會,成為中國體操隊的惟一主贊助商以來,三星與中國體操結緣便一直是業界的熱點話題。2007年3月6日,中國國家體操隊征戰14屆體操世界杯的賽前新聞發布會在國家體育總局隆重舉行,國家體操運動管理中心主任高健與三星電子大中華區營銷總裁姜泰隆的攜手亮相成為媒體共同關注的焦點。
一項關于國際贊助的調查研究表明,奧運五環標志比任何一家企業的標志更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而自1988年贊助首爾奧運會以來,深諳體育營銷魅力的三星一直以強烈的攻勢開展自己的奧運營銷。三星是1998年長野冬季奧運會和2000年悉尼奧運會的指定商,2001年成為國際奧委會高級贊助商,2002年又成為了美國鹽湖城冬奧會的指定商。2006年,三星再次成功簽約2008年北京奧運會。
不僅參與亞運會、奧運會等“世界性活動”,三星公司還對20多個投資國進行了多種多樣的海外贊助活動,而且自1977年7月刨建女子籃球隊以來,還組織了男子籃球、男女乒乓球、職業棒球、摔跤、賽馬、排球、職業足球等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