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求變鑄輝煌
時光如流。
1975年8月1日,來自山東臨沭農村的135名亦工亦農合同制工人,在沭河東岸的這片低洼而又潮濕的草甸子上安營扎寨,拉開了臨沭縣化肥廠建設、生產的序幕。在這些建設者中,一個熱血青年脫穎而出,15年后走上了臨沭縣化肥廠廠長的崗位,并由此組建了金沂蒙集團,成為國內醋酸酯、有機醛類、復合肥料、發酵醇類著名生產供應商。
這個熱血青年就是張立省。
任化肥廠廠長之初,張立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調整思維方式,發展壯大企業規模。他組織企業領導班子成員主動出擊,分赴各地市場、企業及科研機構調研考察,確立了“科技創新,質量興企”的工作新思路。1990年底對原有的合成氨系統進行了配套改造,使合成氨生產能力達到1.5萬噸o 1992年初上馬冰醋酸項目,正式投產后第一年就贏利400萬元,第二年贏利1000萬元,第三年贏利3000萬元。此后,張立省采取“花開兩朵”的技改方案,引進先進設備和吸收先進技術并舉,先后完成了造汽油壓微機自控、合成離子膜提氫、稀酸提濃、電解銀催化劑、炭化改造、乙醇脫氫歧化法生產醋酸乙酯等百余項技術改造項目,以及連續脫氯氮磷鉀復合肥生產技術研究、非高分子固體酸催化酯化加鹽萃取精餾生產醋酸乙酯、乙酸乙酯及新型高效、低毒農藥與無副作用醫藥關鍵中間體三氟甲基水楊酸研制四項技術創新計劃項目。自主研發的年產5000噸乙醇脫氫歧化法、生產醋酸乙酯新工藝開發、固化增殖酵母載體在酒精連續發酵生產中的應用研究等,均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為打造企業技術優勢,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快速、永續發展的戰略目標,他們先后與清華大學、南京大學、山東輕工學院、山東化工研究所等十幾所院校和科研單位聯姻,組建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臨沂市化工設計院和化工研究所,形成了科研、設計、中試、應用推廣于一體的科技創新體系和研制一代、生產一代、儲備一代、構想一代的良性技術開發體系。
從一個熱血青年到化肥廠廠長,再到金沂蒙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32年風雨歷程,32年執著追求,張立省走過的是一條創新求變的成功之路。他用自己的睿智和一腔熱血書寫了“金沂蒙”今天的輝煌:
——國內醋酸酯、有機酸類、復合肥料、發酵醇類產品著名生產供應商,全國醋酸酯生產行業龍頭企業。
一一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確認的山東臨沭綠色肥料產業基地范圍內企業、全國優質復合肥料生產基地縣核心企業、國家火炬計劃臨沭復合肥產業基地首批骨干企業,醋酸酯類產品產能位居亞洲首位,生態肥料一一造粒雙塔為亞洲第一高塔。 ’
——企業被認定為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省級技術開發中心、山東省循環經濟試點單位、IS09001質量體系認證企業。
——企業名列中國企業集團競爭力500強第345位、中國化工500強第143位、中國化工專用化學品制造業100強第16位。
——醋酸乙酯搶占了國內80%以上的市場,新產品銷售收入占企業銷售收入總額的35%,新產品利潤占企業總利潤的70%以上;復合肥、復混肥、醋酸乙酯等產品先后榮獲“山東名牌產品”和“山東免檢產品”稱號;金沂蒙醋酸乙酯、“沭豐”牌復合肥被評為“中國化工行業卓越品牌”;“金沂蒙”商標被評為山東省著名商標。
資本運營“象吞象”
資本運營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運營的一種有效形式,它直接依靠資產或資本為企業贏利或服務于企業的贏利和發展。然而,與傳統產品經營相比較,資本運營風險大,項目選準了,路子走對了,企業的收益率會更高,周期會更短,反之,則可能給企業帶來無法彌補的損失。張立省以自己豐富的知識,超人的膽略和求異創新的思維方式,在認真研究資本運營的基礎上,毫無畏懼地進入資本運營領域,從別人不經意間尋求新的發展空間。
2000年3月,注入3000萬資金跨省購并江蘇省贛榆縣磷肥廠,并在一個月內完成了設備、生產工藝改造,對人員進行了優化組合,安排下崗職工近千人,使這個瀕臨破產的國有企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這是張立省資本運作中的瀟灑一筆。贛榆縣磷肥廠是全國68家磷復肥定點生產企業之一,固定資產近2億元人民幣。面對這個固定資產與自己幾近“等體積”的全國磷復肥定點生產企業,張立省此舉被業內人士稱為“象吞象”。
此后,張立省頻頻出招,先后兼并了臨沭縣電子材料廠生產車間、臨沭縣造紙廠、臨沂市鉆石肥料有限公司等多家不同所有制、不同行業的企業,使資本運營更趨于合理,更適合企業發展實際。
一個有戰略眼光的企業家,總能以寬闊的眼界審時度勢,以智者的眼光權衡利弊得失,在企業發展的關鍵時期做出正確抉擇。
自2000年以來,在資本運營的同時,張立省“干一看二計劃三”,把長遠規劃與分步實施有機結合,相繼組建起了主業、輔業、副業高度耦合、互惠互生、協調發展的金沂蒙 “事業鏈”。
立足自身資源優勢,金沂蒙將產業鏈縱向延伸、橫向拓展和就地循環,形成了有機化工、生物化工、生態肥業三大主導產業三足鼎立,熱力電力、食品深加工、建筑安裝及房地產三大輔業配套,上下游產品接續成鏈、關聯產品復合成龍、資源循環綜合利用的化工生態工業體系。
談起企業今后的發展,張立省胸有成竹。他說,今后,金沂蒙將按照國內膨脹發展、國外合作發展、創建跨國公司三大戰略,發展大科技、打造大品牌、創建大基地、構建大市場、推進大融資、組建大集團,著力打造中國有機復合肥第一品牌、國際醋酸酯著名生產供應商,最終打造以集團總部、金沂蒙科技園、海洲灣生物科技園三大基地為核心的國際一流化工企業,力爭“十一五”末實現銷售收入50億元的目標。
業大峰高無絕頂。金沂蒙人用心血和汗水成就了過去,今天,他們又瞄準了新的目標,踏上了新的征程。
情系金沂蒙
從一個熱血青年到擁有16億資產的大型企業集團董事長,張立省在這里已經工作了整整32個春秋。32年來,他傾情于金沂蒙,在這片沃野上嘔心瀝血,久耕厚收。
他說,我離不開這片金色的土地,也離不開金沂蒙。
為了把金沂蒙打造成綠色家園,他運籌帷幄,不僅從市場、管理、技術、創新、品牌、人才等方面探尋提高核心競爭力、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途徑,更從人本思想和企業理念識別系統(MIS)探尋和把握企業發展的方向。
張立省認為,人是企業資源中的第一資源。一個企業要獲得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就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創造一個具有吸引力、凝聚力和親和力的良好環境。于是,在企業管理活動中,張立省始終堅持以人本管理統領組織的一切,緊緊圍繞調動各類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去開展一切工作。2001年以來,先后投資3500萬元完善了廠區基礎設施,對廠區進行了綠化美化。此后,又投資1000余萬元建設了職工公寓和職工住宅樓以及圖書室、閱覽室、乒乓球室、健身房、歌舞廳等。目前,職工住宅面積已由原來的不足8平方米增加到現在的36平方米,職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得到了根本改善。
企業理念是企業成長的精神動力,亦是企業文化的基石和靈魂。對于企業文化,張立省有自己獨到的認知。他認為,企業文化對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影響有時是很直接的,有時是潛在的、間接的,但從長遠看卻是決定性的。一個企業只有聯系自身實際,構建起獨具特色并與企業發展相適應的企業文化,才能走出一條依靠企業文化凝聚人心、以企業文化提高企業管理層次并不斷發展的最佳途徑。據此,他借助外部專業機構的力量提煉并確立了金沂蒙“四新四力”文化體系,即:以創新力立足,站在新起點:以德信力聚魂,樹立新觀念;以科技力領跑,瞄準新目標;以文化力提升,實現新跨越。
“寬載厚德,豐收報國。”是金沂蒙企業理念的深層次體現,也是對金沂蒙企業文化的概括性闡述。秉承沂蒙山厚重的歷史文化和無私奉獻精神,金沂蒙人豐收不忘報國,傾其所能奉獻社會。2000年,出資近百萬元興建了金沂蒙小學,使近百名失學兒童重返校園;近幾年,又先后捐資近千萬元用于修筑地方交通和福利建設。對此,張立省解釋說, “企業不僅要學會怎樣掙錢,還要學會如何花錢,凡是有利于社會公益事業的事情,金沂蒙集團都會伸出援手。這是我們的社會責任”。
樸素的話語折射出金沂蒙人博大無私的情懷。
力行社會責任,建設綠色家園,是張立省和金沂蒙人孜孜以求的目標。為營造一片藍天碧水,自1998年以來,他們先后投資近億元,利用新工藝、新技術對污水處理系統進行技術改造,修建了綜合污水處理場,有效治理了“三廢”污染,使萬元產值廢水排放量和萬元產值化學需氧量的排放量逐年降低。2006年,他們又承擔了國家發改委淮河流域重點工業廢水治理項目——萬噸/天廢水再提高改造工程。該項目投產運營后,出水水質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準,同時也滿足了南水北調工程東線保護區水質排放標準要求。在大力發展動脈產業的同時,積極培育靜脈產業,初步構建起了循環經濟型工業體系,實現了經濟發展與環境治理的良性互動,走出了一條經濟與環境和諧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沭水河畔,金色沂蒙。金沂蒙的明天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