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編輯老師:
你們好!
我是一名大三的在校生。最初看到《軟件工程師》這本雜志是在學校圖書館的期刊閱覽室里,當時看到刊名還以為是本技術性很強的雜志,不過封面的小標題吸引了我:“大學生活應該怎么過?”、“千萬別娶IT職業女性”,讓我忍不住拿起來閱讀。這樣一讀就是將近一年的時間,每個月我都會到圖書館讀新一期的雜志,已經形成習慣了。
很喜歡《軟件工程師》雜志的內容和語言風格,很適合年輕人閱讀。不會像有的雜志,學術味兒太濃,很難讀進去;還有一些雜志,報道的都是一些名人名企,感覺離我們很遙遠,現實性和指導意義不是太強。
我寫這封信主要是想對2008年第1期雜志的“爭鳴”欄目文章《一紙禁令能防沉迷?》說說我自己的看法,我認為這期欄目很貼近我們大學生的生活,也很貼近當前熱點。對于禁止大一新生使用電腦,每個大學生都有話要說。我也不例外。
上大學的時候,家里就為我配備了電腦,這主要是為了學習的目的。因為聽一些學哥學姐們說,大學中的一些作業需要交打印版或者電子版。來到學校后,我的電腦也基本都用在了學習上,在閑暇的時候也會上上網、聊聊天、打打游戲。但還不至于成癮而荒廢學業。
我很同意觀點六:鄭若玲寫的《大學管理的“幼稚病”》。其實,大一的新生都已經十八九歲了,可以明辨是非、分析輕重了,也可以進行自我管理、具備較強的自制能力了。部分高校,還是部分國內非常知名的高校,竟然采取這種強硬的手段,不允許大一新生自備電腦,并美其名曰“為的是防止新生沉溺于電子游戲與網絡”,實在讓人難以理解。連小孩子都聽過大禹治水的故事,要疏導而不是攔堵,更何況是我們的高校呢?再說了,電腦也不是洪水,它是學習和娛樂的工具,尤其是對于學習IT相關專業的大一新生,大一的時候沒有打好基礎,勢必影響大二的學習。而且對于那些本來就喜歡網絡游戲的學生來說,即便是不讓他們自帶電腦,也可以到公共場所去上網,不讓他們自帶電腦可以,總不能連他們的腿也控制吧。
以上只是我看了這期爭鳴文章后的一些想法。希望以后雜志可以更多地刊登一些類似的能讓我們學生產生共鳴的文章,也希望《軟件工程師》雜志可以越辦越好!
張林寒
《軟件工程師》的編輯老師:
你們好!
我是《軟件工程師》雜志的一名忠實讀者。我覺得你們的雜志很好看,很有可讀性。我是做IT的,程序員。工作可以說挺枯燥的,天天對著電腦編程序,壓力也不小。不過每次看你們雜志的時候,都感覺挺放松的,好像在看一個IT人的工作、學習、生活、娛樂的方方面面,自己不知不覺就融了進去。每次看完都期待下一期。
每期我都會先看“漫畫”和“貼士”這兩個小欄目。前者可以讓我開懷一笑,心情放松,后者則給我很貼心的感覺,我已經積累了不少小經驗、小竅門。今年第一期的“漫畫”欄目《程序員之歌》給我留下的印象很深,看的時候感覺畫的就是我自己,“電腦面前眼發直,眼鏡下面淚萬千”,“狀元三百六十行,偏偏獨愛程序員”。簡直太貼切了。我覺得這期漫畫的創意細致深刻,配圖詼諧生動。這一期的“貼士”《打響辦公室保“胃”戰》可以說適時地給我們這些IT人提了個醒兒,平時吃飯沒個定時,能吃上飯的時候沒個定量,若想繼續勤奮工作,的確應該好好保護一下我們的“胃”了。
總之,我覺得這本雜志很人性化,這也是我一直堅持訂閱的原因。
提前祝愿雜志社的編輯們新春快樂,萬事順意!
韓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