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農資打假在農業部的號召下,公安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供銷總社等九部門聯合的專項治理行動如期展開了。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改革開放三十周年、是舉辦奧運會之年,也是鞏固專項整治成果的關鍵之年。質監部門仍將以打假和監管為出發點,在鞏固去年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戰果,高起點、高標準,全面推進2008年農資打假各項工作。
一是繼續深入開展“農資打假下鄉”活動。以農藥、化肥、農膜、農機為重點產品,抓住農時,繼續深入開展執法打假、質監服務、法制宣傳“三下鄉”活動。一要組織開展“進千村、入千戶、抽千樣”活動。以“質監檢測進鄉村,服務農民到田頭”為主題,以現場“快速檢測技術”為手段,把產品質量監督檢查和執法打假工作拓展到田間地頭。同時,抓住現場發現的線索,嚴厲查處假劣農資坑農害農案件,積極幫助農民索賠維權;三要以現場咨詢、講座、發放資料等形式,向群眾宣傳農資產品的辯假識假基礎知識,幫助廣大消費者識假拒假,引導農民消費。廣泛宣傳有關質量法律法規,分析制假售假特點、規律和危害,創造濃厚的打假治劣社會氛圍;四要通過各種新聞媒體,及時宣傳農資打假工作有關情況,公布質量合格的名優農資產品,公布假冒偽劣農資生產企業和窩點“黑名單”,對重大的端窩打點行動組織記者隨行報道、追蹤報道。特別是在集中行動月期間,做好連續報道,營造農資打假工作氛圍。
二是狠抓生產假冒偽劣農資違法案件的查辦。加大對生產假冒偽劣農資產品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對涉嫌犯罪的案件,堅決移送公安機關處理。強化省際間案件協查機制,相關省間要及時協調,狠抓源頭。加強證后監管,加大對實施生產許可證管理產品的巡查力度,重點檢查其生產許可證、執行標準、產品標識、產品質量等,實施動態跟蹤。
三是深化化肥等農資產品區域性質量問題的整治。四川、青海等重點區域,要繼續深入開展區域性質量問題的整治,按照“打擊”與“幫扶”并舉的方針,積極引導、幫助企業上水平、上臺階,推動中小企業優化整合,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創立一批品牌生產企業群體,大力提升區域質量水平,將區域性質量問題變為區域優勢產業,形成一批優質農資產品生產基地,服務地方經濟。
四是努力作好農業標準化工作。要建立健全科學、統一、權威的農業標準體系,堅持預防為主,源頭治理原則。抓好農業標準體系建設,把標準貫穿到生產、加工和流通各個環節,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
五是加強農資打假長效機制建設工作。一要探索建立劣質農資產品召回制度,防止劣質農資坑農害農;二要加大建立農資產品質量預警制度;三要加強農資產品檢測技術力量建設,改進檢測方法,提高檢測技術,特別是適合農村的快速檢測技術的建設,為監管工作做好技術保障;四要強化農資生產企業“黑名單”制度。各地要建立本省農資生產企業“黑名單”數據庫,對列入“黑名單”企業實施經常性的巡查制度,防止反彈。同時通過各種新聞媒體,及時向社會公布信息,加強社會監督。
農業生產資料質量直接關系到農業經濟安全和農民增收,保證農資質量安全,對當前災后恢復重建,奪取今年大豐收,增加農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各級質監部門要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以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精神,認真履行職責,充分發揚特別能戰斗的精神,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與農業部門共擔責任、共創和諧,為農業生產保駕護航。